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5|回复: 2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硕士学位授权点、博士学位授权点|学位授权点学科信息

[复制链接]

1918

主题

266

回帖

6445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445
发表于 2024-3-31 19:22: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研究生院是学校(院)领导下的负责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内设机构
其主要职能是组织实施博士、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教学与学籍管理、思想政治工作、学位评定、就业指导。负责全国省级党校(行政学院)学位研究生教学的指导工作。

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哲学、理论经济学、法学、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史、社会学、公共管理、国家安全学
72个二级学科

3个专业硕士二级学科(J.M.、MSW、MPA)

6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理论经济学、政治学、法学、公共管理
52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

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哲学、理论经济学、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法学和公共管理

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校(院)简介: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是党中央培训全国高中级领导干部和优秀中青年干部的学校,是研究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进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重要阵地,是党和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和中国特色新型高端智库,是党中央直属事业单位。

  中央党校的前身是1933年3月创办于江西瑞金的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1935年随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改称中共中央党校。1948年,中央建立高级党校,名为马列学院。1955年,改名为中共中央直属高级党校。“文化大革命”时期停办。粉碎“四人帮”后,1977年,中央党校恢复办学。国家行政学院于1988年开始筹建,1994年正式成立,主要培训高中级公务员、高层次管理人才和政策研究人才。2018年3月,党中央整合中央党校和国家行政学院职责,组建新的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实行一个机构两块牌子。主要职责是,发挥干部教育培训主渠道作用,有计划地培训省部级领导干部、厅局级领导干部、优秀中青年干部、国有重点骨干企业负责人、中管高校负责人、县(市)委书记、少数民族领导干部、理论宣传骨干、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对学员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和党性教育;开展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研究,承担党中央决策咨询服务;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对全国各级党校(行政学院)进行业务指导等。

  中央党校创办以来,为培养党的干部、推动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服务党和人民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2023年3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90周年庆祝大会暨202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重要讲话中鲜明指出:“回顾历史,党校始终不变的初心就是为党育才、为党献策。新时代新征程,各级党校要坚守这个初心,锐意进取、奋发有为,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贡献。”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新时代新征程党校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将始终坚持党校姓党根本原则,自觉在党的新的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精准定位,自觉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践行为党育才,努力做好新时代的传道、授业、解惑工作,在培养造就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执政骨干队伍上积极作为;践行为党献策,做好理论研究、对策研究这个探索规律、经世致用的大学问,当好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生力军;坚持从严治校、质量立校,在新征程上展现新担当和新作为,为党的干部教育培训事业和党的思想理论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研究生教育

  中央党校研究生院的前身是中央党校理论部。1981年,经国家计委和教育部同意,中央党校招收首批学位研究生,当年录取28名硕士研究生。1983年,中央党校面向全国开始单独招收硕士研究生,当年招生122名。1984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批审批,获准招收博士学位研究生。自1989年,原中央党校学位研究生招生纳入国家计划编制,硕士、博士招生指标由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

  近年来,原中央党校学位研究生招生工作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有序推进,招生专业涉及哲学、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等多个学科,招生方式多样,招生规模有所扩大。其中,硕士研究生招生有“推荐免试”和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统一考试两种录取方式;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依照教育部统一规定进行,除通过普通招考方式招录博士生以外,从2016年起开展“硕博连读”工作,从2018年起在部分专业试行博士招生“申请-考核”制试点工作。

  原国家行政学院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始于2003年,经历了从无到有,不断成长的过程。2004年首批与北京大学合作培养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2008年开始在澳门招收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研究生;2010年设立公共管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11年首批博士后研究人员进站;2012年开始独立招收博士、硕士研究生。截至2018年,原国家行政学院已招收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研究生15届2599名(含澳门MPA491名),社会工作硕士(MSW)专业学位研究生2届52名,公共管理博士研究生7届200名。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具有党校教育的鲜明特色,认真贯彻“坚持国家标准、办出党校特色”的办学原则,严格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有关规定的要求,狠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突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学,注重实际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着力塑造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研究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高水平理论人才。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历来是名师、大师聚集的地方。著名哲学家艾思奇、杨献珍,著名经济学家郭大力、王学文,著名历史学家胡绳,著名作家成仿吾、何其芳、何家槐等,都曾在中央党校任教。今天,学校拥有一批国内外著名的哲学社会科学的专家、学者和一批在教学科研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现有的专职教师中副高级职称以上人数有299人。  


学科建设

  1981年,中央党校招收首批学位研究生,通过全国统一招生考试首次录取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个专业的28名硕士研究生,按国家统一标准,以导师制方式进行培养。1984年,中央党校首届招收4名(哲学专业和政经专业各2名)博士学位研究生。1989年,学校的国际政治、中共党史(党的学说和党的建设)、科学社会主义成为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试点工作的学科专业。

  为适应学校研究生教育发展的需要,1994年6月,中央党校校委通过《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工作改革方案》,决定将负责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的理论部改为研究生部。

  2000年1月,经时任校长胡锦涛同志批示同意、中编办审批,报教育部备案,中央党校研究生部更名为中央党校研究生院。2018年因机构改革,更名为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研究生院。

  2018年校院合并之后,成立了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并在同年11月召开的第一届学位评定委员会会议上,对学科点、导师归属进行了深度融合,为我校(院)今后的研究生教育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30多年来,在校委领导下,中央党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规范办学、科学管理,取得显著成绩,逐渐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研究生培养体系和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目前,已拥有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共党史(含党的学说与党的建设)3个国家重点学科。有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理论经济学、政治学、法学、公共管理6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2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有哲学、理论经济学、法学、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史、社会学、公共管理、国家安全学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2个二级学科。3个专业硕士二级学科(J.M.、MSW、MPA);2004年10月,开始建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目前有哲学、理论经济学、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法学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公共管理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逐渐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培养高层次哲学社会科学人才的学科体系。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官网: https://www.ccps.gov.cn/

1918

主题

266

回帖

6445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445
 楼主| 发表于 2024-3-31 19:26:2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课程体系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学按照“一个中心、四个方面”的教学总体布局设计课程,形成了以理论教育、党性教育为主业主课,包括“当代世界”、“形势与任务”报告、能力培训、知识培训的课程体系。

  1.理论教育课程

  理论教育按照马克思主义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发展脉络设置课程,主要开设“马克思列宁主义”单元、“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单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单元,内容涵盖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马克思列宁主义”单元按照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原则,在所有班次开设了以马列经典著作导读课为主的马列主义基本问题课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单元开设了毛泽东思想概论和毛泽东重要著作导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文献导读课程。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教学的中心内容。所有班次均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建设和对外战略等方面的系列专题课程或专题研究单元。

  2.党性教育课程

  开设党章党规党纪和有关理想信念教育、党的宗旨教育、党史国史教育、革命传统教育、道德品行教育、法治思维教育、反腐倡廉教育等方面的课程。同时安排党性分析,要求学员召开民主生活会,按照理想信念教育和党章党规党纪要求,结合阅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客观、深入、有针对性地进行党性分析。

  3.“当代世界”课程

  开设“当代世界经济”“当代世界政治”“当代世界科技”“当代世界法治”“当代世界军事”“当代世界思潮”“当代世界民族宗教”等课程,介绍当代世界各领域的新变化新发展,拓展学员的世界眼光。

  4.“形势与任务”报告

  紧密结合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战略决策和国际国内重大热点问题,设计课程体系,邀请党和国家领导人、中央和国家机关的部级领导作报告,帮助学员全面了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面临的形势与任务,增强贯彻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的积极性主动性。

  5.能力培训课程

  开设“提升执政能力”专题教学单元,包括提高战略思维能力、提高依法行政能力、提高科学民主决策能力、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提高危机管理能力、增强政治领导本领、增强改革创新本领等讲题,着力提高学员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的能力。

  6.知识培训课程

  开设有关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历史、民族、宗教、艺术等方面的知识讲座,提高学员的科学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







1918

主题

266

回帖

6445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445
 楼主| 发表于 2024-3-31 20:05:38 | 显示全部楼层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简介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的传统优势学科,其历史可以追溯至1933年3月13日成立的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也是全国第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硕士学位、博士学位授予学科。2015年12月,经党中央批准同意,中共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正式成立。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央批准中央党校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就是坚持党校姓‘马’姓‘共’之举。”马克思主义学院始终坚持党校姓党的根本原则,始终坚守“为党育才、为党献策”的党校初心。学院拥有专业和层次比较完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博士学位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招收相关专业硕士、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目前,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4个二级学科。学院拥有一支师德高尚、结构合理、教研能力突出的师资队伍,现有博士生导师12名、硕士生导师11名,其中教授14人、副教授9人。主要围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经典著作、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21世纪马克思主义、国外马克思主义等领域展开教学科研工作,开展高端智库建设和决策咨询研究,组织编写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教材,培养本学科研究生。

哲学学科简介
    哲学是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传统优势学科,杨献珍、艾思奇、韩树英、赵纪彬、葛力等著名哲学家曾在此任教。1933年,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在中央苏区创办时就开设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1942年,毛泽东同志兼任中央党校校长后,多次亲自讲授哲学课程。1953年,中央党校哲学教研室成立,著名哲学家艾思奇、吴江、韩树英等曾先后担任哲学教研室主任。1990年,中央党校组建哲学教研部,原中央党校副校长杨春贵为首任主任,张绪文、许全兴、庞元正、贾高建、李晓兵、韩庆祥、冯鹏志等知名专家先后担任部主任,韩树英、邢贲思、杨春贵、王伟光、徐伟新、贾高建等校领导都曾担任博士生导师,韩庆祥、侯才曾任我部一级教授。我们拥有哲学一级学科硕、博士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国家重点二级学科,招收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伦理学、科技哲学、战略哲学、发展哲学、儒学专项等硕士、博士研究生。现有专职教师37人,教授14人(其中二级教授4人),副教授12人,多位专家先后担任历届国务院哲学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社科基金评审专家以及国家一级学会领导等职务,主持和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项目40余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9项,为党和国家培养了大批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专家学者、理论宣传骨干和优秀党员干部,为推进我国哲学学科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政治经济学学科简介
    1953年10月,经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并批准成立中央党校政治经济学教研室,著名经济学家、翻译家郭大力担任教研室首任主任。中央党校政治经济学专业博士点于1985年建立,在国务院学位办的综合评估检查中获得A+,被教育部确定为重点发展专业。
    本专业依托中央党校经济学教研部,主要研究方向有: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研究、《资本论》研究、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经济体制改革与对外开放研究、农业及区域经济发展研究、宏观经济研究等。该专业现已经形成了由硕士点、博士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组成的完整的专业培养体系。
    中央党校政治经济学专业拥有一大批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专家学者。早在20世纪50和60年代,我国著名经济学家郭大力、王学文、龚士奇等曾在中央党校从事政治经济学教学和研究工作,在国内外经济学界颇具影响。改革开放后,苏星教授关于劳动价值论一元论的观点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研究,王珏教授关于所有制理论尤其是劳动力股权观点的研究等,对我国经济改革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中央党校政治经济学专业拥有一支资深教授师资队伍,产生了许多重要的学术科研成果,为当代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创新、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作出了重要思想贡献。他们拥有丰富的硕士生、博士生培养经验,已经培养出一大批高素质的博士及硕士研究生,在党政机关、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和企事业单位承担和发挥着专业技术和管理骨干作用。

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学科简介
    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专业是国家重点学科,是培养科学社会主义专业人才、开展科学社会主义研究的重要基地,在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学科体系中居于骨干和引领地位,是中央党校传统优势学科之一,现有学科硕士点、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学科有国内公认的学术带头人,有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学术梯队,所培养硕士生和博士生的数量和质量均居于全国同类学位点前列,并取得较高水平的研究成果。目前开设科学社会主义经典著作精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文献精读、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和前沿问题、社会主义发展史和当代世界社会主义等二级学科课程,形成了比较系统和完整的研究生教育和培养体系。同国内同学科比较,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学科有三大优势:一是规模优势,现有博士生导师11人、硕士生导师13人;二是资源和人才优势,教师包括全国宣传文化系统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科学社会主义学科带头人等;三是平台优势,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与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科学社会主义》杂志“三位一体”,为学科建设和发展搭建了坚实的研究和交流平台。

行政管理学科简介
    行政管理硕士学位授权点于2007年正式招生,博士学位授权点于2011年正式招生,至2023年已招收博士生47名。现有博士生导师7人,硕士生导师15人,其中2人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1人荣获“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本学科点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公共行政、公共服务、行政组织管理、行政改革等。本学科导师目前正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专项、国家社科基金社科学术社团主题学术活动资助重大专项、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等,累计主持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及国家高端智库项目50多项;在《新华文摘》《人民日报》《政治学研究》《管理世界》《中国行政管理》等发表学术论文650多篇;出版学术专著《政府绩效管理:制度、战略与方法》《现代政府建设》《美国行政改革研究》等40余部;多篇内参报告获中央领导批示。相关导师与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匈牙利等国和欧盟的学术机构进行了广泛的学术交流。本学科点致力于公共行政人才培养,通过国家课题、智库课题、协作研究等方式加快人才成长。

法学学科简介
    2018年9月,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组建政治和法律教研部,法学下设法学理论、宪法学、行政法学、人权理论、民商经济法、刑事监察六个教研室。2022年5月,经校(院)委会批准,成立人权研究中心。中央党校法学学科自创设之日起,就始终从党和国家法治事业发展的大局和战略需求出发,围绕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法治问题,在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与习近平法治思想、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法治政府建设、人权保障、党内法规与监察法治等领域深化研究,推出了一系列高质量科研成果,为推进中国法治事业发展和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发挥了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法学学科的独特作用和优势。法学学科多位资深教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青年拔尖人才、全国十大杰出中青年法学家、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提名奖、首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等荣誉。
  中央党校政法教研部法学学科最早以法学理论专业为基点,1990年获批法学理论专业二级学科硕士授权点,2006年获批法学理论专业博士授权点,2009年获批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2011年获批法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18年获批法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目前,法学学科有14位博士生导师、6位硕士生导师。在法学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下设有法学理论、宪法学与行政法学、民商法学、经济法学等二级学科。法学硕士授权点有法学理论、宪法行政法、经济法研究方向。

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学科简介
    我部在公共管理学一级学科博士点下招收社会管理和社会保障两个专业方向的博士研究生(博士后)。社会管理专业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公正、社会治理、生态文明建设、民族宗教事务治理等。社会保障专业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保障理论与实践、社会政策、劳动力市场与就业等。
    社会学专业是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重点学科,2011年获社会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招收社会学、人类学2个专业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社会学专业设有社会公正、社会政策、社会问题、生态社会学等研究方向;人类学专业设有中国民族宗教政策、区域性民族宗教问题等研究方向。

中国史学科简介
    中国史学科是中央党校历史上设立较久且积淀深厚的学科之一,是党校整体学科建设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史专业于2003年获得历史学一级学科下中国近现代史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04年开始招生,研究生培养和学位点建设工作取得较快发展,成绩显著。2017年获得中国史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至2022年共培养硕士研究生40余名。2009年获得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10年开始招生,至2022年共招博士生19名。
    中国史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坚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党性修养、掌握中国史专业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能够胜任本专业教学和科研工作的理论工作者或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实际工作者。
    提倡严谨的治学态度,发扬学术民主,贯彻“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自学和研究为主,以史为鉴,注重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把对研究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要求熟练运用要求掌握的通用工具性知识,融会贯通基本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初步掌握中国史学科的核心知识。了解中外中国史学术研究历史和当代中外关于史学理论和方法发展的最新趋势。了解本学科的中外文基本文献。初步具备阅读和使用中外文历史文献和档案的能力,及时了解中国史研究的学术动态。通过学习,对于中国史的某一具体问题,能够提出较为有价值的学术意见,在充分吸收前人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的基础上,能够初步完成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的学术实践。 

中共党史学科简介
    中共党史教研部是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专门从事中共党史教学与研究的机构,有着悠久而辉煌的历史。早在延安时期,中共中央党校就已经系统地开设中共党史课程。1952年,正式设立中共党史教研室;1991年,成立中共党史教研部。1983年,获准设立中共党史硕士点;1985年,获准设立中共党史博士点;2002年,中共党史所属学科被教育部确定为高等学校重点学科点。目前,中共党史教研部下设的教学与研究机构有:新民主主义革命史教研室、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史教研室、新时期改革开放史教研室、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研室、党的思想理论发展史教研室、中国现代政党史教研室。  
    现有在编人员31人,教授14人,副教授4人,讲师9人,助理研究员1人。学科点目前有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21人,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7人。其中:中共中央组织部确定的中央联系的专家2人;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6人;入选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6人;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1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6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国家社科基金“党史党建”学科评审组专家2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8人;入选中央宣传部“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2人;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中共党史教研部几乎每个教师都有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有多项是重大、重点课题,还有若干教师主持国家高端智库课题、中央有关部门委托的研究课题和中央党校校级课题等。近年来,中共党史教研部教师出版和发表了大量学术论著,每年均有老师在《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中共党史研究》等一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并广泛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等全文摘选。其中,多项研究成果荣获国家图书奖、“五个一”工程奖和中央党校优秀科研成果奖等重要奖项。综合国内通用的各种评价指标,中共党史教研部堪称中共党史和中国近现代史研究领域的人才高地、学术重镇。
    在教学和人才培养上,中共党史教研部既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功,又注重培养其对现实的关怀;既着重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又着重提高学生的社会工作能力,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从基本史料入手,进行扎实的学术训练,力争通过史料阅读,产生有分量、有见解的研究成果;第二,坚持问题导向,培养问题意识,重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第三,把修学和修心结合起来,努力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
    据此,中共党史教研部为学位研究生开设的课程有:中共党史重大专题研究、中共党史经典文献选读、中共党史学理论与方法、新民主主义革命史等课程。其中,既着眼于历史规律的把握,又着眼于学术方法的训练。在坚持学术标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主动对接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以重点研究方向为龙头,力图让学生打通历史与现实的关联。从近年来的情况看,中共党史教研部的毕业生,知史明今,能说、会写,跻身高校、科研院所矢志于学术者有之,投身党政、国企和各种社会文化事业者更有之。中共党史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将进一步优化教学专题设置、完善教学内容、强化学术训练、拓宽社会实践、提高学位论文质量和研究生综合素质能力,特别是在论文质量和社会工作能力上下大功夫,从而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高层次的中共党史专业人才。

中共党史(含党的学说与党的建设)学科简介
    中共党史(含党的学说与党的建设)是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传统的特色和优势学科,目前拥有政治学一级学科下设的硕士点、博士点各一个,共有博士生导师14人,硕士生导师9人,已经形成了一个注重学理研究、具有较大的学术和社会影响、能协同攻关的学术共同体,整体学术水平、教学科研力量在国内居于前列。 
    中共党史(含党的学说与党的建设)学科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史、党的建设理论与实践、党内法规建设、统一战线、党风廉政建设、世界政党比较研究等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自2012年以来承担中央马克思主义工程项目及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十余项,同时注重发挥理论宣传和高端智库功能,发表一批重要成果和内参报告。长期与中纪委、中组部、高校、社科院保持学术交流,并推出一系列教材,是党建专业教材建设的引领者。
    在人才培养方面,重视理论联系实际,为学生提供宽广的学术视野和丰富的调研平台。迄今已培养研究生700多人,其中博士研究生300多人,硕士研究生400多人。大部分毕业生在党政机关、高校、党校、国有企业就职,有些已担任一定的领导职务或成为单位的业务骨干。

国际关系学科简介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的国际问题教学与研究始于延安时期。1984年获得国际政治硕士学位授予权,1993年设立国际政治专业博士学位点,2004年获得国际关系、外交学两个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及国际政治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00年组建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2015年更名为国际战略研究院。多年来,国际战略研究院统筹建设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外交学等学科,协调推进重大理论与战略、领域与问题、区域与国别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努力建成党内外公认、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重要研究机构,党和国家高中级领导干部国际问题培训的重要方阵,更好地服务中央决策和国家重大战略的新型高端智库,我国良好国际舆论环境和校(院)国际交流合作的专业支撑平台。
    国际战略研究院的师资力量雄厚,目前有专业研究人员50余人,其中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20余人,所有教师均拥有国内外名校博士学位,一批知名专家学者活跃在国际问题研究领域。近年来,相关学科建设融合发展,成效显著,承担省部级以上研究课题100余项,出版著作100余部,在《中国社会科学》《世界经济与政治》《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重要报刊发表研究论文200余篇,呈报重要智库成果200多项,已经形成中央党校的鲜明特色。高度重视研究生培养教育,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的国际问题专业人才,他们在高校、党校、科研机构以及党政机关和涉外单位的国际问题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应急管理学科简介
    应急管理培训中心(中欧应急管理学院)于2010年在原国家行政学院成立,主要承担国家安全、应急管理、风险治理、防灾减灾救灾、危机沟通等领域的教育培训、科研咨询、交流合作等工作。参与研究制定中央和国家有关领域的宏观政策和发展规划,承担相关领域的国家高端智库职能;开展应急管理高中级领导干部和高端师资教育培训;建设国家安全与应急管理学科,开展国家安全、公共安全、应急管理、公共安全法治、突发事件舆论引导等领域的博士、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
    目前,我中心(学院)在公共管理学一级学科下,设立应急管理博/硕士学位点。中心(学院)致力于培养具有良好政治素养、国际化研究视野、过硬学术功底以及较强的应急处突实操能力的学位研究生,为新时代我国应急管理事业发展和应急管理学科建设培养优秀人才。
    中心(学院)现有教职工31人,其中教学科研人员26人,包括教授12人、研究员2人、副教授4人、讲师8人;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1人。近年来,中心教师在《管理世界》《公共管理学报》《政治学研究》《中国行政管理》《Disasters》《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dministrative Sciences》等期刊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出版应急管理专业教材、案例研究报告、《中国应急管理报告》等系列丛书。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等科研项目。多项决策咨询报告获中央领导重要批示。
    2010年,中心(学院)成立的中国应急管理创新论坛是国内外应急管理领域的高端学术交流平台。2019年创办的《中国应急管理科学》杂志,成为推进中国特色应急管理理论研究、推进应急管理学术共同体发展、推进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平台。

2024年3月转载至 国家行政学院 官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国大学网[中国高校网] ( 苏ICP备17039520号-9|苏公网安备 32010402000417号 )

GMT+8, 2024-5-20 04:50 , Processed in 0.073692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