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39|回复: 0

本科专业 酒店管理专业介绍及开设院校|旅游管理类 酒店管理专业代码120902

[复制链接]

5474

主题

1035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9194
发表于 2024-9-1 22:37: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科专业 酒店管理专业介绍及开设院校|旅游管理类 酒店管理专业代码120902 授予管理学学位

酒店管理(Hospitality management)是一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旅游管理类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酒店管理本科专业是与旅游业及相关产业具有共同的产业基础和相近研究领域的综合性应用型专业,具有面向产业可持续发展和立足全球视野的开放性与创新性。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现代酒店经营与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接受酒店经营管理岗位的基本技能训练和国际化酒店服务与管理职业素养培训,具备现代高星级酒店业经营管理理念,具有专业管理理论知识和熟练服务与管理的能力,能从事经营管理和接待服务的中高级管理工作。

酒店管理本科专业教育在传承旅游管理相关知识体系、培养旅游行业专门人才、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增进人类跨文化交往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酒店管理本科专业培养掌握现代旅游管理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国际视野、管理能力、服务意识、创新精神,能够从事与旅游业相关的经营、管理、策划、规划、咨询、培训、教育等工作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酒店管理人才需求
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现代酒店经营与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接受酒店经营管理岗位的基本技能训练和国际化酒店服务与管理职业素养培训,具备现代高星级酒店业经营管理理念,具有专业管理理论知识和熟练服务与管理的能力,能从事经营管理和接待服务的中高级管理工作。

酒店管理考研方向
马克思主义理论、法律(非法学)、职业技术教育、工商管理。

酒店管理就业方向
前厅接待/礼仪/迎宾、酒店管理、高中教师、会计助理/文员、事业单位人员、行政专员/助理、公务员(省级机关)、公务员(地市级机关)、公务员(区县级及以下机关)、银行会计/柜员、公务员(中央国家机关)。


为了让您更加明晰的对 酒店管理专业 有较深入的理解,我们特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开设了此专业的高校自己的介绍供您参考,希望对您初步了解酒店管理专业有所帮助。
---------------------------------------------------------------------------------------------------------------------------
海南大学 / 国际旅游学院 / 酒店管理专业介绍及培养方案

酒店管理(Tourism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专业介绍

一、培养目标
面对经济全球化及海南自由贸易区(港)建设,本专业引进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旅游开发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教师团队及其它优质教育资源,整合海南大学优势及国内外众多战略合作伙伴所提供的实践平台,培养具有人文素质、全球视野、领导才能、社会公共意识、创新和创业精神,熟悉酒店管理相关理论知识和国际运营规则的国际化高层次复合型专业人才。学生毕业后,可以在国内外大中型酒店或餐饮机构、各级政府和非政府管理机构、旅游院校、旅游科研机构、旅游管理咨询培训机构以及其他组织或部门等获得就业机会;也可以自主创业,或在国内外大学继续深造。

二、培养规格
(一)学制与学位
基本学制为4年,最长不超过6年。
学生完成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成绩合格,准予毕业,获海南大学毕业证书。达到规定要求的,授予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理学及海南大学管理学双学士学位。
(二)知识要求
掌握哲学、法学、社会学、科学技术、语言学、职业发展与教育培训等方面的通识性知识;系统掌握数理类、经管类、信息技术类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方法;熟练掌握管理学、公共服务理论、会计学、旅游概论、服务运营、服务技术、旅游营销、旅游消费行为等管理类专业理论知识与方法,了解本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发展动态;掌握旅游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和国际惯例。
(三)能力要求
1.具有高尚的价值观、道德观和职业素养;
2.掌握酒店管理和旅游公共管理有关基本理论和知识;
3.掌握酒店业及公共服务要求的领导能力和艺术;
4.熟悉酒店业务和公共服务的基本环节、流程、服务技能;
5.掌握国际国内旅游政策、法规和惯例;
6.树立酒店企业及公共服务的先进理念;
7.能够借助外语熟练地开展国际交流和专业工作;
8.掌握初步的科研基础能力。
(四)素质要求
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具备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拥有良好的专业素养、团队协作精神、时代意识和全球视野;具备职业认同感、职业责任感和职业素养;身心健康,达到教育部规定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要求。

三、就业方向
酒店管理专业具备广泛的就业方向和光明的发展前景。该专业致力于为国际旅游酒店市场培养专业人才,同时为学生在旅游酒店管理学科领域深造打下坚实基础。随着海南自贸港建设的深入推进,开放性政策的实施将推动海南省的旅游行业走向国际化,引入更多与酒店市场相关的新政策,为酒店行业创造更多的发展机遇。在国际化人才市场需求的背景下,该专业有助于满足人才需求,毕业生可选择以下就业方向:
继续深造: 毕业生可选择在国内外大学攻读酒店管理、旅游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工商管理、法律(非法学)、企业管理等相关专业,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MBA、博士研究生等学位,拓宽国际视野,深入了解全球酒店业的最新趋势和管理理念。
旅游酒店行业: 包括国内外高端品牌酒店、旅行社、在线旅行社(OTA)、餐饮机构、电商平台、行业协会、景区、会展中心、地产、旅游咨询公司、博物馆、航空公司等。
旅游行政管理部门: 涵盖各省、市、地、县文化和旅游局及其附属企事业单位。
教育行业: 包括旅游院校、科研机构、人力资源培训机构等。
自主创业: 例如文化主题酒店、民宿、特色家庭旅馆、新媒体等领域。


---------------------------------------------------------------------------------------------------------------------------
厦门大学 / 管理学院 / 酒店管理专业介绍及培养方案

酒店管理专业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加速的背景下,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围绕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创新探索新商科“宽基”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推动新商科与理科融合,培养学生成长为创新型、创业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具体到酒店管理专业而言,培养具备旅游基础理论、酒店管理知识、实践动手能力和永续学习热情的酒店行业中高层管理储备人才。在四年的学习过程中,本专业的学生不仅要掌握扎实的管理学基础理论、强化宽口径商科专业学习、接受酒店企业管理方法与运营能力的训练,还要提升分析和解决行业实践问题的能力、沟通与合作能力,以及开拓国际化视野。与传统的酒店管理教育不同,本专业强化创新创业类课程,更重视酒店创意策划、酒店投资、酒店收益管理与酒店运营管理等方向的复合型新文科人才培养。
二、毕业要求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了解酒店管理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2.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方法,具有独立研究精神和基本科学研究能力;3.掌握酒店经济运行、市场特征、行业管理的基础理论知识;4.掌握酒店管理中定性、定量分析方法;5.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人际沟通和团队合作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酒店管理工作中具体问题的能力;6.具有酒店策划创意能力,掌握酒店投资方面的知识,以更好地满足未来社会和行业发展对高端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三、学制  四年
四、授予学位类型  管理学学士

旅游与酒店管理系

厦门大学旅游本科教育创办于 1989 年,是国内创办旅游本科教育较早的院系之一。1994年经国家教委批准正式设立旅游管理专业。1998年开始招收旅游管理硕士研究生;2004年招收旅游管理博士研究生;2010年开始对外招收旅游管理专业硕士(MTA);2014年经教育部批准正式设立酒店管理专业。经过全系教师近三十年的不懈努力,厦门大学管理学院旅游与酒店管理系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拥有旅游管理与酒店管理2个本科专业,具备本科、硕士、博士及博士后等办学层次齐全,教学设备完善,师资力量雄厚,实习基地完备的福建省重点学科和工商管理一级学科下属的国家级重点学科。  

目前本系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专任教师14人中教授4人、副教授6人、助理教授4人,副教授以上职称占66.7%,另有海外教师1人,海外讲座教授1人,兼职教授3人。所有教师具有博士学位,其中2位教师拥有美国高校的博士学位。所有教师都有海外留学、访问学者或进修的经历,并全部获得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的QLF证书和美国饭店协会教育学院的CHE证书。师资结构合理,学术梯队完善,教学理念先进,在教学和科研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近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和面上项目和青年项目,以及教育部、国家旅游局、福建省专项社科项目20余项;承担各种企事业单位委托的横向课题100余项;主要成果发表在重要国际学术刊物和国内核心学术刊物上;多人研究成果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奖。  

自创办以来,我系充分利用综合大学的学科优势,强化产学研的有机结合,通过对外学术交流(目前我系已与美国的普度大学、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天普大学、尼尔加拉大学,韩国的汉阳大学,日本的立教大学,法国的昂热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台湾中兴大学、台湾东海大学、台湾暨南国际大学、台湾静宜大学、台湾高雄餐旅大学等高校建立教学与科研交流合作关系),不断提高教学、科研水平。  

旅游与酒店管理系的办学目标: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创造力、诚实守信和合作精神",使之成为具备国际化视野、具有管理才能、良好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的复合型旅游管理和酒店管理人才。


---------------------------------------------------------------------------------------------------------------------------
暨南大学 / 深圳旅游学院 / 酒店管理专业介绍及培养方案

酒店管理专业简介
招生类别:内、外招生
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道德品质、创新能力和学术修养,具有国际化视野、专业化知识和操作能力,为酒店及其他旅游业、现代服务业从事经营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毕业生适宜在各种品牌、类型、星级、特色的酒店及酒店管理公司、提供酒店式服务的物业管理公司、度假村以及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工作,主要从事酒店相关的策划、设计、营销公关、谈判、运营管理、预算评估等工作;也可以继续攻读旅游管理、工商管理、经济学及其他相关学科的研究生学位。
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需系统掌握酒店管理方面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酒店经营管理方面的专业技能,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达到以下几方面的要求:
1、善于合作,勇于创新,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心理素质,遵纪守法;
2、熟练地运用一至两门外语,具有较强的双语表达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
3、掌握管理学、经济学等学科的基础理论和方法工具,熟悉国内外酒店业的行业现状和经济运行规律;
4、初步掌握酒店管理的知识与技巧,拥有酒店业策划、设计、控制、经营、管理、评估的基本能力;
5、具备宽厚的酒店经济与管理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多学科跨行业知识结构,拥有较强的学习能力,能适应酒店行业发展和工作环境变化所提出的新要求;
6、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能运用数理方法和计算机的现代技术手段对酒店业经营管理活动进行分析。
主干学科:管理学、经济学
专业主干课程:
管理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学、企业战略管理、项目管理、统计学原理、产业生态学、酒店管理概论、督导管理、会展管理概论、服务管理与营销、国际酒店管理、酒店会议经营、酒店财务会计、酒店业质量管理、旅游心理学、顾客关怀、葡萄酒品鉴等。
主要实践环节:本专业实践学时达到总学时的 40 %
学制:4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学位

---------------------------------------------------------------------------------------------------------------------------
广东财经大学 / 文化旅游与地理学院 / 酒店管理专业介绍及培养方案

酒店管理专业本科生教育(国家一流本科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致力于培养适应湾区住宿与餐饮新业态发展需要、符合当下智慧化发展、具有较高的管理素养与发展弹性、国际化、创新型、复合型的中高端管理人才。本专业人才应当具有开阔的产业战略意识,科学的酒店运营理念,前沿的国际化管理技能,同时具备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创新思维和开拓精神;熟悉现代酒店新业态经营管理,未来能够在高星级酒店、俱乐部、度假村、餐饮康养、企事业单位等多种泛酒店行业从事经营管理、策划设计、运营统筹等方面工作。本专业的办学定位上强调湾区特色、商技融合、商法融合、产教融合,重视全面素质教育,以培养可持续发展能力。
培养规格:标准修业年限四年,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主干学科:管理学、经济学
主要课程:管理学、服务管理(双语)、酒店管理概论、旅游接待业、旅游目的地管理、旅游统计学、旅游学概论(双语)、管理信息系统、会计学、酒店前厅与客房管理(双语)、餐饮管理、旅游市场营销学、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双语)、旅游消费者行为、酒店战略管理、酒店设计与工程管理、酒店客户关系管理、酒店英语交流与跨文化沟通。课程之间相互支持,形成大数据课程系统、双语能力课程系统、全面素养课程系统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本专业在实践教学上行业融入度高,采用“双向导师,三轮驱动”的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即分阶段安排“专业社会调查、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本专业在广州、珠海等地10多家五星级酒店和度假村建立了实践教学基地。
主要专业实验:酒店管理信息系统模拟实验、酒店服务管理综合实验。
学生继续深造方向:本专业毕业生可以攻读国内外本专业和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以及博士研究生。如:企业管理,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产业经济学、人文地理学等专业。近年来,有多名本专业毕业生考取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香港理工大学、中国社科院大学、中山大学,暨南大学、云南大学等国内外知名大学硕士研究生。
学生就业方向:主要集中在国际品牌酒店、旅游门户网站、大型旅游集团公司、酒店或餐饮规划设计与咨询顾问公司、旅游业自主创业、大型旅游景区、国际邮轮、各级政府接待部门、政府研究中心以及金融证券、商业外贸、房地产等现代服务行业就职。毕业生主要分布在粤港澳大湾区、中国东部沿海地区,部分在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成功发展。
专业特色: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注重与行业联系、国际合作办学。和世界500强之多家酒店签订实习协议,开辟了广州四季酒店省级实践教学基地等,构建了“五位一体、多元协同”的人才培养模式,创建了“社会调研—专业实践—创新创业实践—综合实践”的实践教学体系,与广东省旅游局、广之旅、同程旅游、上海迪士尼等保持长期合作,同时与瑞士著名教育集团(SEG)和HIM酒店管理学院达成了合作意向。鼓励以竞赛实践促进理论知识学习与应用,本专业学生积极参加国内外相关大赛,近3年获得“挑战杯”等国家级、省级项目15项,获得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等国家级、省级比赛奖励20余项。办学定位上,突出酒店+湾区化/双语化、酒店+智能化/创新化、酒店+商法融合/运营策划、酒店+文旅融合/美学素养。

一、专业基本信息
1.专业定位
立足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需求,为现代中高端旅游服务业和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培养具有人文素质、国际视野、专业服务精神、创新洞察力和卓越执行力的综合型人才;将本专业建设为大湾区酒店业产教融合示范高地、岭南饮食文化教育服务高地、多元化开放式合作办学高地。办学定位上突出酒店+湾区化/双语化、酒店+智能化/创新化、酒店+商法融合/运营策划、酒店+文旅融合/美学素养。
2.培养目标
本专业致力于培养适应湾区住宿与餐饮新业态发展需要、符合当下智慧化发展、具有较高的管理素养与发展弹性、国际化、创新型、复合型的中高端管理人才。本专业人才应当具有开阔的产业战略意识,科学的酒店运营理念,前沿的国际化管理技能,同时具备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创新思维和开拓精神;熟悉现代酒店新业态经营管理,未来能够在高星级酒店、俱乐部、度假村、餐饮康养、企事业单位等多种泛酒店行业从事经营管理、策划设计、运营统筹等方面工作。本专业的办学定位上强调湾区特色、商技融合、商法融合、产教融合,重视全面素质教育,以培养可持续发展能力。
3.培养规格
学生应修满155学分(不含课外学分),其中通识必修课53学分、通识选修课10学分,学科基础课31学分,专业必修课47学分、专业选修课14学分,同时,还须获得10个素质拓展课外学分。本专业强调掌握扎实的现代旅游接待业经营与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接受现代星级酒店服务与管理标准化职业素养方面的基本训练,熟悉工商管理类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与本专业相关的多学科知识,了解国家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有关政策和法规等知识要求;掌握酒店管理理论知识和酒店经营管理的基本能力,了解现代酒店各经营与管理岗位的基本技能,熟悉酒店管理及其他现代服务业管理理念的发展趋势,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等能力要求;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遵纪守法观念,接受良好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的基本训练,具有一定的创新思维和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具备较高的外语水平,拥有较好的国际交流能力,具备国际化酒店服务与管理标准化的职业素等素质要求。
4.课程体系
课程主要包括数理类、经管类、信息技术类等学科基础课,经管类、规划运营类、方法类等专业必修课,以及管理类、视野类、语言类、方法类等专业选修课。专业核心课程包括管理学、服务管理(双语)、酒店管理概论、旅游接待业、旅游目的地管理、旅游统计学、旅游学概论(双语)、管理信息系统、会计学、酒店前厅与客房管理(双语)、餐饮管理、旅游市场营销学、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双语)、旅游消费者行为、酒店战略管理、酒店设计与工程管理、酒店客户关系管理、酒店英语交流与跨文化沟通等。在理论课程上,有大数据课程系统、双语能力课程系统、全面素养课程系统等。在实践课程上,创建了“社会调研—专业实践—创新创业实践—综合实践”的实践教学体系,覆盖整个大学四年。
5.师资队伍
教学团队14人,其中高级职称7人,博士9人,“双师型”教师5人。学科背景以管理学为主,经济学、心理学、地理学等多学科融合为辅。
6.教学条件
拥有广州长隆、四季酒店两大省级实践教学基地在内的十余个实践教学基地和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二、其他专业相关的重要信息
本专业最早上溯到1986年烹饪工程专科专业,2007年成为全国第一个酒店管理本科专业,2021年获得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本专业老师主持12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获6项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3项国家级和省级课程与教材项目。近3年学生获得国家大学生创业(创新)训练项目、“挑战杯”等国家级、省级项目15项,获得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创青春”创业大赛等国家级比赛20余项。



本页所有信息均来自公开的网络收集整理,仅作为有志于 酒店管理专业 学习的学子初步了解和参考消息(不作为依据),具体一切以培养单位的最新正式文本为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大学网[高校信息网]全国高校名单 ( 苏ICP备17039520号-9|苏公网安备 32010402000417号 )

GMT+8, 2025-5-10 04:41 , Processed in 0.073582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