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化学化工学院 简介及招生专业介绍
QQ群号:604227222
化学化工学院简介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成立于2004年4月,目前设有应用化学系、化学工程与工艺系、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系、材料化学系四个教学系和实验中心(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学院拥有一支教学、科研能力较强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员工66人,其中专任教师53人,全部具有博士学位,专任教师中教授11人,副教授(高级工程师)19人,研究生导师28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名,仲恺青年学者4名,省特支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名。组建科技创新团队2个(农用生物活性化合物科技创新团队、农产生物质材料化和精细化利用科技创新团队)。近五年,学院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00余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项,省部级项目53项;发表学术论文310余篇,其中SCI收录166篇,获授权发明专利60余件。承担教研教改项目30余项,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10项;省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校级教学成果奖3项,教师参加各类比赛获奖7项,共出版教材5本。学生创业团队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金奖(2023年),银奖(2021年)各1项。
学院现有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和广东省强特色重点建设学科1个(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广东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广东省基础化学与生物化工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广东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1个(广东省普通高校农用绿色精细化学品重点实验室)、广州市重点实验室1个(广东省普通高校农用绿色精细化学品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广东省农产废弃物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有机硅电子精细化学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新型饲料添加剂微量元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中心2个(广东省纳米农药开发与应用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广东省农产废弃物精细化利用科技创新中心)、省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基础化学教学团队、应用化学专业校校企协同育人教学团队)、省级特色专业1个(应用化学)。
学院现有应用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化学共四个本科专业和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下设有化学工程、化学工艺、生物化工、应用化学和制药与精细化工5个二级学科)和材料与化工专业硕士学位点。学院以广东省和粤港澳大湾区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对人才的需求特点为导向,通过增加实践教学比例、校企联合培养、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等多种手段,构建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增强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学院在读本科生1168人,硕士研究生60人,与中国科学院、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香港城市大学等单位开展科技合作,并建立了6个广东省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与知名企业合作建设产业学院2个。(2024年12月30日更新)
材料化学——校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面向国家新兴战略产业发展需要,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高度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掌握材料及化学方面的专业知识,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和较强实践能力,能够在材料、化工等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产品营销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专业特色:以广东省和粤港澳大湾区产业特点为导向,以“宽口径、重基础;重实践、强特色”为专业培养特色,开设新能源材料、新型电池材料和创新创业方面的选修课,供学生根据职业需求选择。本专业的培养方案面向行业和企业需求,实施“3+1”人才培养方案模式,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该专业人才培养为新能源材料与工程方向。研究无机固体新材料的制备、组成、结构与物理和化学性质(如光、电、磁、声、热、力学)的关系,以及新能源材料的应用,重点研究新型电池材料。
主要课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电化学基础、材料化学、新型储能材料、电池材料与技术、锂离子电池、新型太阳能电池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适宜在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研究机构、企事业单位从事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生产及相关管理工作。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校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面向国家和大湾区高分子材料产业发展的重大需求,紧密结合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战略,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适应广东省地方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善于合作、勇于创新、视野宽广,德智美体劳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自然科学基础和人文科学素养,掌握扎实的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知识,能够在高分子合成、加工、应用及通用高分子、工程高分子、功能高分子、高分子复合材料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设计、生产、分析检测、工程管理及经营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专业特色:依托学校办学基础,立足粤港澳大湾区高分子材料产业发展需求,培养学生在掌握高分子材料合成、改性和加工方面专业知识和理论基础上,重点打造功能高分子材料、环境友好高分子材料、电子信息材料领域的应用型复合人才。
主要课程: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高等数学工程制图与化工CAD、电工电子技术、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聚合物加工工程、高聚物合成工艺学、有机硅高分子及其应用、材料测试分析方法、高分子基复合材料、材料添加剂、生物基高分子材料及应用、水性高分子涂料与胶黏剂和农业纳米材料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从事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等,也可到高分子材料的制备、加工成型、结构与性能测试等领域从事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技术改造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化学工程与工艺——校级特色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面向国家和粤港澳大湾区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良好的人文和科学素养、健康的身心素质、家国情怀以及全球视野,掌握扎实的化学工程与工艺及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和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能够在化工、材料、生物、医药、环保、食品与农业等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程设计、生产运行与技术管理、安全管理、产品营销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专业特色:注重培养精细化工和材料化工方面人才,结合我校的特点,在化妆品、农用绿色精细化学品、资源和能源综合利用和环境友好材料等方向上办出特色,同时也为精细化工和材料化工行业培养人才,在这两个方面确立了我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在全国同类院校中的特色和地位。
核心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工程制图与化工CAD、化工热力学、化学反应工程、化工设计、化学工艺学、化工分离工程、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化工安全与环保、化工专业综合实验等。
师资力量: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6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7人、讲师6人,硕士生导师7人。教师队伍均具有博士学位、素质高、年龄结构合理。本专业教师获得广东省高校(本科)青年教师教学大赛三等奖2人,校级十佳教师称号2人。近五年,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教师承担省级以上教研教改项目3项,发表教研论文10余篇,获得校级教学成果奖3项,校级教学质量优秀奖3项,校级教书育人奖1项;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省部级项目10项,市厅级项目6项,横向项目9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其中SCI论文80余篇、EI论文1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20余件。
就业方向:本专业口径宽,行业覆盖面大,学生就业前景广阔,毕业生能在化工、能源、材料、环境、资源、医药、食品、农业和行政事业等诸多领域从事科学研究、生产与技术管理、工程设计、科学研究、产品营销和安全环保等工作。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应用化学——省级特色专业、省级一流专业
专业实力:应用化学专业是省级特色专业,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校级重点专业。目前开设天然产物化学与应用、应用分析技术两个培养方向。
师资力量:专任教师20人,全部拥有博士学位。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及其特聘副教授12人;博士后5人,硕士生导师10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广东省青教赛理科组二等奖获得者1人。仲恺青年学者、校级教学名师和海外学习经历教师8人。
科教资源:2个省级教学团队;4个校级教学团队和课程教研室,其中重点团队和重点教研室各1个;1个产业学院;一批省级科研实验室、省级工程研发中心、市级重点实验室、省级教学示范中心,校级实践基地等。
培养目标和特色:本专业面向国家和粤港澳大湾区对农业、化工、环保等行业的需求,旨在培养具有一定化学工程、工艺和生产知识,以及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人文和科学素养,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够在天然产物开发与利用、化学分析与检测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产品开发、工艺设计与改进、分析检测、过程监控及技术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天然产物化学、生物化学、仪器分析、有机合成设计、分离富集技术理论、化工原理、微生物学等。
学生发展和就业方向:学生学习和科创氛围浓厚,能参加各类创新创业项目或学科竞赛并获得佳绩,包括“挑战杯”,创新创业大赛,化学实验创新大赛等。应用化学专业就业涉及面广,适宜在化工、日用化学品、商业检测、医药卫生、材料、食品、农业和生化工业等行业工作。就业率96%以上,位居全校前列;继续攻读研究生比例全校最高。就业单位和升学院校对学生评价高。。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网址:https://hxhg.zhku.edu.cn/index.ht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