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03|回复: 0

华南农大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定位及培养目标 专业介绍|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体系

[复制链接]

7002

主题

1491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4839
发表于 2025-5-2 00:05: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华南农大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定位及培养目标 专业介绍|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体系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电子白皮书

一、专业基本情况

1、专业定位 面向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国家发展战略新兴产业,服务珠三角和大湾区光电信息产业格局,为社会培养具有扎实光电信息科学基础知识,在光电感知、光电信息处理、光通信等领域具有实干精神的卓越工程师。

2
、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浓厚家国意识和情怀的实干人才。培养具有现代科学意识、理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创新能力强,可从事光学工程、光通信、电子学、图像与信息处理等技术领域的科学研究,以及相关领域的产品设计与制造、科技开发与应用、运行管理等工作,能够适应当代信息化社会高速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毕业后可以到国内外高校继续深造。

3
、培养规格

在本专业2020培养计划中,课内总学时为2356学时,学生毕业应取得总学分为162学分,其中选修课程学分比例为30%,实践课程学分比例为30%。 (1)知识目标:主要学习光学、光电子学、电子电路及计算机科学基[/url]础理论及专业知识,了解光电信息技术的前沿理论,把握当代光电信息技术的发展动态,接受光电信息传感和处理技术、现代光电检测仪器设计的应用训练,掌握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的专业基础知识和熟练的实验技能。 (2)能力目标:具有从事光电信息传感和处理、光电检测仪器设计、综合运用光电信息科学理论和技术分析解决工程问题的基本能力。 (3)素质目标:树立良好的社会价值观,能够独立处理生活、学习和以后工作中的各种问题;增强开拓创新意识;具备本专业及相关交叉领域的科学和工程素质;具有较好的人文艺术修养和社会科学基础知识;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德智体全面发展,善于与人沟通,具有团队合作精神。

4、课程体系
专业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包括光学和光电子系列课程、电子信息技术系列课程、实验实践环节。其中光学和光电子系列课程、电子信息技术系列课程是专业知识结构的基础,实验实践环节是在掌握理论知识基础上,通过一系列专业实验、循序渐进和相互贯通的课程设计、各种专业竞赛等实践性强的训练强化专业实践技能。
1)光学、光电子系列课程包括:物理光学、工程光学、信息光学、光电技术与系统、光电图像处理技术、激光原理与技术、光纤通信、光纤传感技术、光电传感与机器视觉等。光学、光电子系列课程夯实光学、光电子技术、光通信技术和光电信息传感等基础知识。
2)电子技术系列课程包括: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路技术、单片机技术、C编程技术、嵌入式系统、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等。电子技术系列课程打牢电子电路、单片机技术和编程技术等电子信息技术基础。
3)实验实践环节包括:电子技术实验,电子技术综合设计,单片机实验,现代通信技术实验,光电信息技术实验,光纤传感实验,光电信号探测与处理实验,电子设计自动化实验,Matlab 编程实验,图像处理软件综合设计,机器视觉图像分析设计,光电探测综合设计,Zemax/Tracepro 光学设计;Comsol光学仿真设计;强化电子信息系统设计、光电检测系统设计,光学系统仿真设计等实操能力,结合各类专业比赛训练,为就业打下扎实专业技能基础。

5
、师资队伍

本专业拥有光学工程硕士授予权,组建了光电子信息技术研究团队,拥有一支精干中青年合理配置的教师队伍,100%来自国内重点大学,其中副教授以上教师比例为52%,拥有博士学位教师比例为80%;部分教师有国外学习经历,基础知识底蕴比较浓厚,专业素养得到系统的训练。

6
、教学条件

本专业拥有与专业培养目标配套的一系列专业实验室,拥有广东省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拥有光电纳米材料科研实验室,拥有面向学生实操技能训练的开放实验室,实验室设备总价值约800万,各个功能实验室如下:
1)模拟电路实验室:电子信息技术训练; 2)数字电路实验室:电子信息技术训练;
3)电路设计自动化实验室:电路功能EDA仿真设计训练;
4)单片机技术应用实验室:单片机、嵌入式系统训练;
5)光学技术实验室:光路设计和功能测试训练;
6)通信技术和光物联网实验室:光通信技术训练和物联网实验训练;
7)光电信息技术与系统应用实验室:光电计算机一体化系统训练;
8)光学成像系统仿真设计实验室:ZEMAX、TRACEPRO、COMSOL设计;
9)光纤传感技术实验室:光纤传感技术训练; 此外,与多家企业合作建立多个省级和校级实习基地。

二、人才培养质量

1、创新能力 学生积极参加各种专业技能比赛,诸如广东省物理实验设计比赛、全国光电设计大赛、省级国家级电子设计比赛、省级挑战杯比赛等,均取得优良成绩。部分喜欢未来深造和科学研究的学生,与老师合作参加各种创新实践项目、广东省攀登计划项目等,研究成果在“J. Nonlinear  Opt.Phys. Mat.”“Optik”“Laser Phys.”“Mod. Phys. Lett. B”“Front.Phys.”“Phys. Rev. A”“Opt. Lett”“Evidence-Based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Medicine”“Microscopy”,《物理与工程》《物理实验》《光子学报》《激光与光电子进展》《光学学报》《物理学报》等杂志发表。部分研究成果申请国家专利,获得计算机软件著作权。

表1 学生发表研究论文情况
  序号  学生姓名论文名称刊物发表年,卷  (期):页码刊物级别
1 江迅达  Two-dimensional solitons in  dipolar Bose-Einstein   condensates  with spin-orbit   coupling Phyical Review A 2016, 93, 023633 SCI/  二区
2 李鸿基  Slow-light all-optical soliton  diode based on tailored   Bragg-grating structure Optics Letters 2015,  40, 2572 SCI/  二区
3 陈志强  Discrete solitons in  selfdefocusing systems with PT   -symmetric defects Phyical Review A 2015, 91, 053821 SCI/  二区
4 黄佳Quadrupolar matter-wave soliton in  two-dimensional Frontiers of Physics 2015,10,100507  SCI/  四区

free space


5 黄进宏  Transmission, reflection,  scattering, and trapping of traveling   discrete  solitons by C and V   point defects Frontiers of Physics 2015, 10, 104201 SCI/  四区
6 彭振敬  All-optical diode realized by  one-dimensional waveguide array Journal of   Nonlinear Optical Physics &  Materials 2015, 24, 1550022 SCI/  四区
7 陈招拼  Discrete solitons and vortices on   two-dimensional  lattices of   PT -symmetric couplers Optics Express 2014,  22, 29679 SCI/  二区
8 张翔宇  Discrete solitons and scattering  of lattice   waves in guiding arrays with a  nonlinear   PT -symmetric defect Optics Express 2014,  22, 13927 SCI/  二区
9 张翔宇  Antisymmetry breaking of discrete  dipole gap solitons induced by a phase-slip   defect Modern   Physics   Letters B 2014,   28,1450097 SCI/  四区
10  郭昊旭  Fundamental modes in a waveguide  pipe twisted by inverted nonlinear   double-well potential Laser Physics 2014, 24, 045403 SCI/  三区
11  邓俊鸿  Propagation dynamic of a   Gaussian in the inverted nonlinear  photonic crystals Optik 2014,  125, 4088 SCI/  四区
12  吴剑雄  The transimission of quasidiscrete  solitons in resonant waveguide arrays activated   by the electromagnetically induced  transparency Journal of   Nonlinear Optical Physics &  Materials 2011, 20, 193 SCI/  四区
13  巫祖萍  Current of loaded particle in  two-dimensional tube with varying width Chemical   Physics Letters 2016 (651) 114– 118 SCI

表2 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及获奖情况
  序号   年份 竞赛名称 奖项 学生名单

  01   2010 广东省物理学会第 11 届大学生物理实验大赛  二等奖 古伟锋,丘海强,刘思敏,彭诗然,李慧翔
02 2011 广东省物理学会第 12 届大学生物理实验大赛  三等奖 王彬,李少游  
03 2011 “丁颖杯”华南农业大学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  一等奖 古伟锋,丘海强,刘思敏,彭诗然,李慧翔
04 2011 第十一届“挑战杯”广东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 一等奖 古伟锋,丘海强,刘思敏,彭诗然,李慧翔
05 2011 第十二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 三等奖 古伟锋,丘海强,刘思敏,彭诗然,李慧翔
06 2012 广东省物理学会第 13 届大学生物理实验大赛  三等奖 李玉珠等
07 2013 广东省物理学会第 14 届大学生物理实验大赛  一等奖 刘庭标,陈杰,余素娜,蓝江,郑济华
08 2013 广东省物理学会第 14 届大学生物理实验大赛  二等奖 李鸿基, 范凯亮,陈晓松,  卢伟煜,薛冬冬  
09 2013 广东省物理学会第 14 届大学生物理实验大赛  二等奖 陈梦华, 龙小凤,陈宝炎, 张育良,周启豪
10 2013 广东省物理学会第 14 届大学生物理实验大赛  三等奖 陈俊杰,杨越,林庭,张炜东,刘桂玲
11 2013 广东省物理学会第 14 届大学生物理实验大赛  一等奖 王宇校,卢嘉焯,何泽权,廖伟林,袁景昭
12 2014 广东省物理学会第 15 届大学生物理实验大赛  二等奖 陆晓迪,蔡伟诚,林挥杨,冯毅锋,邹宇慧
13 2014 广东省物理学会第 15 届大学生物理实验大赛  二等奖 陈炜锋,陈紫婷,张桐,刘煜熙
14 2014 广东省物理学会第 15 届大学生物理实验大赛  三等奖 黄柱权, 杨椿华 , 黄焕思, 郑戟, 黄文浩
15 2015 广东省物理学会第 16 届大学生物理实验大赛  二等奖 黄文浩,何美煜,林炜,黄家翰,谢燕春,
16 2015 广东省物理学会第 16 届大学生物理实验大赛  一等奖 侯凯斯,冯建勋
17 2015 广东省物理学会第 16 届大二等奖 林鸿湘,邱棠,陈俊


学生物理实验大赛
18 2016 第五届全国光电设计大赛 三等奖 施裕翰等
19 2017 广东省挑战杯 三等奖 姚伟强等
20 2018 第十八届广东省物理实验设计比赛 二等奖 刘嘉怡等
21 2018 第六届全国光电设计大赛 二等奖 叶俏珏等
22 2019 第十九届广东省物理实验设计比赛 一等奖 陈奕鸿等

2、深造与就业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到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光信息处理技术、光电子技术、光通信技术、光学设计与开发技术以及相关的电子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等方面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品设计、生产技术或管理工作。自2008年首届毕业生以来,大部分学生到光电信息相关行业、高校工作;部分学生继续到国内外高校深造,国内高校有中科院物理研究所、中国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同济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暨南大学、深圳大学、广东工业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岭南大学等等,国外高校有新加披南洋理工大学、英国南安普顿大学、澳洲悉尼大学、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等等。

表 3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毕业生深造情况表
  序号   届别 姓名 硕士学校 备注

2008 李明华 中科院物理所 硕博连读

2010 申碧瑶 北京理工大学 清华大学博士

2010 王健伟 华南理工大学

2010 刘晓东 中山大学

2011 付神贺 中山大学 中山大学与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联合培养博士


吴士强 中山大学


张子邦 暨南大学 暨南大学博士


沈静 中山大学


袁忠辉 中国科学院


于洋 南开大学


冯文军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肖汉章 华南师范大学

2012 黎友娟 中山大学


张欣欣 中山大学


温汉涛 中山大学

  
  

李忠渝 中山大学


邓俊鸿 香港浸会大学 香港浸会大学博士


何洁冰 华南师范大学


罗伟生 华南理工大学


詹小 中国科学院


韩志强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潘志洪 北京邮电大学


刘兴立 电子科技大学

2013 杨锐永 中山大学


曾亮维 华南师范大学


吴舒哲 华南师范大学


张舒愿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


陈旻 德国卡尔斯鲁尔理工学院


黄政 中国科学院


陈奕贵 中山大学


曹智文 华南理工大学


蔡智强 暨南大学

2014 蔡汶曦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


周启豪 华中科技大学


林俊宇 华南师范大学


蔡子豪 香港中文大学


何永乐 华中科技大学

2015 蓝栩砚 华南师范大学


陈昭拼 中山大学


彭振敬 华南理工大学


黄博涛  美国 university  of delaware


黄进宏 华南理工大学


陈志强 同济大学


李鸿基 中山大学

2016 周子昕 华南师范大学


江讯达 中山大学


陈怀宇 英国南安普顿大学


邝韵新 华南师范大学


巫祖萍 华南理工大学


陆宇威 中山大学


陈志荣 暨南大学
52
罗都 华南师范大学

2017 黄文浩 中国科学院纳米材料研究中心


林炜 中山大学


汤莎 中山大学


谢燕春 中山大学


范止维 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


邓智桂 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


何美煜 中山大学


周卓弘 华南师范大学


施裕翰 英国南安普顿大学


张功 北方交通大学

2018 郭超 中山大学


唐凌志 华南师范大学


谢志通 华南师范大学


洪美静 暨南大学


王慧明 暨南大学


周维帅 暨南大学


冯建勋 华南师范大学


廖群喜 悉尼大学


萧勇光 中山大学


何冲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院


彭文涛 暨南大学理工学院


陈姝豫 暨南大学


郑宇 香港理工大学

2019 陈志东 杭州电子工业大学


黄燊铭 深圳大学


朱豪富 中国科技大学


邓振鹏 暨南大学光子研究所


陈景章 暨南大学

2020 李佳霖 华南理工大学


刘嘉怡 中山大学


范运嘉 中山大学


叶俏珏 中山大学


蔡光师 厦门大学


李晶宇 中国科学院


刘光昕 华南师范大学

2021 崔佳琪 广东工业大学


钟蕊菁 深圳大学


梁兆恒 暨南大学


易德齐 华南理工大学


罗成贵 深圳大学


陈子韬 暨南大学


黄昱 暨南大学


赖楷涛 深圳大学


来源:https://jwc.scau.edu.cn/zysz/list.ht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大学网[高校信息网]全国高校名单 ( 苏ICP备17039520号-9|苏公网安备 32010402000417号 )

GMT+8, 2025-8-11 12:20 , Processed in 0.065187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