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地球空间信息技术协同创新中心【2011协同创新中心】
2012年,面向地球空间信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武大牵头,联合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清华、北航等单位,正式组建了地球空间信息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中心以“高分”、“二代导航”重大科技专项为基础,整合国内外优势力量,通过协同创新,将我国地球空间信息技术提升至国际一流水平,持续推动我国地球空间信息产业发展。
两年来,围绕地球空间信息技术的前沿基础理论、“高分”与“二代导航”关键技术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化推动三方面核心任务,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协同工作,在资源三号和“高分”遥感卫星数据高精度处理、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和基于天地图的空间信息网络服务等方面取得了多项具有广泛影响的重大成果;与武汉市政府分别于2012年、2013年与中心共建“武汉导航与位置服务工业技术研究院”和“武汉遥感与空间信息工业技术研究院”,稳步推进北斗位置服务系统和商业高分辨遥感卫星系统建设,以推动我国地球空间信息技术产业化发展。
未来,我们将继续发挥体制机制优势,将中心建成国际一流的地球空间信息创新基地,持续引领我国地球空间信息产业发展,实现地球空间信息技术“强军、富国、利民”的目标!
In 2012, to meet the rising demands for geospatial information strategic industry development, Wuhan University, together with China Aerospa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roup (CASC), Tsinghua University, and Beihang University formally established the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enter for Geospati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Based on major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rojects such as “High Resolution Earth Observation System” and “the Second-Generation Satellite Navigation System”; integrating the advantages of both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strengths in geospati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e Center aims to promote China’s geospati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 an advanced international level, and constantly pushes forwar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geospatial information industry by way of collaboration and innovation.
Since its recent foundation two years ago, the Center has achieved efficient and productive work in three domains: the study on basic and frontier theories of geospati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on key technologies of “High Resolution Earth Observation System” and “the Second-Generation Satellite Navigation System”; and promotion of high-tech industrialization. A number of significant achievements were obtained, such as high-precision processing of “ZY-3” and “GF” satellite imag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Beidou ground enhancement system; and spatial information network services based on “Map World”. In 2012 and 2013, the Center jointly established “Wuhan Navigation and LBS, Inc.” and “Wuhan Remote Sensing and Spatial Information, Inc.” in partnership with the Wuhan Municipal Government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Beidou LBS service system and a commercial high-resolution remote sensing system, so a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geospatial information industry in China.
In the future, we will continue to share in the advantages of the operational system and mechanisms of the Center; promote the Center to become one of the world-class geospatial information innovation bases; and to constantly lea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geospatial information industry in China. We believe that this Center will help “Strengthen the Army, Enrich the Country, Benefit the People”!
地球空间信息技术协同创新中心:http://innogst.whu.edu.cn/
中心主任李德仁院士
李德仁,男,生于1939年12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学院通讯院士,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荣誉会员,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武汉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历任中国测绘学会理事长,中国图象图形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地理学会环境遥感分会副理事长,亚洲GIS学会创会会长,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第Ⅲ委员会和第Ⅵ委员会主席。担任国家航天专家组成员,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高分辨对地观测系统”专家组副组长,教育部第六届科技委委员兼战略研究委员会委员。先后承担国防 973 预研, 863 和国防 973 及多项装备科研项目首席专家。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均排名第一),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出版专著10 部,主编论文集8部;发表期刊论文470 篇,其中第一作者183 篇;发表会议论文270 篇,其中第一作者119 篇。
李德仁院士是国际著名地球空间信息专家。在地球空间信息学的理论创新、集成创新和协同创新方面取得了杰出成就,为我国成为世界本领域三强之一做出了重大贡献。李德仁院士在地球空间信息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研究成果。1985年留德期间李德仁院士首创误差可区分理论,国际公认“解决了一个测量学的百年难题”;创立用于粗差检测的“选权迭代法”,被国际摄影测量界称为“李德仁方法”,1988年获联邦德国汉莎航空奖;上世纪90年代,率先提出卫星导航技术(GPS)、遥感技术(RS)和地理信息技术(GIS)集成的理论与方法,研制了GPS摄影测量系统、面向对象的GIS软件系统、3S集成移动测量系统等成果,成为西部无人区和边界地区测量、国家公共地理信息平台“天地图”以及国土资源调查的核心技术支撑平台,引领了数字城市、数字中国和数字地球的发展;建立了地球空间信息学理论框架与技术体系,包括广义空间信息网格理论、空间数据挖掘理论、面向任务的遥感信息聚焦服务理论、可量测虚拟现实理论、可量测实景影像概念和标准等,促进了传统测绘学向地球空间信息学的革命性转变;2002年、2005年先后建议建立我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和发射测绘卫星,得到国家采纳;主持研制了我国10年内发射的全部高分辨率光学遥感卫星地面处理系统,针对元器件受制于外国的现状,通过“以软补硬”的精细处理方法,使我国光学卫星无控制定位的精度从300米提高到15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牵头论证和设计了我国第一颗民用立体测图卫星“资源3号”,主持研制了卫星地面处理系统,其影像定位精度处于同类卫星国际领先水平,成为我国由遥感大国向遥感强国转变的里程碑;主持完成的天地一体化对地观测集成系统,突破了应急响应中空间信息快速自动提取的核心技术,将国家安全与应急保障时间从数小时缩短到30分钟以内,成功应用于国防、汶川地震、北京奥运、国庆60周年、广州亚运等国家重大安全应急保障行动中;主持研制的我军第一代4类卫星遥感应用装备填补了该领域装备空白;创办3家高新技术企业,积极推进产业化,广泛服务于全社会。
李德仁教授长期活跃在国际学术舞台。历任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ISPRS)第三、六委员会主席;创办亚洲GIS协会;近十年在国际学术会议作特邀报告55次;2003年,ISPRS主席评价他主持研制的地理信息系统软件GeoStar为“面向对象GIS软件的World Leader”;2008年,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授予他“名誉博士”,并评价“因他的杰出成就使武汉大学成为当今世界地球空间信息领域最著名的研究机构”;2012年ISPRS授予他最高荣誉“名誉会员”称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