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36|回复: 0

本科专业 图书馆学专业介绍及开设院校|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类 图书馆学专业代码120501

[复制链接]

5466

主题

1020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9140
发表于 2024-9-4 23:58: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科专业 图书馆学专业介绍及开设院校|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类 图书馆学专业代码120501 授予管理学学位

图书馆学(Library Science)是一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类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是以满足人的信息需求为目的,研究文献、信息和知识的收集、组织与传播利用,图书馆管理,以及图书馆与社会的关系的一门管理科学。

图书馆学专业研究图书馆的组成要素及文献信息资源的管理技术和业务,研究图书馆体系和事业的发展趋势以及图书馆与社会的关系,包括了信息资源的建设、组织、编目、整序、分类法、主题法和参考咨询工作、读者服务等。

图书馆学(library science)是研究图书馆的发生发展、组织管理,以及图书馆工作规律的科学。其目的是总结图书馆工作和图书馆事业的实践经验,建立科学的图书馆学的理论体系,以推动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提高图书馆在人类社会进步中的地位和作用。 图书馆学是一门正在发展中的科学。现代图书馆学融入了多种属性的科学内容。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人类对信息、文献交流的需要日益增强,图书馆学的研究和应用的前景将更加广阔。

图书馆学培养目标
该专业培养具备系统的图书馆学基本理论和技术方法,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和管理科学知识,具备熟练地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收集、组织、检索、分析、评价和开发利用信息的能力,能在图书馆、信息服务机构和各类企事业单位的信息部门从事信息与知识服务及管理工作,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的原基础、宽口径、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各高校在制定培养目标时,应符合学校的基本定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对培养目标定期评估、修订。

图书馆学考研方向
图书馆学专业相近考研方向主要有图书情报学、情报学、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等学科方向。

图书馆学就业方向
毕业生可在国家图书馆、大学图书馆、各省市自治区公共图书馆、国家和地方的信息化管理与规划部门、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信息中心、大型企业信息部门从事信息资源的处理、开发、利用和服务的业务与管理工作,也可在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


为了让您更加明晰的对 图书馆学专业 有较深入的理解,我们特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开设了此专业的高校自己的介绍供您参考,希望对您初步了解图书馆学专业有所帮助。
---------------------------------------------------------------------------------------------------------------------------
武汉大学 / 信息管理学院 / 图书馆学专业介绍及培养方案

图书馆学系

图书馆学系前身为1920年创办的武昌文华图专,是中国图书馆学教育的发源地。2001年以来,图书馆学先后入选国家重点学科、全国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图书情报核心课程国家级教学团队、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湖北省高等学校本科品牌专业、武汉大学哲学社会科学优势和特色学术领域建设项目、“双一流”建设学科、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在历次教育部组织的学科评估中,“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均列全国第一或A+级别。

图书馆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代码、名称
专业代码:110501
专业名称:图书馆学 Library Science

二、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系统的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管理科学知识和计算机技术,具备熟练地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组织、检索、分析、评价和开发利用信息的能力,能在图书馆、信息服务机构和各类企事业单位的信息部门从事信息服务及管理工作,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创造、创新、创业型复合人才。

三、专业特色和培养要求
图书馆学专业创办于1920年,为国内最早的同类专业,具有良好的教学条件及高素质的师资队伍,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形成了理论与实践并重,突出数字图书馆与信息资源组织、检索、开发、利用与管理能力的人才培养特色与优势。
本专业的学生要求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熟悉我国关于文化、教育、科学、图书馆事业和信息化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掌握图书馆学与信息管理的基本知识与基本研究方法,掌握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进行信息收集、组织、检索、分析、评价、开发、利用和服务的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网站建设和网络系统评价的能力,具有较强的中外文文献阅读能力与人际交流能力。

四、学制和学分要求
学制:四年
学分要求:本专业学生要求修满140学分,其中全校通识教育必修课为26学分,全校通识教育选修课25学分;专业必修课学分为52学分;毕业实习为4学分;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为4学分;社会实践4学分;其余为选修课学分。

五、学位授予
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六、专业主干(核心)课程
信息管理与传播导论、信息经济导论、图书馆学基础、信息资源建设、信息组织原理、信息组织实务、信息组织(实验)、信息描述、信息描述(实验)、信息检索、信息用户与服务、信息咨询与决策、知识产权管理、图书馆学研究方法、目录学概论、数字图书馆导论、图书馆与信息中心管理、高级语言程序设计、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实验)、信息系统设计与应用、全球视野下的图书情报事业。

七、主要实验和实践性教学要求
主要实验课程:信息组织(实验)、信息描述(实验)、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实验)、统计分析系统SPSS(实验)、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实验)、信息检索、信息咨询与决策、信息系统设计与应用、信息系统维护与评价、数字图书馆导论、数据管理、网站设计与开发。
本专业实行教学实习、假期实习、专业实习等三级实践性教学环节。教学实习是指根据课程安排,就与课程相关内容在校内进行实习;假期实习是指寒暑假要求学生在图书馆或其他信息服务机构实习或做社会调查;专业实习是指三年级下学期(以暑期为主)为期8周的毕业实习。

八、毕业生条件及其它必要的说明
本专业学生毕业时必须符合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基本要求,修满规定的学分,完成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并通过答辩者,准予毕业,并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
南京大学 / 信息管理学院 / 图书馆学专业介绍及培养方案

图书馆学专业介绍

培养目标:
该专业培养理论基础厚、知识面宽、文献功底深、掌握现代信息管理理论、技术和方法,能够承担各级各类组织机构的资料收集、整理、组织、分析和服务工作的专门人才。

专业简介:
图书馆学是研究图书馆事业及其相关因素的学科。图书馆学专业是信息管理学院的创始专业,历史久长,1985年恢复本科教育,1986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为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专业。


---------------------------------------------------------------------------------------------------------------------------
郑州大学 / 信息管理学院 / 图书馆学专业介绍及培养方案

图书馆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Training Program of Library Science    (专业代码:3402)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立足图书馆学向公共文化领域拓展和延伸,培养具备系统的图书馆学基本理论和技术方法,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和管理科学知识,能熟练地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收集、组织、检索、分析、评价和开发利用信息的能力的人才;培养具有广阔国际视野、深厚综合素养、卓越专业能力,适应图书馆等各级各类公共文化机构管理、服务和研究需求的专门人才。   

二、基本要求   
图书馆学专业(含公共文化方向)学生主要学习图书馆服务与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基于信息资源全生命周期的收集、存储、组织、检索、分析、评价和开发利用等方面的相关知识和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学习和掌握公共文化服务与管理的理论和方法。⑴掌握图书馆学和文献学的基础理论、学科发展的历史、前沿与未来;⑵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技能,并能熟练应用于图书馆及其他信息服务部门各类信息资源收集、存贮、组织、检索、分析、评价和服务的相关工作业务⑶掌握公共文化服务和管理的基础理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发展历史、公共文化服务实务;⑷掌握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数字人文等公共文化领域的核心知识;⑸了解国内外图书馆等公共文化服务现状,掌握科学研究方法与技术,成为具有创新能力和持续学习能力的适应图书馆等各级各类公共文化服务需求的专业人才。对图书馆学按照两阶段培养(1)大类培养阶段,本科第一学年和第二学年第一学期;(2)图书馆学专业培养阶段,本科第二学年第二学期、第三学年、第四学年。专业分流工作拟截止于本科第二学年第一学期完成。本科第二学年第二学期正式进入专业培养阶段。   

三、主干学科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四、主要课程   
图书馆学概论、公共文化管理概论、文献学、图书馆管理理论与实务、信息组织理论与实务、信息描述理论与实务、图书馆事业史(含公共文化事业史)、数字图书馆理论与实务   

五、学制、修业年限及授予学位   
本大类专业学制四年,弹性修业年限3~6年,(从第四学期分专业培养)符合郑州大学授予学士学位规定,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六、毕业学分要求   
本大类专业须修满培养方案中规定课程157学分(其中通识课35学分,基础课53学分,专业核心课30学分,专业拓展课15学分,综合实践24学分),方准毕业。


---------------------------------------------------------------------------------------------------------------------------
湘潭大学 / 公共管理学院 / 图书馆学专业介绍及培养方案

图书馆学专业简介

湘潭大学图书馆学专业创办于1980年,2009年被批准为湖南省特色专业,2020年获批湖南省一流本科专业,目前是湖南省内唯一的图书馆学专业人才培养单位。

一、专业发展
专业始建之初,得到来自北大、武大等全国多所院校的专家支援,为专业的发展与壮大奠定了基础。目前,湘潭大学图书馆学专业已经形成了完整的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培养体系,是湖南省内唯一、国内创办较早、专业特色鲜明、整体实力较强的图书馆学专业,最新专业排名位居全国第七。

二、师资力量
湘潭大学图书馆学专业师资队伍实力雄厚、结构合理、高层次人才辈出。目前该专业拥有专任教师18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3人,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5人。学术队伍中有教育部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名,湖湘青年英才1名。另从武汉大学等高校聘请兼职教授、客座教授5名,从党政机关以及图书馆、档案馆等事业单位聘有“双师型”教师、硕士生导师10余人。

三、培养方案的特色与亮点
图书馆学专业旨在培养具备系统的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知识,能熟练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采集、组织、检索、开发和利用信息及知识资源,能在图书情报机构、信息管理机构和各类企事业单位的信息部门从事信息服务及管理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在本科阶段,注重通识教育和专业基础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硕士阶段,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着重培养兼有领导力和创造力的专业应用人才;在博士阶段,立足理论素养与科研水平的提升,培养具有独立从事创新性研究的专门人才。

(一)确定与学校和社会高度契合的人才培养方式
图书馆学专业立足学校定位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从目标、发展和服务三维定位,坚持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理念,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知识资源管理人才,为教育强国、知识经济、学习型社会、湖南“三高四新”建设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一是目标定位,即努力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打造国内一流的图书馆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较高政治素质,较高专业技术水平,较高文字表达能力,较强信息技术运用能力,热爱本职工作,具有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二是发展定位,即开放办学,探索多方主体协同的人才培养和学科发展的新模式,以复合型图书馆学专业人才培养为抓手,强化科学研究特色,努力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在国内有相当影响的图书馆学专业。
三是服务定位,即服务于国家战略需求与地方经济文化建设,聚焦湖南和中南地区公共文化事业,为社会信息整序与传递、社会教育、保存人类文化遗产、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二)完善理论与实践并举、科教融合的人才培养过程
图书馆学专业全面优化专业课程体系,精心打造了一批优质精品课程。《图书馆学理论与实践》入选湖南省优质课程和湖南省线下一流课程,《图书情报基础》入选湖南省研究生精品示范课程。课程体系涵盖了思想道德、人文社科、知识资源管理、科学学术和心理成熟等素质培养的需求,通过课程分类设置,兼以课外学生社团、专业实习、学科竞赛等方式,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建设。
一是不断完善课程体系建设。将国家图书馆学教育标准和专业认证标准的培养要求融入了课程体系中,包括社会人文学科、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和科学方法学科以及其他相关学科的课程要求,形成以各课程群为基础的课程组合,强化学生理论基础和综合素质。
二是注重教学与科研融合。通过开设《图书馆学专业导学》《理论图书馆学》《应用图书馆学》等课程及学科前沿理论讲座等途径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通过开展符合学生特点的第二课堂、科研创新实践活动,加强学生的科研思维和实验技能训练,使之了解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能够应用常用的科学方法,提出相应的科学问题并进行探讨。
三是强化学生创新能力建设。依托实验教学中心,整合实验教学资源,设置诸如《管理信息系统》《网页设计与开发》《数据库基础》等独立实验课程,优化实验教学内容,加大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比例,培养学生的知识管理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建立技能训练项目体系,积极组织学生前往湖南乃至全国各地图书馆或相关单位实习,以及发动学生开展暑期“三下乡”、创新创业项目等,激励学生将所学与所愿结合,增强家国情怀与专业使命感;通过导师制育人模式,培养学生的科研素质和科研能力;通过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拓展科研创新实践活动,强化学生的科研思维和创新能力。

四、人才培养成效
自1980年首次招收图书馆学专业学生以来,已经培养专业人才2500余人,其中博士8人,博士后3人,另外通过函授教育、成人教育、业务培训方式培养人才近8000人。图书馆学毕业生主要分布于高校、事业单位、企业、政府机关,许多优秀毕业生成长为学界翘楚、业界精英,湖南省图书馆系统70%的馆长或业务骨干毕业于湘潭大学。近年来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为100%,每年都有5名以上学生被保研至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等学校读研。
作为湖南省唯一的图书馆学高端人才培养基地,湘潭大学图书馆学建有“湖南省图书馆学研究生创新培养基地”等省级重点学科平台,在多年办学实践中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如贺丹,现为现任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侯经川,现为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刘灿姣,现为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庭孝,现为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杨思洛,现为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肖冬梅,现为湘潭大学知识产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长年以来,湘大图书馆学专业始终践行“博学笃行、盛德日新”的湘大精神,薪火相传,在伟人故里培育出一批批优秀学子。湘大图书馆学将进一步发挥特色优势,积极推进学校的“双一流”建设,努力把湘潭大学图书馆学办得更好、更有特色。



本页所有信息均来自公开的网络收集整理,仅作为有志于 图书馆学专业 学习的学子初步了解和参考消息(不作为依据),具体一切以培养单位的最新正式文本为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大学网[高校信息网]全国高校名单 ( 苏ICP备17039520号-9|苏公网安备 32010402000417号 )

GMT+8, 2025-5-9 21:45 , Processed in 0.070841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