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科专业 标准化工程专业介绍及开设院校|工业工程类 标准化工程专业代码120702T 授予管理学学位
标准化工程(Standardization Engineering)是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
本专业培养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系统的标准化工程、经济学、管理学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一定的管理沟通、协同合作和组织实施能力,具有严谨的科学研究态度和较强实践应用能力,能在行政、工程、设计、制造和管理等岗位从事有关标准化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开发、组织、实施和控制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标准化工程主要研究管理学、统计学、标准化工程、系统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进行标准化工程项目的设计、开发、组织、实施等。例如:ISO等标准化体系的建设,红头标准文件的起草,质量测试数据的处理、分析,产品质量的认证等。
标准化工程核心课程
管理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运筹学、标准化原理、工业工程基础、统计学基础、标准化体系与认证、标准化技术与方法、项目特性与标准化管理方法、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管理信息系统、生产运作管理、质量工程学、标准化专业英语、系统工程导论、计量学基础、标准化法律法规等。
标准化工程发展前景
本专业毕业生可到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标准化研究和管理部门、各类标准化咨询机构、各类生产企业、流通企业和社会团体等从事有关标准制定与修订、标准化管理与标准化服务咨询、标准化工程项目的设计开发、组织实施与监督评价等全过程管控工作。
为了让您更加明晰的对 标准化工程专业 有较深入的理解,我们特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开设了此专业的高校自己的介绍供您参考,希望对您初步了解标准化工程专业有所帮助。
---------------------------------------------------------------------------------------------------------------------------
中国计量大学 / 质量与标准化学院 / 标准化工程专业介绍及培养方案
标准化工程-专业简介
中国计量大学标准化工程专业是教育部批准设置的全国首个标准化工程本科专业,开创标准化教育先河。目前,标准化工程本科专业下设农业与食品标准化、工业标准化和服务标准化三个方向,第二学士学位专业下设产品质量标准化、食品安全标准化和节能减排标准化三个方向,共有在校学生近500名。标准化工程专业是国家一流专业、浙江省“新兴特色”专业、浙江省级一流专业,拥有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部浙江省高等学校重点建设教材、2部浙江省新形态教材、已出版标准化教材20余部。标准化工程实验教学中心拥有2项省财政专项建设实验室项目。
专业牵头国内13所建有标准化工程专业(方向)的高校成立全国标准化大学联盟,实现标准化教学和学科建设共享。近年来,学生主持国创、省新苗计划项目等3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5项,参与标准研制修订80余项;获“挑战杯”、“互联网+”国家级、省级竞赛奖项7项,在全国大学生标准化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奖24项。
教师高级职称占比57.69%,博士学位占比72%。其中包括教育部高等学校工业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浙江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第三层次各1人,教育部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特聘专家1人、“标准化基础”课程特聘教授3人等。另有10位中国标准化研究院顶级专家受聘担任兼职教授。教师承担多项国家级、省部级自然科学基金、社会科学基金、质检科技项目以及企业合作重大横向研究等项目。学院与国内外各兄弟院校、研究单位,如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美国ASTM、中石油集团公司等单位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成为国内具有重要影响的标准化研究基地。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标准化工程和系统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应用能力,能在各级各类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群众团体等从事有关标准的制定、标准化工程项目的设计开发、组织实施和全过程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管理学、经济学、标准化(学)、系统科学及计算机信息系统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系统科学和标准化(学)原理和方法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对特定社会过程和技术过程的相关标准化活动进行规划、设计、组织、实施、管理和控制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前景:近5年专业出国深造率稳定在30%以上,2023年考研率达34%。部分升学院校:浙江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武汉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山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江南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伯明翰大学、伦敦国王学院、曼彻斯特大学等。
毕业生就业主要在政府、事业单位、知名企业、标准化团体、研究机构等领域,工作单位包括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海关、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经济技术发展中心、北京国科军融创新科技有限公司、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浙江省标准化研究院、湖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绍兴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九阳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正泰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公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杭州海康威视数字股份有限公司、杭州老板电器股份有限公司、TCL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
---------------------------------------------------------------------------------------------------------------------------
青岛大学 / 标准化学院 / 标准化工程专业介绍及培养方案
标准化工程专业简介
标准化工程专业(120702T)隶属于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是工业工程类特设专业。2017年青岛大学获批标准化工程本科专业,成为国内首所兴办标准化工程本科专业的综合性大学。标准化工程专业设置《标准化原理》《标准化技术与方法》《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标准化体系与认证》《基础工业工程》《计量学基础》《质量管理工程》七门专业核心课程,培养合格后,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青岛大学标准化工程专业设置在质量与标准化学院,学院本着“宽口径、厚基础、小规模、国际化”宗旨,借助综合性大学特色优势,实行“标准化+金融”双专业特色培养模式,学生修满学分且成绩合格可同时获得“管理学”和“经济学(辅修)”学士学位。
在2021年6月22日和2022年6月18日发布的“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中,青岛大学标准化工程专业连续两年被评为“A+”等级。
研究生培养方面,2019年青岛大学在管理科学与工程学术学位硕士和工程管理(MEM)专业学位硕士中分别增设了“标准化”与“工程标准化管理”两个培养方向。2020年和2021年,质量与标准化学院分别获批 “质量科学与标准化”方向学术型研究生和“质量工程与标准化管理”方向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招生资格,2022年依托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开始招收“质量科学与标准化”学术型博士研究生,从而构建了青岛大学标准化专业一体化人才培养的特色和优势。
国际交流方面,2017年和2019年青岛大学分别承办由青岛市人民政府主办的“青岛国际标准化论坛”中“国际标准化人才培养与教育”和“标准化人才培养与能力建设”分论坛。2021年7月,青岛国际标准化大会由山东省人民政府和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联合主办,青岛大学承办“标准化人才培养与能力建设暨‘一带一路’标准化教育与研究合作论坛”,青岛国际标准化大会被评为“2021十大标准化事件”之一,各大媒体对青岛大学标准化人才培养进行了视频采访和广泛报道。2017年,青岛大学承办“IEC国际人才培训”。2018年,ISO、青岛市政府、青岛大学、山东大学四方共建“ISO国际标准化培训基地(青岛)”。2019年,质量与标准化学院受邀参加“中国标准2035”项目研讨会,承办“中国检验检测学会食品团体标准专业委员会(筹)会议”,青岛大学与国内其他六所标准化本科培养高校共同成立了“全国标准化学科建设战略联盟”。2020年12月,质量与标准化学院组织承办“第二届全国标准化学科建设与专业人才培养研讨会”。2021年7月,青岛大学承办“一带一路”标准化教育与研究大学联盟常务理事会(理事长单位)会议。 2021年2月20日,由青岛大学和青岛市市场监管局共同组建的青岛市质量科学研究院正式揭牌,学院继续为青岛市质量强市和品牌引领战略贡献“青大智慧”。
师资队伍方面,专业教师的博士学位拥有率达100%,78.6%的教师具有海外访学经历。教师队伍中高层次人才2人(包括前ISO主席张晓刚先生),特聘教授2人,青年卓越人才3人。同时,学院积极开展“教师+”体系建设,致力于打造多样、多元、国际化的教研团队,聘请ISO副秘书长尼古拉斯•弗莱瑞(Nicolas Fleury),以及来自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中国标准化研究院、青岛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跨国企业中的专家学者和企业家为学院兼职教授,定期举办“标准化+”学术大讲堂,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实践教学方面,设立创新创业工作室,指导学生参加“全国数学竞赛”“挑战杯”“标准化杯”“互联网+”大赛等各类创新创业竞赛。荣获“全国数学竞赛”一、二等奖,“标准化杯”一、二等奖,“创青春”青岛大学大学生创业大赛金奖,青大“海宴杯”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等奖项。学院积极整合利用校内外资源,强化本科大一至大四递进式协同育人,安排学生到标准化相关政府部门、科研机构、企业进行实践学习。海尔、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中国海检集团、中标能效等企事业单位也积极支持学院的标准化人才培养,校企共建共享实训基地,强化人才培养的实践环节。
青岛大学质量与标准化学院致力于打造国际一流水平的标准化学院,培养掌握管理科学基本理论与方法以及标准化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能够从事标准化工程项目的设计开发、组织实施全过程管理的标准化高端复合型人才。
---------------------------------------------------------------------------------------------------------------------------
济南大学 /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 标准化工程专业介绍及培养方案
标准化工程专业
济南大学标准化工程本科专业于2017年获批,2018年开始招生,是工业工程类特设专业。本专业采用“模块化专业教学+项目式小班化管理”精英人才培养,探索专业人才培养改革模式。依托学校优势学科资源,开设物流标准化、金融标准化、工业工程标准化、服务标准化等方向;通过开设《国际标准化》《标准化英语》等全英文课程,培养国际标准化人才。
本专业面向国家“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需求,围绕新时代推动高质量发展需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行业、产业优化升级要求,掌握现代管理学、经济学、标准化原理、工程技术、信息技术等理论知识与方法,熟悉国际规则,具备标准化工程、系统管理应用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科学素养,毕业后可在各级相关技术监督部门、标准化研究和管理部门、各类标准化咨询机构、政府机构、金融机构和中外企业等单位从事标准策划、设计、制定、实施、监督、检测、审核、评价、标准化工程项目设计开发、标准化项目全过程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标准化专业人才。
本专业拥有一支教学科研能力强、富有开拓创新精神、政治素质过硬的专业师资队伍,现有专业课教师27人,教授6人,副教授14人,高级职称以上教师占74%,博士学位拥有率达100%。坚持立德树人、产教融合、资源共享,建立由基本师资、入库专家组成的高水平专业团队,实行“校内+校外”相结合的双导师制,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企业家为专兼职教授,为本科生开设案例课程、专题讲座,指导学生创新创业。
---------------------------------------------------------------------------------------------------------------------------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 经济与管理学院 / 标准化工程专业介绍及培养方案
标准化工程
专业特色:标准化工程专业培养学生兼具工科的理论技术、理性思维与文科的综合融通、价值观念,使之拥有复合的知识结构与开放的视野。标准化工程专业采用“标准化+行业知识学习”、“专业教育+社会合作”的培养模式,学校建立实践基地,并聘请多位行业技术专家作为兼职教授,培养学生在将来的工作中能与相关领域的技术专家合作的能力,为学生提供覆盖四年大学生涯的、密切联系标准化实践的课程与活动,实现产学研协同发展。专业已与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上海市质量与标准化研究院、上海市标准化协会、上海市可持续发展研究会等政府和科研机构、社会团体,以及各类大型企业前石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山东紫菜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御道十方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上海致衡鉴标准化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等企业校企共建共享实训基地,强化人才培养的实践学习。
培养目标:标准化工程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科学素养、人文精神、国际视野和开拓创新精神,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和良好的知识结构,具备现代管理和信息经济理念,掌握标准化工程和系统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特定领域标准化应用能力,培养能在各级各类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群众团体及供应链、工业工程等领域与相关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合作开展有关标准的制修订、标准化体系建设、标准化工程项目的设计开发、组织实施和全过程管理等方面工作、具备一定的管理沟通、协同合作和组织实施能力、严谨的科学研究态度和较强实践应用能力的复合创新应用型人才。
核心课程:标准化原理、标准化技术与方法、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标准化体系与认证、运筹学、系统工程、质量管理工程、项目特性与标准化管理方法、应用统计学、国际标准化。
就业领域:标准化工程专业就业前景广阔,学生毕业后可以到标准化国际组织、国家和各省地市县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标准化研究和管理部门、各类标准化咨询机构、政府机构、社会团体和中外企业等单位从事各种与标准化相关领域内的标准制修订和标准化管理、策划、设计、运行管理、监督、检测、审核、评价、科技开发和创新、标准化技术与质量管理等工作或在经济管理类相关学科领域内报考研究生继续深造。
本页所有信息均来自公开的网络收集整理,仅作为有志于 标准化工程专业 学习的学子初步了解和参考消息(不作为依据),具体一切以培养单位的最新正式文本为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