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20|回复: 1

本科专业 教育康复学 专业介绍及开设院校|教育学类 教育康复学专业代码040110TK

[复制链接]

7002

主题

1491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4839
发表于 2024-6-29 00: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科专业 教育康复学 专业介绍及开设院校|教育学类 教育康复学专业代码040110TK 授予教育学学位

教育康复学(Educational Rehabilitation Studies)是一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教育学类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
该专业培养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品质、扎实的普通教育与教育康复的知识和较强的教学实践能力,能够在特殊教育学校及相关机构从事言语障碍、听觉障碍、语言障碍、认知障碍、心理障碍、动作障碍等的评定、康复、教育、咨询及康复辅具研发的复合型人才 。

教育康复学培养目标
教育康复学教学应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国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发展需求为基本原则,以中国高等教育定位和特点为参考框架,同时以行业标准和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高尚的道德品质,具备良好的科学与人文素养,具有国际视野,系统掌握教育科学和该专业必需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较强的创新创业精神和教育创业实践能力和管理能力,能够在各级各类教育及管理机构胜任教育、教学、管理与研究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人才需求
据《中国特殊教育》2013年第6期刊登的论文显示,中国有各类特殊教育学校1767所、听力语言康复机构1059所、自闭症儿童康复机构30所、智力残疾康复机构798所、儿童福利院397所,另有大量的社会康复机构等,这些学校与机构都需要大批教育与康复的专业人员。

考研方向
教育康复学专业毕业生可以报考教育学、特殊教育学、学科教学(语文)方向的硕士学位研究生。

就业方向
该专业毕业生主要在特殊教育学校、康复中心,民政福利机构、医院、研究机构等,从事听力障碍、言语语言障碍、脑瘫、自闭症等特殊人群的言语,听觉、认知等障碍的评定,康复、教育等工作。

教育康复学发展历程
2012年,华东师范大学向教育部提出开设教育康复学本科专业的申请。
2013年3月28日,教育部发布教高[2013]4号文件,决定在本科专业目录中教育学一级学科下设置教育康复学,即教育康复学作为二级学科与特殊教育并列。
2014年,乐山师范学院、北京联合大学、邯郸学院开始招收该专业本科考生。
2015年,安顺学院开始招收该专业本科考生。
2017年,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开始招收该专业本科考生。
2017年,重庆师范大学开始招收该专业本科考生。
2020年2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0年版)》中,教育康复学专业代码040110TK,学制四年,授予教育学学士。


为了让您更加明晰的对 教育康复学专业 有较深入的理解,我们特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开设了此专业的高校自己的介绍供您参考,希望对您初步了解教育康复学专业有所帮助。
---------------------------------------------------------------------------------------------------------------------------
华东师范大学 / 教育学部 / 教育康复学专业介绍及培养方案

通过整合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听力与言语康复学、认知神经科学、生命科学等学科的优秀师资力量,培养适应国家教育改革与儿童康复事业发展需要的,能够在学前融合教育中心、特殊教育学校、普通学校资源教室、儿童康复中心、医院相关科室(儿科、儿保)、研究机构等从事语言认知障碍、言语听觉障碍、情绪行为障碍等的咨询、评估、训练、教学及辅具研发的专业工作者。

---------------------------------------------------------------------------------------------------------------------------
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 / 康复科学学院 / 教育康复学专业介绍及培养方案

教育康复学专业属于师范类专业,学制4年,对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我校2017年开始招生本专业。

培养目标:立足江苏,面向全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博爱精神和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具备一定的学科底蕴,熟悉教育康复基本原理,系统掌握教育、心理、康复等相关学科知识,掌握特殊儿童教育康复技能,具有从事特殊儿童的认知、言语与语言、情绪行为、社会适应、运动等功能评定、教育与康复活动设计、组织与实施等方面的基本能力,获得小学语文/小学数学或特殊教育教师资格证,能在特殊教育学校、普通学校、儿童康复中心、儿童福利院及其他相关机构从事教育康复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教育康复学导论》《儿童发展心理学》《特殊儿童诊断与评估》《特殊儿童心理康复》《特教学校课程与教学》《特殊儿童应用行为分析》《特殊儿童言语评估与矫治》《特殊儿童语言评估与训练》《特殊儿童沟通与交往训练》《感觉统合训练》《特殊儿童认知训练》《特殊儿童生活适应教育》《特殊儿童运动康复》

就业方向:在特殊教育学校、医院儿童康复科、儿童康复机构、儿童福利机构以及普通学校资源教室从事教育康复工作。如长沙市特殊教育学校、海口市特殊教育学校、东方市特殊教育学校、杭州市紫金花学校、南京市溧水区特殊教育学校、南京市六合区特殊教育学校、南京市玄武特殊教育学校、无锡市梁溪区特殊教育学校、醒目仔云教育康复服务(深圳)有限公司......

专业亮点:为江苏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19年获批)、江苏省“产教融合”品牌专业(2022年获批)、教育部“医教结合、学科融合的复合型特教教师培养改革项目”试点专业,拥有国家级虚拟仿真实训项目和“特殊儿童康复实践教育中心”省级实践教育示范中心。本专业是在我校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建设项目“儿童康复”专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教育康复系简介


教育康复系现有专任教师16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7人,博士5人,硕士10人。主要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中国医科大学、南京医科大学等高校,研究方向包括孤独症儿童康复、脑瘫儿童康复、听力语言康复及特殊学校课程教学等,是一支职称结构合理、教学与专业实践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
近年来,教育康复系的专任教师获国家级虚拟仿真实训项目1项,省级重点教改课题1项,其他省部、厅级项目数十项,在核心期刊杂志公开发表专业学术论文多篇,出版专著、教材多部。教育康复课程群教学团队获评江苏高校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

教育康复系主要开设“特殊儿童应用行为分析”、“特殊儿童认知训练”、“特殊儿童沟通与交往训练”、“特殊儿童言语评估与矫治”、 “特殊儿童语言评估与训练”、 “感觉统合训练” 、“孤独症儿童评估与训练” 、“脑瘫儿童评估与训练”等课程,其中“特殊儿童认知训练”为省级思政示范课程、省级一流课程,“特殊儿童语言评估与训练”为校级一流课程。

教育康复系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高度重视学生专业能力培养。目前系全体教师担任教育康复学专业卓越班导师,主要从专业角度引导学生了解专业概况和发展,指导学生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帮助学生树立专业思想,促使学生熟悉和热爱本专业,努力为社会培养知识深化、能力强化、品德优化的人才。


---------------------------------------------------------------------------------------------------------------------------
北京联合大学 / 教育康复学专业介绍及培养方案

教育康复学(师范)专业介绍

01 本专业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儿童患病的类型也在发生改变,感染性疾病的发生率下降,遗传性疾病、先天畸形、早产、极低体重等儿童的存活率逐渐上升。这些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可能暴露出某些障碍或缺陷,甚至产生如脑瘫、智力障碍、孤独症等疾病。由于现有的医学手段尚无法治愈这些疾病,这些特殊儿童需要接受长期的康复治疗。到了受教育的年龄,他们只能带病接受教育。另外,随着特殊教育零拒绝理念的推行,与十多年前相比,特殊教育学校的教育对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具体表现为︰特殊儿童障碍程度加重,残障类型增多,多重障碍儿童增多等。针对目前特殊教育对象的现状,要切实提高我国的特殊教育水平,特殊教育学校必须承担起教育与康复的双重任务,培养具有教育与康复双重知识和技能的师资。教育康复专业正是在“医教结合、综合康复”理念指导下,整合教育与康复的手段和方法,培养为兼具教育与康复两种需求的人提供服务的专业人才。

02 本专业的主要课程有哪些?
教育康复学开设的学科大类核心课程有:心理学、教育学、儿童发展心理学、教育科研方法;专业核心课程有:人体解剖学、教育康复学概论、言语障碍评估与矫治、运动障碍评估与矫治;专业选修课程有:听力学基础、康复听力学、物理疗法、作业疗法、儿童语言发展、融合教育、学习障碍儿童教育康复、发育迟缓儿童教育康复、情绪异常儿童教育康复、自闭症儿童教育康复、脑瘫儿童教育康复、行为改变技术等。

03 我们的培养优势在哪里?
教育康复学专业是为了应对特殊教育发展新趋势而成立的新专业。全国目前只有10所高校获得开办该专业的资格。我校是继华东师范大学之后第二个获批开办该专业的单位,也是北京地区唯一一家开设“教育康复学”的高校。我校教育康复学专业在全国专业排名位于前列。

04 本专业的就业去向和就业前景?
该专业在“医教结合、综合康复”理念指导下,整合教育与康复的手段和方法,旨在培养富有爱心、素质优良、具备较为扎实的特殊教育、学科教育教学、康复训练的复合型知识技能,能够在特殊教育学校、普通学校资源教室、康复中心、民政福利机构、医院相关科室、研究机构等从事言语障碍、听觉障碍、语言障碍、认知障碍、心理障碍、运动障碍等的评定、康复、教育、咨询及康复辅具研发的集教育和康复两种技能于一身的双师型专业工作者。




本页所有信息均来自公开的网络收集整理,仅作为有志于 教育康复学专业 学习的学子初步了解和参考消息(不作为依据),具体一切以培养单位的最新正式文本为准。

7002

主题

1491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4839
 楼主| 发表于 2025-7-13 21:19:16 | 显示全部楼层
学教育康复学专业如何提升自己,从而拓宽自己的择业机会和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

教育康复学是一门融合教育学、心理学、医学(尤其是康复医学)的交叉学科,核心是为有特殊教育需求的群体(如自闭症、脑瘫、学习障碍、听力 / 视力障碍等)提供评估、干预、教育支持,帮助其提升生活自理能力、学习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该专业的就业方向涵盖特殊教育学校、康复机构、医院康复科、普通学校资源教室、社区康复服务等领域。若想提升竞争力、拓宽择业边界,需从 “专业深度 + 跨学科融合 + 实践落地” 三个维度系统发力,以下是具体建议:

一、夯实核心专业能力,筑牢领域话语权
教育康复的核心是 “评估精准 + 干预有效”,专业能力的扎实程度直接决定职业上限。
深耕核心课程与技能:
吃透《特殊儿童评估》《康复心理学》《言语治疗学》《感觉统合训练》《作业治疗学》《教育康复方案设计》等核心课程,重点掌握:
评估工具使用:如韦氏智力测验(WISC)、自闭症儿童行为量表(ABC)、儿童语言发育迟缓筛查量表(S-S 法)等,能独立完成对不同障碍类型儿童的能力评估;
干预方法落地:如应用行为分析(ABA)、结构化教学(TEACCH)、地板时光(DIR)、言语矫正技术等,需结合案例练习设计个性化干预方案(如为自闭症儿童设计社交技能训练计划,为脑瘫儿童设计肢体功能康复与生活自理结合的课程)。
聚焦细分障碍领域:
教育康复涵盖的障碍类型广泛,建议根据兴趣深耕 1-2 个细分领域(如自闭症康复、学习障碍干预、听力障碍儿童的听觉言语康复等),成为 “一专多能” 型人才。例如:
若侧重自闭症领域,可深入学习社交故事法、图片交换沟通系统(PECS);
若侧重言语障碍,可补充构音障碍矫正、口吃干预等专项技术。
考取权威资质证书:
证书是专业能力的 “硬通货”,需根据方向选择:
基础必备:教师资格证(特殊教育方向)(进入学校类机构必备)、康复治疗师(初级 / 中级)(医院、康复机构核心资质,需医学背景辅助报考);
细分技能:应用行为分析师(BCaBA/BCBA)(国际认可,自闭症干预领域含金量高)、感觉统合训练师(适合儿童感统失调干预)、言语治疗师(ST)(需系统培训并通过行业认证);
跨领域补充:心理咨询师(辅助解决特殊儿童及家长的心理问题)、游戏治疗师(儿童干预中常用的非语言沟通技术)。

二、强化实践与案例积累,从 “理论” 到 “会做”
教育康复是实践性极强的领域,“能解决实际问题” 比 “懂理论” 更重要。需主动创造场景,积累真实案例经验。
校内实践:模拟与协作并重
参与课程实训:如在 “教育康复方案设计” 课程中,分组为模拟的 “特殊儿童”(如设定为 “7 岁自闭症儿童,存在社交回避和语言刻板”)设计评估流程、干预计划,并通过角色扮演模拟实施过程,录制视频复盘优化;
加入专业实验室 / 工作室:利用学校的感觉统合训练室、言语康复实验室、资源教室等设备,练习操作康复器械(如听觉统合训练仪、平衡训练仪),熟悉教具使用(如结构化教学中的视觉提示卡、社交故事绘本);
跨专业协作练习:教育康复需与医生、心理师、家长、普通教师协作,可联合心理学、医学专业同学开展模拟会诊,学习 “多学科团队(MDT)” 沟通模式(如向医生反馈儿童教育干预效果,向家长解释干预方案的家庭配合要点)。
校外实践:链接真实需求场景
优先选择核心机构实习:
特殊教育学校(重点观察课堂干预、个别化教育计划 IEP 制定);
康复机构(如自闭症康复中心、脑瘫康复医院,参与个案评估、小组干预课执行);
普通学校资源教室(学习 “融合教育” 中的支持策略,如为学习障碍学生设计课堂辅助工具);
儿童福利院 / 社区康复站(接触更广泛的障碍类型,锻炼综合干预能力)。
记录并复盘案例:实习中需详细记录参与的个案(如儿童基本情况、评估结果、干预目标、每周进展、调整策略),形成 “案例手册”。例如:“针对 5 岁唐氏综合征儿童的认知训练:第 1-4 周以颜色配对为目标,采用代币法强化,第 3 周发现泛化能力弱,调整为结合日常物品(如红色苹果、蓝色杯子)进行训练,第 4 周目标达成”。这类案例是求职时的核心竞争力证明。
参与公益项目:如 “特殊儿童艺术疗愈公益课”“社区障碍儿童家庭支持计划”,通过公益实践接触不同经济背景的家庭,理解其需求差异(如低收入家庭可能更需要低成本干预方案)。

三、拓展跨领域技能,打破职业边界

教育康复的服务对象需求多元,单一技能难以应对复杂场景,需补充跨学科能力,拓宽适配领域。
工具与技术技能
康复辅助技术:学习使用辅助沟通系统(AAC)工具(如平板沟通软件、语音输出设备),了解康复辅具适配(如矫形器、助行器在教育干预中的配合使用);
数字化工具:掌握基础的康复数据管理(如用 Excel 制作个案成长曲线)、课件制作(如用 PPT 设计视觉提示教学课件)、短视频剪辑(记录干预过程供家长学习);
科研工具:若考虑深造或进入研究机构,学习 SPSS(统计分析干预效果)、NVivo(质性分析个案访谈数据),为论文或项目报告提供支撑。
跨学科知识补充
心理学:深入学习发展心理学(理解不同障碍儿童的发展里程碑)、行为心理学(强化干预技术的理论基础)、家庭治疗(解决家长焦虑、提升家庭干预配合度);
医学基础:补充解剖学(如了解脑瘫儿童的神经损伤部位与运动障碍关联)、病理学(如自闭症的可能病因与干预的关联性),能与医生有效沟通;
教育学延伸:学习早期教育(0-6 岁是干预黄金期,需掌握婴幼儿发展规律)、全纳教育(普通学校融合支持策略)、教育政策(如《残疾人教育条例》《“十四五” 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了解行业政策导向)。
软技能强化
沟通能力:练习 “精准表达”(向家长解释专业术语,如用 “感觉统合失调” 类比 “身体的‘信号灯’传递混乱,导致孩子跑跳时容易摔跤”)和 “共情倾听”(理解家长的焦虑,如 “我知道您每天陪孩子训练很辛苦,我们可以一起调整方案,让家庭练习更轻松”);
项目管理能力:若想进入机构管理岗或自主创业,学习小型干预项目的策划(如 “社区自闭症儿童社交小组课” 的招生、课程设计、成本核算);
跨文化理解:若考虑涉外机构(如国际特殊教育学校),了解不同国家的康复理念(如美国的 “应用行为分析”、日本的 “全纳教育支援体系”),学习基础的特殊教育领域英语术语(如 IEP、ABA、FAPE)。

四、明确职业方向,针对性深耕细分领域
教育康复的择业机会远不止 “康复师”,需根据兴趣和优势定向发展:
临床干预类:
目标岗位: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康复机构个案 therapist、医院儿童康复科治疗师。
提升重点:深耕 1-2 种障碍类型的干预技术(如专注自闭症 ABA 干预),考取 BCBA 等进阶证书,积累 50 + 个案经验,向 “资深治疗师”“个案督导” 发展。
评估与咨询类:
目标岗位:特殊儿童评估中心咨询师、教育康复机构个案管理师、家庭干预指导师。
提升重点:精通多种评估工具,学习撰写专业评估报告(需兼顾专业性与家长可读性),掌握家庭干预指导技巧(如设计 “家长操作手册”,将机构干预方法简化为家庭可执行的步骤)。
融合教育支持类:
目标岗位:普通学校资源教师、融合教育巡回指导师、教育行政部门特殊教育教研员。
提升重点:学习融合课堂教学设计(如为视力障碍学生设计触觉教具)、普通教师培训(如向班主任传授 “如何在集体课中关注自闭症学生”),了解区域特殊教育政策,具备一定的行政协调能力。
科研与政策类:
目标岗位:高校特殊教育专业教师、教育研究院特殊教育研究员、公益组织政策倡导岗。
提升重点:考研深造(如报考 “特殊教育学”“康复医学与理疗学” 硕士),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如 “农村地区自闭症儿童干预现状调查”),发表学术论文,关注国内外行业动态(如阅读《中国特殊教育》《Journal of Autism and Developmental Disorders》)。
创新服务类:
目标岗位:特殊教育产品开发(如康复教具、辅助沟通 APP)、特殊儿童教育科技公司内容顾问、自媒体 “康复科普博主”。
提升重点:结合数字化工具(如设计互动式康复小程序)、内容创作能力(如用漫画解读 “感觉统合训练”),将专业知识转化为产品或内容,满足市场需求(如针对家长的 “家庭康复微课”)。

五、构建行业影响力,提升长期竞争力

教育康复领域重视 “口碑” 和 “专业认可”,需主动输出价值,积累行业资源。
输出专业内容:
在小红书、抖音等平台分享 “特殊儿童干预小技巧”(如 “3 个家庭感统小游戏,适合在家玩”“如何用视觉提示卡帮助自闭症儿童理解规则”),内容需专业且实用,避免夸大效果;
撰写公众号文章解读政策(如 “2024 年特殊教育补贴政策,家长该如何申请”)或案例分析(隐去隐私信息),吸引同行与家长关注,建立 “专业靠谱” 的个人标签。
加入行业社群与交流
加入专业协会:如 “中国教育学会特殊教育分会”“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参加学术会议(如 “全国特殊教育大会”)、行业培训(如 BCBA 认证培训、融合教育工作坊),结识资深从业者,获取行业动态和 job 机会;
参与跨机构合作:如联合心理机构开展 “特殊儿童家长心理支持工作坊”,联合普通学校开展 “融合教育公开课”,通过合作拓展资源网络。
持续学习与学历提升
关注前沿技术:如 “人工智能在自闭症评估中的应用”“虚拟现实(VR)在社交技能训练中的使用”,了解科技对行业的赋能;
学历深造:若想进入高校、科研机构或高端康复机构,建议攻读硕士 / 博士(方向如 “特殊儿童认知干预”“融合教育政策”),研究生阶段可侧重研究某一细分领域(如 “学习障碍儿童的阅读康复机制”),提升学术竞争力。

总结
教育康复学的核心价值是 “用科学的方法,帮助特殊需求群体更好地融入生活与学习”。提升自己的关键在于:以 “评估 - 干预 - 反思” 的闭环能力为核心,以真实案例积累为底气,以跨学科技能为羽翼,以细分领域深耕为方向。无论是成为一线干预师、融合教育支持者,还是转向科研、产品开发,“解决问题的能力” 和 “对服务对象的同理心” 始终是立足之本。在 “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健康中国” 等政策支持下,具备综合能力的教育康复人才,将有机会在更广阔的领域(如社区康复、老年康复、特殊教育科技等)创造价值。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 来源网络收集整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大学网[高校信息网]全国高校名单 ( 苏ICP备17039520号-9|苏公网安备 32010402000417号 )

GMT+8, 2025-8-11 12:19 , Processed in 0.071053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