| 姓名 | 研究方向 | 备注 |
| 冯天瑜 | 中国文化史、湖北地方史、明清文化史 | 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 |
| 郭齐勇 | 中国哲学史、儒家哲学、20世纪中国哲学 | 国家教学名师 |
| 陈锋 | 中国经济史、财政史、明清史 |
|
| 陈文新 | 中国小说史、明代诗学和科举文化 |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
| 杨华 | 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礼学和经学、中国文化史、楚地出土简帛和楚文化史 |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
| 余来明 | 元明清文学、中国小说史、近代文学与文化研究 | “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 |
| 储昭华 | 中国古代政治哲学、中国伦理思想史 |
|
| 吴根友 | 明清哲学、比较哲学、政治哲学、先秦道家与诸子学 |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
| 任放 | 中国经济史、区域社会经济史 |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
| 李天虹 | 出土文献研究 |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
| 李维武 | 20世纪中国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 校聘驻院研究员 |
| 陈伟 | 战国秦汉简牍整理与研究、先秦秦汉史 |
|
| 张建民 | 中国社会经济史、民间文书与地域社会 |
|
| 谢贵安 | 中国史学史、国学史部研究、明清文化史 |
|
| 李少军 | 中日近代文化比较 |
|
| 徐少华 | 中国历史地理、青铜器与简帛文献、楚文化研究、商周考古 |
|
| 晏昌贵 | 中国历史地理、出土简帛数术文献、先秦秦汉史 |
|
| 刘国胜 | 先秦秦汉出土文献、战国秦汉史 |
|
| 徐水生 | 中日哲学思想交流史、道家哲学思想 |
|
| 彭富春 | 美学的一般理论、中国古典思想 |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
| 昌切 | 中国现当代文学 |
|
| 卢烈红 | 汉语语法史、训诂学 |
|
| 傅才武 | 文化经济史、文化体制、文化产业 |
|
| 胡治洪 | 先秦儒学、现代新儒学、中国现代哲学 |
|
| 欧阳祯人 | 中国哲学史、儒家思想、新近出土简帛文献思想研究、中国文化史 |
|
| 聂长顺 | 日本文化史、中日近代文化交流史 |
|
| 洪均 | 清代财政史、军事史 |
|
| 张昭炜 | 阳明学文献整理及研究 |
|
| 王林伟 | 儒家哲学、现象学、东西方哲学思想比较 |
|
| 姚彬彬 | 中国思想学术史、中国佛教史 |
|
| 吴光正 | 古代小说、道教文学、佛教文学、元明清文学、文学与图像、非物质文化遗产 |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
| 鲁小俊 | 明清书院、科举、文学 |
|
| 钟书林 | 先秦两汉文学、敦煌文学 |
|
| 刘乐恒 | 现代新儒学、中国哲学心性论、中国哲学与中国哲学史 |
|
| 申万里 | 元史、中国古代教育史 |
|
| 周荣 | 中国社会经济史、佛教史、古籍版本学 |
|
| 杨国安 | 中国社会经济史、中国乡村史 |
|
| 薛梦潇 | 秦汉史、上古礼制研究 |
|
| 李宗桂 | 中国文化与现代化、当代中国文化、中国古代哲学、现代新儒学 | 中山大学哲学系 |
| 丁四新 | 先秦两汉哲学、出土简帛思想、儒家哲学与经学 | 清华大学哲学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
| 姜生 | 中国历史、宗教与传统思想文化的交叉研究和文化战略研究 | 四川大学文化科技协同创新研发中心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万人计划”领军人才 |
| 曹峰 | 先秦秦汉哲学、先秦名学、日本汉学译介与研究 |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
| 邢文 | 中国文化史、中国美术史、中国手稿文化、中国简帛学 | 美国达特茅斯学院 |
| 来国龙 | 中国早期艺术史、青铜时代考古学、出土简帛研究、文化遗产研究 | 美国佛罗里达大学艺术史系 |
| 简小滨 | 比较文学、跨文化交流以及汉语国际教育 |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东亚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