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43|回复: 2

本科专业 工程管理专业介绍及开设院校|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工程管理专业代码120103

[复制链接]

5474

主题

1035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9194
发表于 2024-9-8 12:11: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科专业 工程管理专业介绍及开设院校|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工程管理专业代码120103 授予工学或管理学学位

工程管理(Engineering Management)是一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管理学或工学学士学位。

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工程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土木工程技术知识,接受工程项目管理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从事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能力,培养具备管理学、经济学、法学和土木工程技术的基本知识,掌握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能在国内外工程建设领域从事项目决策和全过程管理的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

工程管理发展历程
1998年,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1998年颁布)》,将原有的管理工程、涉外建筑工程营造与管理、国际工程管理、房地产经营管理专业合并为工程管理专业,专业代码为110104。
2012年,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原工程管理专业和项目管理专业合并为工程管理专业,专业代码变更为120103,属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专业。
2020年,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0年版)》,工程管理专业为管理学门类专业,专业代码为120103,属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授予管理学或工学学士学位。

工程管理培养目标
工程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拥有系统化管理思想和较高管理素质,掌握管理学与经济学基础理论以及信息与工程相关技术知识,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定量分析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创新创业能力,具备职业道德与国际视野,满足现代管理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工程管理考研方向
可报考管理科学与工程、技术经济与管理、工程项目管理等方向研究生。

工程管理就业方向
毕业生可在金融、证券及保险企业、制造类企业、物流企业、中介及服务业企业、IT类高科技企业、房地产企业、建筑业企业及投资业主单位从事项目管理工作。


为了让您更加明晰的对 工程管理专业 有较深入的理解,我们特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开设了此专业的高校自己的介绍供您参考,希望对您初步了解工程管理专业有所帮助。
---------------------------------------------------------------------------------------------------------------------------
安徽建筑大学 / 经济与管理学院 / 工程管理专业介绍及培养方案

工程管理专业简介  本科学制四年

一、专业简介
本专业属于管理学科门类中的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专业。于2000年春季开始招生,是安徽省高校最早开设的工程管理专业,连续三次以优秀结论通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全国高等教育工程管理专业评估,也是安徽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2010年获批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019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本专业拥有一支执业资格占比超80%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拥有全过程工程管理虚拟仿真综合实验室,实验室总资产近550万元,拥有充足的校企实习基地,服务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
本专业依托学校大土建优势,传承“徽匠精神”,立足安徽,面向长三角,辐射全国,围绕数字建造和城乡建设管理拓展专业方向,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工程项目全过程管理为载体,注重工、管、经、艺多学科交叉融合,将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课程融入专业培养方案,培育学生在工程项目全过程管控中的综合管理和创新能力,形成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特色课程体系,打造“思政引领、数智赋能、徽匠传承、多维融合、产教协同”五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土木工程技术及与工程管理有关的管理、经济和法律等基本知识,具备创新精神、可持续发展理念和国际化视野,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具有较强的专业综合素质与实践工作能力,能够运用科学知识和工程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工作积极并具有强烈的职业道德,能够在工程建设领域从事工程项目可行性分析、工程投资决策、工程项目管理、工程造价管理、工程监理等全过程工程管理工作,具有家国情怀、全球视野、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卓越工程管理人才。

三、主要课程
基础类课程:房屋建筑学、建筑工程制图、工程力学、工程结构、工程施工、建筑材料。
专业能力类课程:管理学、管理运筹学、西方经济学、应用统计学、工程伦理、建设法规、工程合同管理、工程估价、工程经济学、工程项目管理、国际工程管理(双语)。
专业方向类课程:智慧建造原理、BIM技术原理及应用、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城乡规划概论、GIS建模与空间分析、城市建设与管理、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建设管理。
实践能力类课程: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工程项目管理课程设计、工程经济学课程设计、建设工程造价课程设计、工程管理设计实训。

四、就业方向
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可在政府机关、建设投资单位、设计单位、建筑施工单位、工程建设监理单位、房地产企业、投资与金融领域、教育、科研单位等从事工程管理、经济管理、教育科研等工作。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学位


---------------------------------------------------------------------------------------------------------------------------
三峡大学本科招生 /  / 工程管理专业介绍及培养方案

工程管理专业(含工程造价)介绍

专业简介
三峡大学工程管理专业起源于1984年原水利电力部部属院校-葛洲坝水电工程学院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管理专业;1988年在水电行业内率先开办工程概预算专业;1993年开办基本建设与管理(工程造价方向)本科专业;1998年更名为全国首批设立的工程管理专业;2007年确定为立项建设的省级品牌专业;2010年确定为立项建设的国家特色专业;2012、2017、2023年工程管理专业通过住建部专业评估初评和复评(全校仅3个专业3次通过);2018年获批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19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建设点。

教师队伍
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29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8人,具有全国注册执业资格证的教师占比65%以上,“双师型”教师占比70%以上。近三年指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并获国家级奖项逾200人次;专业教师主持国家自科基金、教育部社科基金等省部级科研项目40余项;投身社会服务,近五年承担企业委托项目150余项,到账经费近3000万元。

就业情况
近5年,本专业一次就业率超90%,毕业生供求比超过1:5,在全校名列前茅,政府及事业单位、国有大型企业就业率高达65%以上,就业单位主要集中于三峡集团、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中国电建、中国能建等水利电力行业央企。保研考研率25%以上,主要升学高校包括:香港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河海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

优秀师资

郑霞忠
二级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工程管理专业负责人,主要从事工程管理、安全管理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持《水电工程施工事故发展的网络行为范式研究》、《面向格式塔空间的地下洞室群安全标识视觉认知机理》等国家级科研项目3项、《水利水电施工管理技术的开发及应用》等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承担企业委托的社会服务项目5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5项;出版《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作业人员安全操作规程》等行业标准10余部,发表权威或核心期刊论文120余篇,其中三大检索30余篇;兼任《中国安全科学学报》编委等。

陈述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注册一级建造师、一级造价师、咨询工程师、安全工程师、数据库系统工程师。现任三峡大学教务处副处长,曾任湖北省水利厅任河湖长制工作处副处长(挂职)、三峡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副院长。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项目等纵向项目10项,承担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等单位委托横向项目10余项,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核心期刊论文近100篇,获批国家授权专利20余项,出版专著2部,参编地方标准3部。第一完成人获高等学校水利类专业教学成果一等奖、水利院校德育教育优秀成果二等奖、中国安全生产协会安全科技进步二等奖(2次)等教学科研奖励。湖北省第十三届政协委员、宜昌市第七届政协委员,中国水利教育协会理事,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工程管理分会理事,湖北高等教育学会工程管理与智能建造教育分会副秘书长。兼任中国安全科学学报、水利水运工程学报、安全科学与工程学报、Journal of Intelligent Construction等期刊(青年)编委。

江新
教授(原国家电力公司高级工程师),硕士生导师,注册一级项目管理师;原国务院三峡办移民咨询管理中心咨询专家、中国三峡集团公司评审专家及教育部、湖北省、河南省、河北省、江西等部、省科技成果评审专家;三峡大学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研究中心副主任;长江水利委员会扬子江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咨询专家和评审专家。主要从事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管理、建设(土木)工程项目管理、工程风险管理(安全管理)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持长江科学院开放研究基金(水利部水工程安全与病害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省水电工程施工与管理重点实验室、水库移民研究中心湖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等开放基金课题多项;主持完成中央部委和大型央企等委托的科研项目数三十余项,涉及项目管理、区域规划、发展战略、投资项目评价、旅游项目开发等领域,重点开展了综合评价及后评价等方面的研究与咨询工作。近年来,撰写国内外学术论文八十余篇,其中在中国安全科学学报、水利水电技术、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中国安全科学技术、生态经济、长江科学院院报等权威及重要期刊上发表论文近五十篇(CSCD源刊、CSSCI源刊),三大检索4篇,合编专著一部;担任《中国安全科学学报》、《人民长江》等权威核心期刊审稿专家。

黄建文
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水电施工与管理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兼任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施工分会BIM应用专委会委员、国际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gineering and Industries编委。主要从事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管理、工程项目管理、BIM技术及应用等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持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主持完成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建设科技计划项目等纵向科研项目10余项,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教育部重点项目1项、湖北省教育厅重大项目1项,主持完成溪洛渡水电站、向家坝水电站、白鹤滩水电站、乌东德水电站、三河口水电站、长龙山抽水蓄能电站等大型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组织管理及咨询(工程进度控制、成本控制、合同管理、变更与索赔)方面的研究课题20余项;主编出版专著1部、译著1部、教材4部;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EI、ISTP、CSSCI等收录3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5项、实用新型专利20余项;获中国水力发电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个人排名第3)、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个人排名第6)、湖北省第十三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三等奖1项;指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全国高校BIM毕业设计创新大赛、全国数字建筑创新应用大赛、全国高等院校BIM应用技能比赛、“品茗杯”全国高校BIM应用毕业设计大赛等)获全国一等奖10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10项、最佳人气奖1项;指导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获湖北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4篇。

袁宏川
教授,硕士生导师,国家注册建筑经济师,国家注册监理工程师,长期从事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管理的科研和教学工作,现任宜昌市政府特约(投资)审计员、湖北省和宜昌市评标专家、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评标专家、水利部和国家能源局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专家,北京中建政研信息咨询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有着丰富的工程建设方面理论和实践经验,先后在国内外多项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三十多篇,主持或参与三十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

朱忠荣
正高级工程师,硕士生导师,国家注册监理工程师,三峡大学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中心主任;水利部、国家能源局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员,全国水利行业工法评审专家,中国水利水电勘测设计协会专家,湖北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湖北省政府采购评标专家,湖北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专家,宜昌市水利和湖泊局专家;主要从事工程项目管理、全过程工程咨询等研究。先后担任30多个工程项目总监理工程师,自然资源部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监理培训、全国注册监理工程师(水利水电工程)继续教育、全国注册造价工程师(水利工程)继续教育培训师。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论文30多篇,主持或参与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出版专著2部,主编书籍2部,编审行业规范3部、团体标准3部。

晋良海
教授,博导,全国优秀硕士研究生导师,工程管理专业系主任,水电工程施工与管理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主任,曾在中国葛洲坝集团等大型工程单位工作11年,参加龙滩水电站、鲤鱼塘水电站、鄂坪水电站、成都东山国际新城、西华师范大学华凤校区等大型项目建设,有丰富的工程实践与科研经验。主要从事建设项目运筹管理、安全工效学研究,聚焦于行为建模、管理决策、规制文本挖掘等领域,善于工法、专利等工程创新与实践;兼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信评审专家、湖北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湖北省水利厅、三峡集团、全国BIM大赛协会等单位受聘专家,《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中国安全科学学报》等期刊审稿专家,第一届全国智能建造委员会委员、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专家、水利部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专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水利部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纵向项目10余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承担企业委托横向项目20余项;发表论文100多篇,其中国家自然基金委管理学部A刊3篇、SCI/EI检索10余篇;专利授权近90项,软件著作权3项;参编水利部规范2部;获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科技进步奖三等奖、高等学校水利类专业教学成果一等奖;指导学生获全国高校BIM毕业设计大赛特等奖、省级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等奖项10余项。


---------------------------------------------------------------------------------------------------------------------------
东南大学 / 土木工程学院 / 工程管理专业介绍及培养方案

工程管理专业简介

是国内高校最早设立的同类专业之一,经过20多年的改革和建设,本专业基础扎实、培养规范、特色鲜明、优势明显,在全国享有很好的声誉,办学水平和质量名列前茅。1999年首批通过国家工程管理专业评估,2004年、2009年连续两次顺利通过复评估,专业培养方案与国际注册制度相衔接。2003年本专业被遴选为江苏省高等学校特色本科专业建设点,2006年经江苏省教育厅验收合格,成为江苏省首批特色本科专业,形成了较为规范的培养模式和体系。与同类高校的工程管理专业相比,东南大学工程管理专业在导师制培养、学生专业素质拓展、教材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多学科办学支撑及科学研究等方面已经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

(1)培养方向
工程管理专业培养具备土木工程技术、工程项目管理及房地产开发经营相关的管理、经济和法律等基本知识,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掌握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能在大中型建筑企业、总承包企业、房地产开发公司、国际经济合作公司、工程咨询和评估公司、建设单位、银行、政府建设主管部门、科研和教育单位从事工程建设项目决策、策划和全过程管理的复合型高级工程管理人才。

(2)主修课程
该专业知识体系包括工程技术、工程经济、工程管理和工程法律四大类平台课程。主修课程除学校通识类课程外,大类学科基础课包括经济学、管理学原理、经济法、会计学原理、工程测量、建筑力学、建筑学与规划、地基与基础、工程结构、土木工程施工、统计学、工程材料、建筑设备;专业主干课程包括工程经济学、工程估价、工程项目管理、工程合同管理、建设法规、运筹学、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工程项目投资决策与管理、房地产经营与开发、房地产估价等课程。此外通过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社会实践、科研训练、专业素质拓展、导师制等环节全方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专业素质。


---------------------------------------------------------------------------------------------------------------------------
同济大学 / 经济与管理学院 / 工程管理专业介绍及培养方案

工程管理专业简介

国家一流本科专业   国家特色专业

工程管理专业是工程技术与管理知识交叉融合的专业,含工程项目管理、房地产经营与管理两个方向。工程管理专业发展六十余年,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师资队伍综合素质高,办学经验丰富, 在国内工程管理科研教育中起着引领和标杆作用。本专业牢牢扎根中国大地,用创新性的理念和方法培养高质量优秀人才,造就业界精英,同时面向世界,建设高水平国际工程管理合作平台,应对全球挑战。在强调大类教学的基础上,强化实践教学和数字化创新,突出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适应国际化教学的需要,并在工程管理信息化、大型群体复杂项目系统控制关键技术、城市有机更新模式及技术等诸多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本专业培养具备适应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备土木工程技术知识以及与国内、国际工程管理相关的管理、经济和法律等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能够在国内外建设工程及其它工程领域或房地产领域从事全过程工程管理或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的,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创新能力强、人文素质高、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级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工程管理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入选“卓越工程师”计划,并于2019年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工程项目管理”等多门课程被列为国家级精品课程。本专业的教师团队致力于人才创新培养模式改革,荣获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等多项奖励。本专业拥有“同济大学-Autodesk BLM”联合实验室、复杂工程管理研究院、同济大学建筑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同济经纬不动产研究院、工程管理研究所、房地产研究所和房屋土地资源信息研究中心等实验教学及专业研究机构,为学生提供优质的专业发展条件。



本页所有信息均来自公开的网络收集整理,仅作为有志于 工程管理专业 学习的学子初步了解和参考消息(不作为依据),具体一切以培养单位的最新正式文本为准。

5474

主题

1035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9194
 楼主| 发表于 2024-9-8 14:14:57 | 显示全部楼层
---------------------------------------------------------------------------------------------------------------------------
中央财经大学 /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 工程管理专业介绍及培养方案

工程管理专业介绍

一、专业简介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于1999年开始招收工程管理专业学生,2006年设立工程管理系,2021年获评工程管理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并于同年12月1日将系名变更为建设经济与管理系。工程管理专业源自基建财务与信用专业,是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招生持续时间最长的专业。目前,建设经济与管理系提供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依托财经学科优势以工程投资决策与全寿命周期造价管理为特色,着力培养面向建设工程全寿命周期管理的高级复合型人才。毕业生主要就职于金融机构、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公司、著名房地产企业、大型承包商及行政主管部门。

二、师资力量
建设经济与管理系现有专任教师9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2人,讲师(助理教授)3人,全部拥有博士学位和海外留学或访学背景。9位教师的学位背景包括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香港理工大学、佛罗里达大学(美)、西北大学(美)、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美)。多元化的学缘结构为从事交叉学科科研工作和培养复合型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近年来,在学校“双一流”建设的目标指引下和学院打造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特色的要求下,建设经济与管理系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国际合作以及社会服务等方面均取得了快速发展。

三、教学与人才培养
在人才培养方面,建设经济与管理系依托中央财经大学“财经黄埔”美誉与优势,立足打造财经类大学“工程投资决策与全寿命周期造价”管理人才的培养特色,不断优化教学知识体系、深化教学方法改革、拓展国际交流渠道、突出产学研结合对教师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在教育教学改革方面,工程管理专业先后获得省部级、校级教育教学改革基金十余项,做到了教师全员参与并实践教学改革。在国际交流方面,工程管理专业与国际多所顶级大学保持着密切联系,每年均有海外学者来系里讲学访问;一直与香港理工大学建筑及房地产学系开展本科生互换交流项目,每年均派一定数量的本科生前往香港进行交换学习;此外,建设经济与管理系教师积极参加国内外学术团体和组织,与领域内国际顶尖学者保持着密切的学术合作,为本科生的海外深造提供了有力支持。在产学研结合方面,工程管理专业注重实践教学,先后与碧桂园、万科、北京住总集团等国内一流企业建立了实习与实践基地,并与中建、中石化、利比咨询、联合建管等企业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定期组织和安排学生前往各企业从事实习实践。此外,借助教师的科研项目,也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科研实习岗位。

四、教师科学研究
近年来,建设经济与管理系教师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北京市社科基金项目、国家部委委托项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推动南南合作项目、国家一级协会项目、大型央企委托项目等共计60余项。承担各类各级科研项目,既是面向国家发展需求、服务社会的重要手段,也是依托科研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支撑。工程管理系教师近年来在Energy and Building、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Automation in Construction、Energy、Journal of Construction and Engineering
Management、Journal of Management in Engineering、Journal of Infrastructure Systems、土木工程学报、中国管理科学、系统管理学报、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城市发展研究、工程管理学报等国内外知名学术刊物和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文章100余篇,其中包括ESI高被引论文在内的SSCI/SCI全文检索论文70余篇,并出版专著、教材和研究报告20余部,参与了多项行业标准和规范的编写工作。

五、学生科研与社团活动
在管工学院浓郁的学术氛围和活跃气氛影响下,工程管理专业学生在本科生科研和社团活动方面也表现积极。近年来,在工程管理系教师的指导下,工程管理专业的本科生先后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Automation in Construction、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中国管理科学、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等国内外主流学术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本科阶段参与科研,为学生前往国内外顶级名校深造提供了有力支持。此外,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思维活跃,积极参与学生社团及课外活动。近年来,不但为学生会、青协等输送了多位主席、部长,还有学生登上央视“星光大道”的舞台。与此同时,工程管理专业也一直是学院篮球队、足球队主力队员的输送源。

六、深造与就业
近年来,工程管理专业本科生的国内外深造比例一直保持在60%以上,其中有优秀本科生被国际一流大学录取直接攻读博士学位,如佛罗里达大学(美)。出国攻读工程管理类专业硕士的优秀毕业生大多拿到了本领域国际顶尖大学的offer,如清华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美)、佐治亚理工学院(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美)、纽约大学(美)、曼彻斯特大学(英)、华威大学(英)、香港科技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等。本专业毕业生兼备经济管理与工程技术双重优势,专业素质好,就业率高。毕业生广泛分布在银行、政府投资建设管理、房地产开发与建设、工程投资与咨询等多个行业。优秀毕业生就业的典型单位有国家开发银行(总行)、中国农业银行(总行)、保利资本、中建投资、中粮集团、中化集团、宝钢集团、万科股份、中国建筑等优秀企业,也有同学通过公务员考试、选调等方式进入外交部、地方财政与建设主管部门。
面向新时代,中国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期。随着我国新型工业化、城镇化的不断发展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持续推进,各类建筑与基础设施工程在国内和国际均存在巨大的需求。中国建造不但要完成绿色化、数字化的可持续发展转型升级,还要实现国际化、包容性发展。在这一历史进程中,中央财经大学工程管理专业正肩负着为中国建造培养高层次投资决策与造价管理人才的重任与使命。我们相信,在新生力量的不断加入下,在全体教师、校友和同学们的持续努力下,中央财经大学工程管理专业必将培养出更多的具有家国情怀与国际视野,且研究与应用能力兼具的毕业生,持续为国内外各类工程建设的投融资决策与全过程管理输送高级人才。





5474

主题

1035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9194
 楼主| 发表于 2024-9-8 15:16:08 | 显示全部楼层
dxadmin 发表于 2024-9-8 14:14
---------------------------------------------------------------------------------------------------- ...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金融学院 / 工程管理专业介绍及培养方案

工程管理专业简介

【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工程技术和管理并重为特色,面向现代工程建设和管理前沿,旨在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和竞争力,适应工程建设行业发展需求,具备经济、管理、法律和工程技术基本知识,掌握现代土木工程技术、工程投资与造价管理、全过程项目管理、房地产经营与管理等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建造师、造价工程师、监理工程师、咨询工程师、投资项目管理师、房地产估价师、物业管理师等执业资格基本知识要求和实践能力,可从事工程全寿命周期管理工作的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

【专业特色】
工程管理是一门新兴的工程技术与管理交叉的复合性学科,涉及到管理学、经济学、法学和土木工程技术等多学科内容。工程管理专业属于管理学门类,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我校工程管理专业开设于1998年,该专业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我校开设的“基本建设长期信贷”专业,是全国最早开办此类专业的高校之一。目前已形成了以工程经济管理为主,突出投资与工程造价、建设项目财务与投融资管理两大技能教育的特色和优势。

【核心课程】
建筑工程概论、建筑识图、房地产经济学、建设项目管理、工程经济学、建筑施工、工程招投标及合同管理、工程计量、工程造价管理、项目融资、投资项目评估等。

【毕业生去向】
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建筑施工单位、工程建设监理单位、房地产企业、投资与金融机构,国内外著名高校读研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大学网[高校信息网]全国高校名单 ( 苏ICP备17039520号-9|苏公网安备 32010402000417号 )

GMT+8, 2025-5-10 05:20 , Processed in 0.074651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