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73|回复: 0

温理工 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学院简介及专业设置情况/开设专业简介

[复制链接]

7412

主题

1669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6503
发表于 2025-7-16 00:57: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温理工 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学院简介及专业设置情况/开设专业简介

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学院源起于2000年成立的温州师范学院(现温州大学)瓯江学院信息系(后更名为信息分院)。2021年随着温州理工学院成立并转设为公办普通本科高校,学院更名为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学院。

学院下设四系一部:计算机与软件系、大数据系、人工智能系、数学与统计系、公共教学部。建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学与应用数学、应用统计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软件工程六个本科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浙江省一流专业和省特色专业、温州市一流学科,智能科学与技术是浙江省一流学科建设点,电子信息学科被列入专业硕士学位点培育。

学院现有教职工80多人,其中专任教师60多人,副教授及以上职称30余人,新西兰工程院院士1人,省级人才4人。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类与面上等国家和省部级项目50余项。获得省部级教学科研成果奖励10余项。学院现有在校本科生1900多人。

学院强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数学建模与实验》课程被认定为国家级线下一流本科课程。建有全国工商联授予的数字经济产教融合基地,中国软件行业协会授予的国际云软件谷数字经济产教融合基地、浙江省和温州市产教融合基地等多个实践基地。获评“十四五”首批重点教材和教学改革项目多项,省级课程思政示范基层教学组织。学院建有2000余平方实践场地,配备了先进的设备,为产教融合保驾护航,学院是中国计算机实践教育联合会会员单位。

学院注重科学研究、特色发展。建有人工智能与智慧城市省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浙江省巾帼科技创新工作室、温州市数字化改革研究中心、温籍数学家研究中心、温州市数据智能与数据治理重点实验室等多个省市科研平台。学院与美、加、澳、新、英、俄、日、香港、澳门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科研院所、国际学术组织建立了广泛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

学院突出党建引领,坚持立德树人。学院党委入选浙江省第三批高校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创建单位、获评浙江省“三育人”岗位建功活动先进集体、温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教工党支部成功入选全国、全省高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全省高校党建“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构建“三维三融三链”科普思政育人模式,讲好数字中国故事》被立项为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综合改革与精品建设项目。重视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人文素质等综合素质的培养,组织学生积极参加科技文化活动, 在全国“挑战杯”黑科技专项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ACM、浙江省统计调查大赛等多个国家和省级学科竞赛年均获得奖项100余项。学生以第一作者在SCI期刊(包括TOP级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20余篇,学生综合素质及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了社会相关用人单位的广泛认同。

学院将秉持“厚德惟实 善学搏新”院训精神,不断提升科学研究、学科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努力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培养区域优势产业所需要的新型数字化复合型应用人才、推动学校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理工类应用型大学作出积极贡献。


温理工 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学院https://sx.wzut.edu.cn/


--------------------------------------------------------------------------------------
温理工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简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拥有较好的专业办学传统,是浙江省特色专业和浙江省一流专业,拥有新颖的培养模式,坚定走产学融合、校企联合之路,构建“通识教育平台、学科基础平台、专业基础平台、模块方向平台”四位一体、分层分类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新模式。也将是温州理工学院的重点建设专业,发展前景可期。

近3年,打造精品课程5门,已实施课程(群)三级项目63项、二级项目44项,一级项目38项。完成国家规划教材2部、省十三五新形态教材3部、省十二五优秀教材2部。获批省部级教学改革项目10余项,省一流课程3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数据建模与实践》),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8项。获得省课程思政虚拟教研室立项。

学生竞赛成绩斐然,主要成果有:①学生学科竞赛参与率达60%,近三年9人次获国际级奖励,25人次获国家级奖励,200多人次获省部级奖励;②获国家级大创项目3项;③学生作品82次获得人民日报报道。

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品德优良,身心健康,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相关理论、方法和技能,具备软件工程、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工程管理等信息领域相关的专业知识,并具备较强的数字化工程理论和扎实的数字化工程实践能力,能在低压电气、汽车零部件、泵阀等区域支柱产业领域具备产业数字化工程设计、开发、调试、运维、技术推广等能力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专业特色与优势
1、精准服务地方产业数字化转型。围绕浙江省产业数字化转型要求和温州市“5+5”产业布局,深度参与电器、鞋业、服装、汽车零部件、泵阀等区域五大传统优势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建成浙江恒丰泰减速机制造有限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2、专注产业数字化数智能力培养的协同育人。依托省一流、省特色专业、立足产业数字化的市波普大数据平台,围绕产业数字化项目驱动的系统开发和系统运维开展实习实训,深化校企协同育人,承担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8项。

就业前景
1. 实体企业的数字化系统项目的开发和运维等相关工作。
2. 大中型互联网企业软件工程师,从事软件开发、测试、项目管理等相关工作。
3.考取公务员,在政府管理部门从事相关计算科学工作。
4.升学深造,可选择在国内或国外考取研究生继续深造,寻找更高的就业起点。


--------------------------------------------------------------------------------------
温理工 软件工程 专业介绍  四年本科(普通)

专业特色
软件工程(Software Engineering)是一门研究如何以系统化、规范化、可度量的方法进行软件设计、开发、维护和管理的学科。它结合计算机科学、工程学和项目管理的原理,旨在提高软件的质量、可靠性和生产效率。软件工程涵盖软件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编程实现、软件测试、运维管理等多个方面,并涉及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发展。本专业紧密结合国家《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等政策导向,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软件工程人才。依托学校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的深厚积累,软件工程专业采用“产学研协同”模式,强调理论与实践并重,以满足社会对高质量软件工程师的需求。

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服务区域经济为导向,强化产教融合,结合学校“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办学定位,依托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学院已有的浙江省科技巾帼创新工作室、温州市数字化改革研究中心、数据科学与计算智能研究所等科研平台以及教育部校外实践基地、工商联数字经济实训基地、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实习实训基地,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工程实践能力、项目管理能力和创新创业精神,具备计算机、数学、软件工程、物联网、大数据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知识和技能,能够掌握软件工程领域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能够在信息系统集成、物联网、嵌入式软件等行业综合运用工程知识和专业技术,解决软件工程领域内项目管理和软件系统分析、设计、开发、测试及运维过程中出现的关键问题的工程技术人才。

课程体系
《C语言程序设计基础》、《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计算机网络》、《嵌入式系统》、《软件工程》、《软件设计与体系结构》、《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工业互联网应用系统开发》

就业与深造前景
软件工程专业毕业生具有广阔的就业和深造前景,可在IT、互联网、金融、医疗、智能制造等多个行业从事软件架构设计、开发、测试、运维、项目管理等工作。具体包括:
软件开发方向:后端开发、前端开发、全栈开发、移动应用开发
系统架构方向:云计算架构师、微服务架构师、分布式系统设计师
测试与质量保证:软件测试工程师、自动化测试工程师、质量保证工程师
项目管理与产品方向:软件项目经理、产品经理、技术运营
此外,毕业生可选择继续攻读软件工程、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体系结构等相关专业的硕士、博士学位,在学术和研究领域进一步深造。

师资力量
专职教师共15人,其中博士6人,占比40%。
正高1人,副高以上共7人,占比46.7%


--------------------------------------------------------------------------------------
温理工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专业介绍  

专业简介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是教育部为落实构建《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而批准设立的新工科专业,该专业是以大数据为研究对象,以从数据中获取知识与智慧为主要目的,以统计学、计算机科学、可视化以及专业领域知识等为理论基础,以数据采集、预处理、数据管理及数据计算等为研究内容的一门学科。
学院拥有400余台左右的计算机供学生实验实践之用,约2000平方米的实训场地,设有“温州市波普大数据研究院”和“机器学习与大数据研究所”等研究机构,与多家企业签订了实习基地,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均可支持本专业实施教学和科研活动。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道德与修养,遵守法律法规,具有社会和环境意识,掌握统计学、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以及数据科学相关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具备计算思维能力和运用大数据技术为行业提供解决方案、实现基于对大数据进行数据挖掘与分析、数据管理、数据治理和可视化的能力,能够具备在医疗、教育、传媒等行业从事大数据系统分析、大数据应用系统开发、大数据软件设计与研发、大数据运营与管理和大数据治理等相关的知识复合化、能力集约化、思维数据化的创新型大数据工程技术人才。

专业特色与优势
多学科交叉融合,多元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承担运营市级学科平台(波普大数据研究院)和院机器学习与大数据研究所。
承担了包括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等多项大数据相关的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具备较强的大数据教学和科研相关的团队。
注重培养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国际国内学科竞赛。

就业前景
1.在医疗、教育、传媒、零售和互联网企业等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大数据分析、挖掘、处理、服务、可视化与应用和研究工作;
2.从事各行业大数据系统的集成、设计、开发、管理、维护等工作;
3.考取公务员在大数据等政府部门从事公共管理工作;
4.在国内外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的相关交叉学科继续深造。


--------------------------------------------------------------------------------------
温理工 人工智能 专业介绍  四年本科(普通)

专业特色
温州理工学院人工智能专业紧密结合区域产业发展需求,构建"人工智能+产业应用"的新型人才培养体系。专业联合区域智能制造、数字经济建设需求,构建真实产业场景驱动的实践教学体系。设置基础编程、系统开发、综合应用等三级项目式实践体系,配备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深度学习、工业检测等实践模块。

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家国情怀+创新思维+实践能力"的新工科人才,具体目标。
(1)掌握人工智能全栈技术能力,形成数据治理→算法设计→系统部署链。
(2)具备复杂场景下的工程实践能力。
(3)形成智能技术赋能产业的创新思维。
(4)锻造可持续发展能力。

课程体系
核心课程群包括数学建模、程序设计(C/C++)、数据结构与算法、离散数学等基础课程。机器学习、深度学习、数字图像处理、自然语言处理、大模型原理与应用等智能核心课程。嵌入式开发、计算机视觉、工业机器视觉、医学影像处理、推荐系统等系统实践课程。

就业与深造前景
毕业生可聚焦三大领域发展。智能系统开发方向,包括机器视觉工程师、算法工程师等智能制造企业需求。数据智能应用方向,包括推荐系统架构师、数据分析师。行业解决方案方向,包括智慧规划师、AI产品经理。也可深造报考人工智能、计算机应用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自动化等专业方向的研究生。

师资力量
本专业有博士近10人,教师主要来自于中山大学、同济大学、南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湖南大学等名校,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人工智能、智能计算、大数据处理等,为人工智能专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
温理工 数学与应用数学 专业介绍  四年本科(普通)

专业特色
数学与应用数学(Mathematics and Applied Mathematics)专业和统计学专业是温州理工学院仅有的两个理科类专业,有20多年的办学历史,学校高度重视数学专业的建设和发展。本专业以培养具有扎实数学基础、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形成了鲜明的专业特色。专业依托学校理工科优势,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致力于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数学教育和广阔的发展平台。专业注重实践教学,开设了数学软件、数学建模与实验、数据分析等实践课程,并与企业合作建立了多个实习基地。同时鼓励学生参与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浙江省统计调查大赛等学科竞赛,近三年来获得省级以上奖项近90项。

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根温州、立足浙江、面向全国,培养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和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具有深厚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具有扎实的数学学科知识和良好的数学核心素养、具备运用数学知识及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金融机构从事量化交易、资产和风险管理、数据挖掘和分析等相关工作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可持续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课程体系
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数学建模与实验、实变函数、复变函数、近世代数、常微分方程、运筹学、数值分析、离散数学等。

就业与深造前景
本专业的就业和深造前景非常广阔,因为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具有很强的通用性和应用性。数学专业的毕业生在各行各业都有很强的竞争力,尤其是在需要逻辑思维、数据分析、建模和问题解决的领域。同时数学专业的深造方向也非常多样化,既可以选择纯数学研究,也可以选择应用数学,由于数学是很多学科的基础,也可以跨专业报考其他学科的研究生。

师资力量
数学专业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教师团队由一批教学经验丰富、学术背景深厚的中青年教师组成,目前在任教师17名,其中高级职称7人,博士学位教师7人,在读博士2人。近三年,专业教师主持国家级、省部级、市厅级教学科研项目10余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20多篇,指导学生各类学科竞赛获奖近90人次。


--------------------------------------------------------------------------------------
温理工 应用统计学 专业介绍  四年本科(普通)

专业特色
应用统计学(Applied Statistics)是研究数据收集、分析、建模和预测理论、方法、技术的一门应用型学科。应用统计学是统计学的一个分支,着重培养学生掌握在特定领域(商务经济统计)从事统计工作的知识和能力。专业以学科竞赛为着力点,在师生团队互动中提升学生专业知识自主学习与应用能力。依托学院信息技术资源优势,面向信息时代数据分析与信息管理技能复合型应用人才的需求,注重培养学生数据库管理等信息技术技能,将应用统计专业数据分析技能优势与数据管理技能相结合。注重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通过实践环节将知识理论学习与实际操作紧密结合。

培养目标
本专业面以数字时代的统计人才需求为导向,坚持立德树人的培养理念,培养具有良好科学与人文素养、扎实的数学与信息技术基础,系统掌握统计学基本思想、理论与方法,能熟练运用计算机和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毕业后能在企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从事市场调查、数据采集与分析、数据管理与开发应用等工作。能够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的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课程体系
《数学分析》、《高等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统计软件》、《Python程序设计与应用》、《R语言基础》、《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机器学习与应用》、《应用回归分析》、《抽样调查》、《应用时间序列分析》、《应用多元统计分析》、《运筹学》、《数学建模与实验》、《大数据可视化》等。

就业与深造前景
应用统计学专业本科学生毕业后的发展口径宽广,可在统计局、税务局、医院等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从事统计和数据分析相关工作。到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从事数据建模、分析工作。到工商企业从事数据管理与分析岗位工作等。可继续深造攻读应用统计学及相关专业的硕、博士学位。

师资力量
本专业有21名教师,其中具有副教授及以上职称教师8人,具有博士学位及在读博士10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大学网与国学网 ( 苏ICP备17039520号-9|苏公网安备 32010402000417号 )

GMT+8, 2025-11-1 07:29 , Processed in 0.063176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