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2|回复: 0

什么是载记?载记是什么文体?载记是用来干什么的?载记的历史定位?

[复制链接]

7007

主题

1497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4870
发表于 2025-8-4 11:37: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什么是载记?载记是什么文体?载记是用来干什么的?载记的历史定位?

"载记"的文体特征与历史定位

1. 文体定义

"载记"是纪传体史书中专用于记载非正统政权的文体,由《晋书》首创,主要功能:
补正统之缺:正统王朝史书(如《汉书》《后汉书》)通常忽略割据政权,"载记"予以系统记录。
明华夷之辨:以"本纪"记正统帝王,"载记"记少数民族或僭越政权,体现儒家"正统观"。

2. 核心特点

对比项本纪载记
记载对象正统皇帝割据政权首领(如十六国君主)
叙事视角中央王朝核心地方政权兴衰
体例结构编年体+大事记国别体+人物传记
评价倾向强调天命所归突出"僭伪"性质

3. 《晋书·载记》的突破性

存续史料:保存了十六国(前赵、后秦等)珍贵文献,否则这些政权将仅存于零星考古碑刻。
体例创新:虽贬称"僭伪",但实际以国别史形式完整记录制度、文化(如后秦姚兴崇佛),比《三国志》"吴蜀书"更系统。
矛盾笔法:表面称赫连勃勃"凶暴",却详述其筑统万城之能,暗含史家对少数民族政权复杂态度。

4. 与其他文体的区别

vs "世家"
司马迁用"世家"记诸侯(如《楚世家》),承认其合法性;"载记"则隐含贬义,如《晋书》称慕容廆"虽曰受晋爵,其实自帝"。

vs "列传"
同一人物在不同史书可能归类不同:

《魏书》将南朝君主入"岛夷传"
《宋书》将北魏君主入"索虏传"
《晋书》用"载记"缓冲政治对立,体现唐初华夷融合观念。

5. 历史影响

范本价值:后世《辽史》《金史》吸收其国别体例,但摒弃"僭伪"标签。
民族史观:客观上打破了"夷狄无史"的偏见,如记载苻坚"开学堂,礼儒生",展现汉化进程。
文学价值:姚兴与鸠摩罗什译经、赫连勃勃"蒸土筑城"等细节,成为小说戏曲素材(如《天龙八部》慕容复典故)。

6. 现代反思

当代史学家认为"载记"存在双重性:
局限性:仍以中央王朝视角书写,如将东晋偏安称为"正统",而经济更发达的前燕反为"僭伪"。
进步性:相比《汉纪》完全抹杀王莽新政,《晋书》至少以完整篇幅记录非汉政权,为多元史观奠定基础。
典型案例:
《晋书·慕容垂载记》详述后燕制度,甚至保留其"诏书"原文,而《魏书》仅以"燕贼"称之,可见"载记"在史料保存上的不可替代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大学网[高校信息网]全国高校名单 ( 苏ICP备17039520号-9|苏公网安备 32010402000417号 )

GMT+8, 2025-8-13 06:04 , Processed in 0.059547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