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1|回复: 0

南京大学(1949-)跨越新的高度(1997-2002)---新时期南京大学发展历程

[复制链接]

2033

主题

309

回帖

6882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882
发表于 2024-4-11 12: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学校党政领导顺利换届

(一) 新老交替,蒋树声出任校长


1997年4月1日,国家教委任命蒋树声为南京大学校长,免去曲钦岳南大校长的职务和陈懿的南大代理校长的职务。4月10日,国家教委党组成员、副主任韦钰在全校干部大会上宣读任命通知,并高度评价曲钦岳、陈懿多年来在校领导岗位上励精图治、兢兢业业、无私奉献的精神,高度评价他们所取得的显著的治校政绩,以及对全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她还表示,国家教委相信蒋树声“一定能不负众望,把南京大学新一任校长的重任担起来,把学校的各项事业推上一个新台阶”。


蒋树声,江苏无锡人,1940年4月生。1963年毕业于南大物理系并留校任教。研究领域为:X射线衍射和同步辐射应用,晶体和薄膜材料的微结构、缺陷和相变,金属多层膜的制备,微结构和物理性能。曾作为访问教授,先后在英国、澳大利亚、意大利进行合作研究五年多。曾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等。先后任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物理系主任,1996年出任南大副校长。


蒋树声校长表示:“在郑重接受这一任命的时候,我本人清醒地意识到,挑上这付重担意味着什么。”他说,要把南大建设成世界高水平大学,“我们任重而道远,我们的工作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唯一的办法是和大家一起,同舟共济,奋力拼搏。”


7月22日,国家教委任命谢立、洪银兴、许敖敖、陈骏、施建军、徐世良为副校长,学校还任命沈健、张异宾、闵铁军担任校长助理。至此,学校行政领导顺利实现换届。


(二) 第七次党代会召开,产生新一届委员会


1997年11月21日至22日,中共南京大学第七次党代会隆重举行,会议确立了南大今后的奋斗目标,选举产生了新一届校党委和纪委的领导集体。韩星臣连任党委书记,郭广银、沈健为副书记。纪委书记为王雪之。1998年8月又增补闵春发为党委副书记。


韩星臣书记代表新一届党委发言:“今后四年,是我们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的四年;是我们迎接百年校庆的四年;是我们完成学校‘九五’计划,为实现‘211工程’规划奠定基础的关键性四年。”他相信在新一届党委的领导下,党政团结,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同心同德,艰苦创业,“一定能将一个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南京大学带入21世纪。”


(三) 增强办学活力,成立南京大学董事会


南大在历史上曾设立董事会。那是1921年郭秉文校长借鉴欧美著名大学设立董事会,以争取社会赞助、支持学校发展的经验,呈请教育部核准,由2位名誉校董和17位校董组成了“东南大学董事会”。事隔70余年,在隆重庆祝建校95周年之际,南京大学董事会在1997年5月宣告成立。这是在新形势下为进一步增强办学活力,拓宽办学渠道而采取的重大举措。


南京大学董事会由社会知名人士、著名学者、企业家、国内外捐助南大的组织和代表或个人,校友代表和南大代表86人组成。全国人大常务会副委员长吴阶平,全国政协副主席钱伟长、丁光训、万马祺、朱光亚,海协会会长汪道涵,江苏省委书记陈焕友,省人大副主任曲钦岳院士,美国圣迭哥大学荣誉教授冯元祯,南顺香港集团总裁钱果丰,香港信兴集团主席蒙民伟应邀担任名誉董事长。梁保华、王武龙、王霞林等省市领导和国内及港台地区的实业家多人出任南京大学名誉董事。校长蒋树声教授任董事长。江苏省副省长王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副主任孙枢院士为副董事长。校董事会是学校与社会各界建立稳定、全面、紧密合作关系的桥梁和纽带。作为对学校建设和发展提供咨询和建议的机构,它采取多种形式,联系国内外各界力量,支持和促进学校事业的发展,为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把南京大学办成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教学、科研中心作出贡献。2001年5月,学校董事会换届改选,新增民盟中央名誉主席费孝通、中共江苏省委书记回良玉、台湾李国鼎基金会主席李国鼎为名誉董事长,至2001年12月,共有校董计141位。


二、跻身“985工程” 获得国家重点投资

(一) 江泽民提出要建设“若干所具有世界水平的一流大学”


1998年5月4日,北京大学隆重集会庆祝建校一百周年。江泽民主席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指出:“我们的大学应该成为科教兴国的强大生力军。”他还郑重宣布:“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这样的大学,应该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新人才的摇篮,应该是认识未知世界、探求客观真理、为人类解决面临的重大课题提供科学依据的前沿,应该是知识创新、推动科学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力量,应该是民族优秀文化与世界先进文明成果交流借鉴的桥梁。”(江泽民:《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教育部编《科教兴国动员令》,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江泽民主席在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发轫百年之际的这番重要讲话,与朱基总理当年3月关于“本届政府的最大任务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庄严承诺相呼应,体现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高瞻远瞩和深思熟虑,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下更加重视教育,重视科学技术,重视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思路。


随后,教育部开始部署“创办一流大学”的工作,江泽民、朱镕基、李岚清等中央领导相继作了重要批示。由于江泽民主席的重要讲话是1998年5月4日,因而习惯上将这一“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工程”称为“985工程”。


     (二) 南京大学对“创建一流大学”的基本认识


“985工程”的即将实施,使南京大学党政领导和师生员工深受鼓舞。全校上下回顾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关于重点大学建设的思路与策略的发展历史,从1977年邓小平同志强调“要抓一批重点大学”并建成教育、科研的两个中心,到1983年5月匡亚明等四位老教育家联名建议,在邓小平亲自过问下,“七五”开始立项建设一批“重中之重”的大学,到90年代中期实施“211工程”,明确提出建设“若干所接近或达到世界一流大学水平的高校”的目标……历史的回顾使南大师生员工从宏观大局和发展趋势上加深了对实施“985”工程、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这一重大历史性决策的理解。


其一,是前瞻性考虑,即基于对21世纪经济、科技和教育发展趋势,尤其是对初露端倪的知识经济的影响与挑战的把握,强调一流大学在国家知识创新、科技发展及高素质创造性人才培养中的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


其二,是现实性考虑。即既看到一流大学是一个国家在国际舞台上进行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利器”,又从我国尚处于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出发,将力争建成世界一流大学限定在“若干所”这样一个有限目标,下决心加大投资强度与改革力度,实现教育资源的相对集中和优化配置,确保重点建设富有成效。


其三,是紧迫性考虑。21世纪的中国面临着空前激烈的全球竞争,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正依仗它们在知识创新和科技发展方面已经取得的优势,制定新的“游戏规则”,企图主导甚至主宰未来的世界发展。只有建设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我们才能占领制高点,取得主动权,才能完成中华民族复兴并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崇高历史使命。


作为有抱负、有作为并把自己的理想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融为一体的知识分子,南京大学的师生毫不犹豫地响应江主席发布的动员令,投入到“建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的历史性进程。作为一所有悠久办学传统,为国家为民族培养了十多万栋梁之才的百年学府,南京大学有信心,也有能力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艰苦奋斗,在21世纪20年代基本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经过研讨,南大对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必须处理好的若干关系,也形成了自己的观点:


其一,“世界一流大学”是相对认同的标准,并无统一的模式。世界一流大学的本质特征是学科高水平,有特色;教师高水平,有影响;研究高水平,重创新。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应在学科相对齐全的基础上追求特色,提高水平,而不是盲目地追求大而全,“克隆”巨无霸。


其二,“世界一流大学”既要面向世界办学,有高度的开放性和足够的国际竞争力,又要立足本国、本地区实际,为国家振兴和地方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因此,必须处理好国际化与民族特色,“面向世界”与“面向现代化”的关系。


其三,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必然是一个历史过程,需要经过长期而艰苦的努力,需要经受社会实践的考验,决非一蹴而就、朝夕之功。必须把“雄心壮志”与“脚踏实地”结合起来,将“忧患意识”与“拼搏精神”贯穿始终,通过长期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的艰苦努力,历经若干阶段性发展,方能克尽其功,完成从世界高水平大学向一流大学的过渡。即便是接近或达到世界一流水平,但鉴于各国高校之间的激烈竞争,其综合实力处于不断的动态发展之中,故仍不能有丝毫懈怠;若自满骄傲,或应对失当,也会重新跌落,降为二流。


(三) 省部共建南大,三年投资12亿


毫无疑问,创建世界高水平大学不仅要靠自身的艰苦努力,还要靠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投入。因此,学校党政领导在制定创建规划的同时,抓住机遇,把能否争取首批进入“985工程”并获得国家和地方的重点投资,作为学校发展的头等大事来抓,并为此作了大量的工作,多次向教育部和江苏省委、省政府的主要领导作了汇报。1999年7月26日,教育部部长陈至立专程来南京,与江苏省省长季允石签署了《关于共同重点建设南京大学的决定》。


决定指出,教育部和江苏省共同重点建设南大,旨在促使学校加快改革和发展的步伐,使南大的教育质量、学术水平和整体办学实力显著提高,成为全国和江苏省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培养和知识创新的重要基地,成为世界知名的高水平大学。为实现这一目标,南大作为教育部直属高校,将实行教育部和江苏省共建和共管体制,学校改革和发展的总体规划由教育部会同江苏省确立,并列入教育部和江苏省的整体建设和发展规划。教育部和江苏省要求南大在推进自身改革和事业发展的同时,积极参与江苏省高校布局结构调整和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为提高江苏省高等教育的整体水平和办学效益发挥龙头和示范作用;在面向全国服务的同时,重点参与和积极服务于江苏省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


共建协议还决定,自1999年至2001年三年时间内,除对学校的正常经费安排外,教育部和江苏省还将对南大各投入重点建设经费6亿元人民币,总共12亿元人民币,其中1999年各投入1亿元,2000年各投入2亿元,2001年各投入3亿元。双方将根据三年中南大改革与发展的情况,在2001年以后继续给予必要的支持。


在此前后,教育部先后对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高校实行了部省(市)共建、共管体制,并在三年中分别给予18亿、12亿或9亿不等的重点投资。这9所高校,是“985工程”首批建设的高校,是争取进入世界高水平大学及一流大学行列的“突击队”。


8月18日至20日,学校召开了“南京大学创建世界高水平大学研讨会”,着重讨论三个问题:一是南大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二是学校发展目标的定位,三是创建工作的总体思路和任务。9月7日,学校举行“创建世界高水平大学动员大会”。党委书记韩星臣在会上指出:“南大进入若干所重点大学来之不易”,“应立足三年,争取五年,放眼十年,始终不能有任何懈怠心理……要变压力为动力,充分发挥进入首批‘若干所’的积极作用,调动全体教职工的创造性和积极性,抓住机遇,珍惜机遇,用好机遇,搞好创建工作。”蒋树声校长则强调:国家对南大的重点投资,将大大缓解长期以来制约南大发展的经费不足的困难,从而为南大创建世界高水平大学提供最重要的物质支撑与基础,真可谓“雪中送炭”。当然12亿资金不可能解决南大所有的经济困难。从长远来看,12亿仅仅是创建世界高水平大学的启动经费。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三年后学校如能继续得到国家更大的支持,其意义更深远。他还指出:“从根本看,国家的重点投资不仅是对南大过去成绩的奖励,而且是对南大今后工作的更高要求,我们每一个南大人都应该感到身上的担子更重、压力更大,应该有一种忧患意识。三年后我们拿什么样的标志性成果向党和国家汇报?三年后我们还能不能继续得到国家和江苏省的重点支持?下世纪初叶,我们能不能把南京大学建成世界知名的高水平大学?这是我们每个南大人在高兴之余,必须认真思考并以实际行动来面对的重要问题。”


三、创建世界高水平大学的规划及其实施

在教育部与江苏省重点共同建设南京大学的协议签署后,学校经过反复讨论修改,根据“立足长远,突出重点,资源共享,集中管理”的方针,制定了《南京大学创建世界高水平大学规划》,明确了“创建”的总体思路、阶段目标和具体措施。


(一) 总体思路


南京大学的奋斗目标是:到2012年建成世界高水平大学,到2020年或更长一段时间,争取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


学校“创建世界高水平大学”的总体思路是:以学科建设为龙头、队伍建设为核心,通过20多年的努力,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创新、社会服务、国际交流诸方面形成显著特色,大部分学科要在国内居于领先,若干学科要在国际上具有重要影响和较强的竞争力;成为国家和地方培养、造就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摇篮,成为探索、解决国家与人类发展中面临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的科学基地与思想库,成为推动科技创新并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力量,成为国际学术交流与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和窗口。力争到2020年前后,以其科学作风严谨、学术环境卓越及多学科综合优势,跻身世界高等教育和科学技术前沿,进入以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为重要标志的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


(二) 主要标志: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


“综合性”是指拥有结构比较优化、门类相对齐全的学科体系,能够覆盖文、理、医、工等主要基础学科及应用学科领域,其中大部分学科要在国内居于领先地位,若干学科要在国际上具有重要的影响和较强的竞争力。


“研究型”是指要成为探索、解决国家与人类发展所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的科学基地与思想库。研究型大学最重要的使命是要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和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


“国际化”是指要面向世界办学,有高度的开放性和足够的国际竞争力,要扩大对外交流,拓展在国际上的发展空间,增强在国际学术界的影响力和知名度,真正立足于国际前沿。


(三) 两个重要发展阶段


南京大学“创建世界高水平大学”的工作,大体分为两个重要的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从1999年至2012年。这一阶段分为两个台阶。第一台阶是从1999到2005年,为“前期准备阶段”,期望抓住2002年百年校庆的契机,进一步扩大南大的学术影响,提高综合实力,基本上完成学科结构整合,初步奠定南大发展的大体格局和基本轮廓。第二台阶为从2006年至2012年,目标是大幅度提高学校整体办学水平与办学效益,以期在2012年学校建校110周年之际建成世界高水平大学。


第二阶段,是从2012年至2020年,再经过十年左右的努力,在国家和江苏省的进一步重点支持、共同建设下,力争在建校120周年之际迈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


规划还就1999~2001年的主要建设任务及举措作了具体安排。(《南京大学创建世界高水平大学规划》(1999~2001)。)


(四) “创建”项目评估与科学论证


1. 成立规划领导小组。1999年9月3日,“南京大学创建世界高水平大学规划领导小组”成立,组长为蒋树声,副组长为韩星臣,组员有谢立、洪银兴、吴培亨;领导小组下设由13人组成的“工作小组”,工作小组组长为闵铁军。各院系、各学科项目也相应成立了“创建”领导小组。


2. 设立项目专家委员会。1999年12月12日,学校设立了三个“南京大学创建世界高水平大学”项目专家委员会。其中“学科专家委员会”由13人组成,召集人为吴培亨;教学专家委员会由13人组成,召集人为许敖敖;公共服务体系专家委员会由11人组成,召集人为张异宾。项目专家委员会的任务是组织专家对重点建设项目进行可行性评估与科学论证,以体现“985工程”项目建设的公平、公开和公正,减少决策失误,提高工作效率。


(五) 经费预算及重点建设项目


1999~2001年的“985工程”建设经费12亿元,共分为六大项目,经费安排如下:


(1)学科建设 3.20亿元
(2)队伍建设 1.97亿元
(3)基础设施建设 3.45亿元
(4)改善教学条件 0.65亿元
(5)提高学生素质 0.60亿元
(6)体制改革 0.70亿元
(7)江苏省共建经费0.45亿元
(8)预留机动费 0.98亿元


学校认为,“创建世界高水平大学”必须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因而在经费配置中加大了对学科建设项目的投入力度。学校共投入3.20亿元。经过专家论证,有79个项目被批准立项,其中文科37个,理科39个,全校性综合项目3个,基本上做到文理兼顾;其中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有11个,经费数达15555万元,400万元-1000万元项目14个,经费达8580万元,占学科项目总经费的80%,基本上做到了“突出重点”;向31个应用项目投入了12515万元,占41%的份额,体现了基础、应用“两手抓,两不误”的原则。


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


微结构物理学及其应用 2960万元
功能配位化学 1000万元
介观化学 1500万元
生物技术制药 1350万元
分子医学研究 2000万元
地球演化过程与资源(古)环境及生命响应 1645万元
自然地理 1100万元
环境科学与工程 1100万元
计算机软件新技术 1100万元
大型仪器共享项目 1100万元


对教学改革的投入也有较大的增加,分别在“教学现代化工程”、“素质教育”、“课程建设”、“文科教学实验室与实践环节建设”、“理科基础教学实验室与实践环节”等方面重点立项400余项,共投入6000万元。


投入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经费达6500万元,其中用于校园网络建设2200万元,图书文献建设4000万元,博物馆建设300万元。


学校基本建设的经费安排3.45亿元。其中科技大楼二期工程1.2亿,浦口校区征地费0.9亿,浦口校区实验大楼0.9亿,基础设施减免0.25亿,其他0.2亿。


(六) 获五大银行“授信贷款”


2000年12月1日,江苏省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华夏银行、中信银行、中信实业银行、招商银行等五家银行的行长与蒋树声校长在南大签署了总额为50亿元的《授信贷款协议书》。根据协议规定,南大在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学科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办学条件方面需要资金时,数额在50亿元授信额度内,不需担保,只要向银行提供贷款申请书,并明确资金用途、数量,落实归还计划,银行将在最快时间内办好有关业务。这一“银校合作”的新举措,对于正在创建世界高水平大学的南大而言,无疑是“如虎添翼”。


南京大学建校近百年来,第一次获得中央和地方政府如此力度的重点投资,获得银行金融界如此高度的信任与明确的支持。正如蒋树声校长所言:“这意味着多年以来困扰我们的办学经费严重不足、办学条件较为落后等状况有望得到缓解,南大今后的改革与发展拥有了较为坚实的物质基础和良好的外部条件。”


四、学校事业发展形成新的格局

从90年代中期起,学校发展的外部环境有了明显的改变,国家确立了“科教兴国”战略,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211工程”与“985工程”相互衔接、相继启动;加快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江苏自1997年始、全国自1999年始,大幅度地扩大大学招生和研究生招生规模;根据“共建、调整、合作、合并”方针,高等学校体制改革也有大的突破,大的进展。南京大学抓住机遇,大胆创新,进一步提高办学水平与办学效益,各项工作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并形成了新的格局。


(一) 学科建设:新的思路和新的增长点


    1. 慎重应对“新一轮院系调整”


1998年以后,我国高教管理体制改革和高校布局结构的调整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国务院连续三年对中央部委所属高校的管理体制和布局结构进行了大规模的集中性调整,涉及普通高校近300所。其中,若干所高校合并组建“航空母舰“(如新浙江大学、新吉林大学、新武汉大学……),成为中国高等教育“新一轮院系调整”中最引人关注的现象。面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大改组、大变动,南京大学应当如何应对?如何选择?从2000年初至2001春,学校领导一方面召开各种座谈会,听取各方面意见、建议,另一方面组织精干的调研小组,通过研讨、论证,提出若干对策研究报告。


校内教师、干部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高校的发展可以有多种模式,合并并非唯一可取之策。应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引进优秀人才等举措来提高内涵,建设‘精品校园’,形成南大特色”;另一种意见认为,南大学科结构偏重文、理,在工程技术学科和生命学科等领域有明显的欠缺,而“仅靠南大自己的力量,要在这些学科领域取得突破性发展是很困难的”,此外,相当一部分人还认为,“中国的体制与西方国家有很大差异,南大要建‘精品校园’势必十分困难。”


学校充分听取了不同意见,提出一个原则,即“决定并校与否,应首先有利于南大实现创建世界高水平大学的目标”。具体而言,就是要看合并“是否有利于学科结构的整体优化和交叉渗透,是否有利于南大在教学、科研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当然也应适度考虑到规模效应、社会评价等方面的问题”。


在科学论证慎重决策的思想指导下,学校在与有关高校合并的问题上有所选择,有所努力,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迄未成功。南大成为首批进入“985工程”的9所高校中唯一未合并其他高校的大学。


2. 设立“学科特区”


在多方努力、慎重选择合并高校以优化学科结构的同时,南大根据“全面规划,突出重点,促进交叉,提高内涵”的指导思想,结合“211工程”和“985工程”的建设,继续抓紧“学科群”的建设,并提出了设立“学科特区”的新思路、新机制,形成了若干新的学科生长点。


所谓“学科特区”,即在科技前沿领域精选若干突破口,突破传统的学科组织结构模式,遵循国际惯例,创立全新的用人机制,采取特殊方式,构筑人才高地,力争超常规发展,尽快在数年内取得重大突破。逐步将局部优势累积起来,以期在不太长的时间内形成新的学科增长点。近年来先后组建了分子医学研究所、国际地球系统科学所、理论和计算化学研究所等,给予诸多政策优惠和重点经费支持。其中分子医学研究所、理论和计算化学研究所等“学科特区”发展势头良好。


此外,新建的国际关系研究院、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建筑研究所、宗教系、环境学院等也取得可喜进展,生命科学院和公共管理学院实现了实体化。


    3. 28个学科被评为“全国重点学科”


在第八次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评审中,南大新增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1个博士点,19个硕士点和MPA(公共管理硕士)、临床医学等2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使南大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总数达12个,博士点总数达66个,硕士点总数达119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总数达5个。


2002年初公布的全国高校重点学科评审中,南大有28个学科榜上有名,在没有合并其他高校的情况下,仍然名列全国高校第四。这28个全国重点学科是:


    文 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英语语言文学*


    历史学:世界史


    经济学:政治经济学*


    理 学:基础数学、理论物理、凝聚态物理、声学、无线电物理*、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天体物理学、天体测量与天体力学*、自然地理学、气象学、植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矿物、岩石、矿床学、构造地质学


    工 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计算机软件与理论、环境科学*


    医 学:外科学*


    管理学:企业管理*


    (其中加*者为新增的重点学科)


(二) 人才培养:注重质量,鼓励创新


    1. 规模有所扩大,生源质量提高


江苏省从1997年起,全国自1999年始,高校招生进入了快速增长期。南京大学的本专科生适度扩招,研究生规模则有明显增长。2001年招收本专科生3082人,其中本科3014人(含第二学士学生23人,公安专科学校本科班171人),专科68人;招收研究生2525人,其中硕士研究生有1817人,博士研究生708人。2001年在校本专科生12550人,研究生5877人,合计19457人。研究生与本专科生的比例达1:2.16,研究生占学生总数的30.25%。此外,学校还有各类成人教育学生8429人,外国留学生445人(含中美文化研究中心留学生42人),国内访问学者57人,进修生262人,中美文化研究中心中方学生50人。2001~2002学年在校各类学生总计27440人。


1999年经省教育厅批准,南大举办了公有民办的“二级实体学院”金陵学院,1999年招收本科生553人。但由于教育部不鼓励南大这样的重点高校举办此类“二级学院”,所以第二年就停止招生。2001年11月21日,江苏省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与南京大学签订协议,合作共建金陵学院,省国投将投入亿元资金,采取独立建制、独立法人、独立校园、独立经济核算的方式。这是校企合作办学的一种新的探索。


在全面扩展的形势下,南京大学本科生招生数大体稳定在3000人左右,南大的生源质量更为见好。据2001年的统计,南大在26个省、市、区的理科投档线,一般都高出当地重点线50分以上,最高的超出114分。在江西、安徽、湖南等省的理科投档线位居全国著名高校的前三名。在江苏省,文科、外语、理科的投档线分别高出重点线55分、101分、73分,创历史新高,全省理科600分以上的考生有近1/4成为南大新生。


    2. 通过了本科教学工作的优秀评估


1999年4月,教育部对南京大学的本科教学工作进行了评估。作为首家接受评优的综合性大学,南大的本科教育获得了专家组的高度赞誉。专家组认为,南京大学本科教学具有三大特色:其一,学校历任领导和老一代著名学者十分重视本科教育,有明确的教育教学观点和教学思路,代代相传,使学校形成了浓郁的学术气氛和良好的育人环境。其二,依托多学科综合和基础研究力量雄厚的优势,初步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基础人材培养体系。其三,有一套比较完整、成熟的课程建设思路、措施和管理制度,学校的课程建设经验在江苏省和全国起到了推动和示范作用。


    3. “人才培养基地”建设成绩卓著


南大共建立了“国家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10个,其中理科人才培养基地7个:物理学、天文学、化学、地质学、地理学、生物学、大理科班(多学科综合点);文科人才培养基地3个:中文、历史、经济学(试办)。在教育部组织的“基地”评估验收中,南大中文、物理、化学、地质、强化部基地获得“优秀”。其中,化学和地质基地均被评为全国同类基地第一名。“基地“的设立和建设有力地促进了教学改革和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工作。


1998年4月,成立了基础教育学院,卢德磬教授任院长。基础教育学院全面推广强化部和文理科“基地”的成功经验,使富有南大特色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更大范围内推广、实施。


    4. 本科创新人才培养形成南大特色


在1996年的教育思想大讨论基础上,1998年全校再次围绕“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展开讨论,统一认识,将新的教育思想渗透到教学过程中去。在总结基础学科强化部办学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了富有南大特色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其特点是——


(1)强化基础,拓宽知识面。


坚实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以及宽广的知识面,是创新人才成长的基石。南大在制定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教学计划时,对于加强基础、拓宽知识面给予了极大的关注。第一学年,要求所有学生不分专业打通公共基础课,第二学年以学科打基础,第二学年下学期至第三学年分流进入专业基础课,要求所有文、理、工专业都要上高等数学。下表是基础学科强化部的课程体系。


(2) 注重早期科学研究和实践能力的训练。


对于高素质创新人才,科研意识、科学素质、科研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而这些又是很难通过某一门专门的课程来培养,必须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渗透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环节加强其科学素养和研究能力。在具体操作上,一是要求所有的课程教学,都要依据“融教学与科研为一体的教学指导思想,增加科研训练的环节。如外国语学院每学期专门用四周时间开设“综合素质实践课程”,通过英文报刊杂志编辑、市场调研、专题信息收集和处理、就业准备等九项活动,使学生们既充分运用课堂所学的语言和专业知识,又接触了大量新知识和新技能,使创新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明显提高,同时也有效地培养了人际交往能力、组织能力、学术研究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二是改革实验环节,以利于学生独立自主开展科学研究。在化学、物理等专业实验课中,按基本训练、综合训练、设计实验、专题实验四个层次训练学生的科研能力,并将一部分实验改成自选实验,由学生自选题目、自订方案、独立完成。城市与资源学系在教学计划中设置了“地理学知识创新教学实习”,把学生带到野外研究区,只提供基础的研究资料,由学生实地踏勘之后,自行选定课题开展科学调查,综合应用学过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提高创新能力。三是学校结合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的活动,每年规划一批学生研究课题,给予一定经费资助,并指派教师给予指导。四是高年级学生参加教师的科研项目,如强化部实施“一年一科研”的计划,让学生直接进入重点实验室或中心实验室,在教授、博导的指导下从事科研活动,获得良好训练。


(3)多次选择,逐步到位。


大学应该给学生有不断选择的机会,以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让每个学生找到最能发挥自己特长的专业方向。另外,能最佳地选择切合自己发展的方向,选择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基础学科教学强化部,在本科阶段就有四次选择的机会(见下图),第一学年公共基础课以后选择两大学科(数理类和化生类);第二学年以后可以选择进入六个一级学科方向中的任何一个学科方向(天文、物理、生物物理、化学、生物、生物化学);第三学年末学生选择导师开始进入实验室、课题组从事科学研究训练;第四学年大部分学生将有机会选择研究生方向准备进入研究生阶段,在此过程中,还允许学生交叉选择。


(4)加强文化素质教育。


文学、历史、哲学以及艺术等方面的素质,历来是优秀人才确立远大理想和抱负的基础,激发创新灵感的催化剂。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既是坚定人生信仰,学会修身、做人的必经之途,也是融会贯通、学会迁移和创新的必经之途。在这方面,南大主要从四方面着手:一是在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中,要求学生在四年内修习14个学分的人文、社会、艺术、科技等课程,其中4个学分的艺术类课程为必修;理、工科学生另须选修8个学分的非本学科人文类课程。二是营造高品位的教育环境,让学生在浓厚的学术氛围中,得到熏陶和升华。学校每年要邀请国内外著名学者、专家围绕学科前沿、社会热点问题举办学术讲座;三是组织学生举办学术报告会,学生每年提交的论文达2000多篇;四是组织引导学生学术性社团活动,目前登记在册的学生社团有近50个,其中汇文学社、求是学社、计算机协会、英语俱乐部、天文爱好者协会等十多个社团十分活跃。


2001年5月,四年一度的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揭晓,南京大学有10项成果获奖,其中许敖敖副校长主持的“综合大学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赵宪章教授主持的“中文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获一等奖,另有8项二等奖。南大所探索总结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引起了国内高教界的重视。清华、北大及其他著名高校前来考察南大基础教学强化部人才培养的新思路、新经验。2001年8月31日出版的第293卷《科学》(Science)杂志,刊登了题为《中国拓宽优秀学生的培养》一文,其中特别指出:“北京大学改善本科生科学教学的努力主要借鉴于另一所顶级的学校——南京大学所实施的改革。”“在第一批实行教学体系重大改革的大学中,南京大学在1989年组建了强化部,通过鼓励学生学科交叉,给优秀学生在基础研究方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中国顶级的工科院校清华大学也参考了南京的经验”。这一权威刊物的报道从侧面说明,南大的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引起了国际教育界的关注、重视。


5. 面向21世纪的课程改革与教材建设


五年来南大有“综合大学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等20项教学改革成果获得国家一、二等教学成果奖。有《大学物理学》(卢德磬编著)等20本教材被教育部作为精品教材列入“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另有40多部电教教材获省部级以上奖,其中4部在国际上获奖,《地球科学教程》作为我国第一部电子教材获教育部CIETET特等奖。


南大共有38门课程被列为省级重点课程和优秀课程,21门被列入教育部“基地”名牌课程,在“985工程”计划中,学校共投入630万元,重点建设100门基础核心课程。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建设受到重视,目前每学期开出文化素质教育课程100余门,已编写教材30种,出版多媒体光盘10多种,正计划将25门重点素质教育课程上网。


由南大教师主持的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重点项目12项,教育部“21世纪教改工程”项目16项,其中“世行贷款重点项目”4项。许多项目都已取得显著成果或进展。


6. 研究生教育突出创新能力的培养


2001年1月,学校召开研究生工作会议,500多位研究生导师聚集一堂,深入研讨何谓“创新”?新世纪我们如何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研究生院院长吴培亨教授强调:“突出创新能力的培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把保证和提高研究生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放在全院工作的首位。”在统一认识的基础上,学校决定自2001年起设立“博士研究生专项奖学金”,以巩固南大基础理论科研优势,扩大以理科国家重点学科为主的优质博士生源,促进博士生培养质量的提高;扩大硕博连读数量,文科按计划内硕士生的1/10,理工科按1/2(一级学科)或1/3(非一级学科)的上限选拔,严格要求,宁缺毋滥。研究生院还出台了《关于研究生实施个性化培养的暂行办法》、《关于实行“加权文章数”考核办法的意见》和《对毕业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实行预审和抽样检查的几点规定》等11个文件,以推动研究生教育进一步注重创新,注重个性,提高质量。


(三) 科学研究和科技产业“更上一层楼”


“九五”期间,学校确定了“保持和发扬基础研究的优势和特色,开创应用研究的新局面,努力增强全校科技工作的整体实力”的中心任务,1998年后更抓住“创建世界高水平大学”的机遇,主动、积极、有效地组织,使全校科技研究出现了新的局面,取得了新的进展。


1. 科研基地建设有新进展


2000年,南大的四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固体微结构物理实验室”、“近代声学实验室”、“内生金属矿床机制研究实验室”和“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实验室”接受了由国家科技部和自然科学基金会组织的评估,并取得了优良的成绩。其中固体微结构物理实验室获“优秀实验室”称号,在全国参评的23个数理科学实验室中列第一位。这个实验室在历次国家评估中均被评为A级,国际权威学术刊物《自然》(Nature)在1997年曾撰文将该实验室评为“亚太地区除日本外少数几个接近国际水准的研究群体”。此外,“海岸与海岛开发”和“中尺度灾害性天气”两个实验室2000年被增列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加强应用有新举措


按照打通“上、中、下游”,依托基础学科的优势,大力发展应用研究的思路,学校先后成立了“计算机软件工程研究中心”(1999年)、“表面和界面化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00年)、“国家863计划新材料MO源研究开发中心”(2000年)等研发机构。2000年还成立了“南京大学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它的成立将为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提供从体制到机制方面的有力支撑。


3. 基础研究有新成果


由固体微结构物理实验室承担的“准周期光学超晶格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1998年被科技部评为基础研究十大成果之一。由陆延青、朱永元、闵乃本等主持的“离子型声子晶体的光学性质”的研究被评为1999年中国基础科学研究十大新闻之一,同时还被列为1999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之首,在中科院的《2000年科学发展报告》中,被誉为“1999年中国科学家具有代表性的研究工作”。


1997年以来,南大共获得国家三大奖10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由朱德煦主持完成的“尿激酶原结构与功能关系的研究”(2000年),由程崇庆主持的“KAM理论与极小轨道的研究”(2001年)。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2项:由方成主持的“太阳活动22周观测和研究”(1997)、由汪珍如主持的“超新星爆发的产物及其前身星的研究”(1999);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冯端主编的《凝聚态物理学新论》(1997)、张全兴主持的“树脂吸附法处理有毒有机化工废水及其资源化研究”(2001);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李宗恺主持的“华东电网典型地区火电规则大气环境容量预测SO2控制对策研究”(1998)、冯端主编的《漫谈凝聚态物质》(1998);此外,郑有?主持的“快速辐射加热超低压化学气相淀积原子级外延方法与技术”研究获1999年国家技术发明三等奖。此外,有61项成果获教育部科技进步奖,其中一等奖有15项。2001年南京大学还战胜诸多实力强劲的竞争对手,获准承担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重点项目“国家遗传工程小鼠基因资源库”的建设,一期投入资金约0.5亿元。这是第一个通过评审的国家“十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对南大生命科学的发展将起重要的推动作用。


衡量基础研究水准的SCI论文数及论文引用率在全国高校仍名列前茅。其中SCI论文自1992年起“奋力领跑”七年之后,1999年首次被北大、清华超出,以论文数710篇居全国第三,2000年则以803篇居北大、清华之后。而SCI被引用论文篇次2000年以986篇、2056次连续七年居全国高校第一。事实上,南京大学在国际论文学术榜竞争中所起的作用,就是勇于争先,敢于到国际学术界去竞争,去比试。尽管“领跑七年”之后被北大、清华超过了,但南大以自己的努力带动了国内高校间的赫俳夜鶶CI收录论文数由1985年的第26位跃居2000年的第12位。


4. 科研经费上新台阶


1997年以来,学校科研经费以平均每年20%的速度递增,特别是2001年,突破1.5亿元,较2000年增长约25%,较1996年的0.4亿元几乎翻了两番。


5. 科技产业有新突破


产业工作一直是南大发展中的一个薄弱环节,但经过多方面努力,在若干领域取得了突破。一些科研成果已经实现了从实验室到中试到生产线的转化,开始形成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声电子器件”已形成国内高频SAW器件产值最大的生产线,2000年产值达2?300万元。“表面与界面化学工程研究”研制出具有国际水平的水煤浆添加剂,1999年通过部级鉴定,年产值超过1?000万元。“MO源的研究与开发”的产品质量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实现了MO源的产业化。


2001年4月24日,南大苏富特软件公司在香港成功上市,成为江苏高校中首家上市的公司,也使南大成为拥有在香港上市公司的第三家内地大学。在2001年,“南京大学—鼓楼高科技园”成为国家科技部、教育部首批认定的22个大学科技园之一。当年入园科技企业64家,从业人员达1?200人,销售收入2.26亿元,开发自主知识产权新产品40个。


(四) 文科发展:力争整体水平进入一流


1997年以来,学校先后召开三次文科工作会议,全面贯彻“把准方向,强化基础,拓宽应用,扩大交流,促进联合,协调发展”的方针,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总目标定为:“以邓小平理论研究为重点,以当代国际问题研究,当代中国发展问题研究、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为主攻方向,发挥现有优势,加强文文联合,文理渗透,精心组织有重大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的课题的研究,出一批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研究成果”,力争使文科的整体水平进入国内一流。


    1. 文科科研力量的整合与提升


1997年文科工作会议以来,学校致力于文科学术队伍的调整,加强研究队伍的组织程度。相继在中文、历史、经济、信息管理等学科领域建成4个国家文科科研基地: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心、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长江三角洲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国家信息资源管理南京研究基地。并采取多种措施,着力组建三大各具特色的研究集群:中华传统文化研究集群、当代中国发展研究集群、当代国际问题研究集群,取得了一批有影响,有品位的研究成果。


    2. 《评传》已然“蔚为壮观”


由匡亚明主持的《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是南京大学中华传统文化研究集群的重要组成部分,被海内外学术界誉为“中国本世纪规模最大的思想文化研究工程”。1996年12月匡老溘然逝世后,《评传》的编撰工作在中央和江苏省委、省政府的领导、关心下,在学校领导的帮助下,由冯致光教授主持,精心组织,有条不紊地推进。校出版社密切配合,在编辑出版方面克服困难,高标准,严要求,保证《评传》出版工作的正常进行。1999年5月在香港成功举办了“《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百部首发式”。至2002年5月百年校庆之际,出版《评传》150部,2005年可望出齐200部,完成匡亚明老校长“《丛书》凡百部,约四千万言,自1990年开始陆续出版,争取十年十五年全部出齐”的夙愿。


    3. “论坛”成为政府“外脑”


面向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加强应用研究,使高校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不仅出论著,拿奖项,而且成为政府和企业决策的“思想库”和“智囊团”。这一指导思想在“九五”期间得到强化,而且通过先后创设“江苏发展高层论坛”和“江苏企业家高层论坛”等形式,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1997年1月15日,由南京大学江苏发展研究院和江苏省改革与发展研究会联合发起并主办的“江苏发展高层论坛”在南京大学设立。洪银兴教授出任该论坛的学术委员会主任。学者主办,政府官员踊跃参加,亦官亦民,非官非民的组织形式,是江苏发展高层论坛的一大特色。自1997年1月至2001年4月,“论坛”先后举办14期,每期都有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江苏社科院的数十位专家学者参加,而省委、省政府的主要领导都拨冗参加,以普通与会者身份直抒己见。


抓住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重大问题展开理论研讨,提供决策建议,是“论坛”的又一特色。五年多来,“论坛”先后讨论的主题有“江苏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资本经营与产业重组”、“东南亚金融危机与江苏对策”、“江苏经济创新的重点与对策”、“城市化问题”等等,每一个论题都是江苏经济与社会发展亟待解决和重点考虑的热点问题。“论坛”共收到论文、研究报告300余篇,不仅在国内外刊物发表,而且有许多新的观点、建议都被政府工作报告或“十五规划”所吸收。


原江苏省委书记、现省人大主任陈焕友说:“江苏发展需要智囊,需要社科人员多出高见。高层论坛参加者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谁的话符合实际,可以转化为决策,谁的话就算数。”省委书记回良玉赞扬“论坛”“确实是一种好形式”,它能起到省委、省政府的“外脑”作用,而且“使知识和实践、宏观与微观、政府领导和专家学者更好地结合起来”,“使理论贴近实际实际,实际贴合理论,双贴近,双推动,双收益。”


另一个“高层论坛”——“江苏企业家高层论坛”也在1998年5月创设,由南大国际商学院发起,联合省社科院经济社会咨询中心、东大经管学院、南农大经贸学院和省企业家协会共同举办。郑斯林省长参加了第一期关于“大公司大集团的发展战略”的研讨,他强调指出:“江苏企业界、理论界人才云集,‘讨论’有举办的必要,也有办好的可能。”企业的老总,政府的官员和高校的教授聚集一起,就现代企业的发展战略与对策等问题展开学术交流、研讨,促进了官、产、学的沟通与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


4. 当代国际问题研究“渐成气候”


组织当代国际问题的研究集群,是“九五”期间南大文科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2000年1月,学校以历史系、政治系、非洲研究所等单位的国际问题研究力量为基础,组建了国际关系研究院。同年10月,又与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合作,共同投资,共同管理,在南大-霍大中美文化研究中心成立“南大-霍大国际问题研究所”;此外,还先后成立了犹太文化研究所、中日文化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这些机构的建立,标志着南大整合科研力量、促进对当代国际问题研究的努力取得了进展。


5.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研制成功


南大于1997年提出研制《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的设想,1998年作为校级重大项目付诸实施,1999年香港科技大学加盟,两校共同开发、研制,1999年8月该项目被教育部列为人文社科研究重大课题。经过两年时间的研制,CSSCI已由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研制成功,2000年在北京举行光盘(1998)新闻发布会,目前CSSCI光盘已正式出版发行,网络版也已入网运行。作为中文社科文献检索工具,CSSCI选用中文社科学术期刊496种,来源文献6万余篇,被引用文献28万篇,该光盘系统提供来源文献、被引文献、作者、机构、地区、期刊被引情况、影响因子等多种查询、统计、排序服务,对了解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与发展,探索学科前沿研究领域都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CSSCI还提供了我国社科研究机构、高校、地区以及学者个人的发文量和论文被引用情况,为科学研究与管理部门提供了多种组合的、方便快捷的检索与排序方式。


    6. 文科科研成果及得奖情况


1997年以来南大在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第五、六、七届评奖中共获一等奖17项,二等奖31项;在教育部第二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奖中获二等奖7项,三等奖11项。


根据CSSCI系统自动生成的《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计量指标——论文、引文与期刊引用统计(1998)》,南大发文总量930篇,列北大(1143篇)之后居全国高校第二;在26个学科发文数统计排序中,南大有19个学科进入学科排序前十名,也列北大(21个学科排序前十名)之后,但南大没有学科进入排序第一名。


2001年5月17日,《光明日报》发布了2000年度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量排名统计,南大在综合排名中以转载量287篇居全国高校及科研机构第四,列中国社科院、中国人大和北大之后。在分类排名中分别居:哲学宗教类第四,法律类第九,政治类第六,经济类第六,语言文字类第六,历史地理类第四,文化、科学、体育第三;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在“原发报刊排名”中居学报第六。


这些统计排序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南大文科研究实力的增强与尚存的不足。除了《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所出论著在海内外产生重大影响外,历史系王绳祖教授主编的10卷本《国际关系史》(336万字)的出版也引起学术界关注,这是我国第一部通史性质的研究国际关系史的学术专著。由双语词典研究中心张柏然教授主持的《新时代英汉大词典》编撰项目被列为国家级重点项目,收词15万条,篇幅达1?000余万字,2002年4月即已杀青,将由商务印书馆分四卷出版。《程千帆文集》共12卷业已出版,而《全清词》、《太平天国史》、《新编美国文学史》、《英联邦国家现代化研究》丛书等巨著也取得阶段性成果。


(五) 队伍建设与人事管理:引进、稳定、激励


1. 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高,结构优化。


围绕学科建设,加快队伍建设与人事管理制度的改革,是创建世界高水平大学的可靠保证。经过长期的努力,教师队伍中一度存在的青黄不接的状况已大大改观,教师结构不断优化,整体水平有所提高。至2001年10月30日,全校教职工总计3652人,其中专任教师1176人,科研人员822人,其中教授556人,副教授804人,讲师388人,助教178人。随着大批青年教师的成长和年轻教授的引进,教师队伍的平均年龄由1997年的45.5岁下降到2001年的42.3岁;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由1996年的12.8%上升到2001年的32.7%。


2. 实施岗位津贴,推进人事管理制度改革


1999年下半年起,南京大学继北大、清华之后实施人事分配制度改革,贯彻“强化竞争,优胜劣汰,拉开差距,突出业绩”的方针,较为平稳地实施了岗位津贴,进一步稳定了教师队伍,增强了南大对人才特别是优秀人才的吸引力。


    3. 又增6名中科院院士


1997年11月,孙义隧、王德滋教授分别当选为中科院数理学部和地学部院士;1999年11月,伍荣生、薛禹群教授又当选为中科院地学部院士;2001年11月,陈洪渊、王颖教授分别当选为中科院化学部、地学部院士。尽管戴安邦、高济宇两位院士在此期间逝世,但南京大学院士总数为23名,仍保持全国高校第三。


4. 青年才俊脱颖而出


更加令人可喜的是,青年骨干教师队伍不断壮大,长江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的数量均位居全国高校前列,至2002年3月,南大共有长江计划特聘教授19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6名。博士后在站人数也从1997年的30多名增加到2002年的200多名。“省部共建”以来,南大加大了引进优秀人才的力度,并从个别引进模式逐步向成组引进模式发展。例如,“分子医学研究所”刘建宁博士等5位青年学者,就是1999年从美国哈佛大学一起欣然回国到南大工作的。1997年以来,南大共引进各类优秀人才472人,其中182人具有博士学位。他们加盟南大,为南大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5. 优秀学术梯队建设有所加强


在重视人才和培养的同时,南大着力加强优秀学术梯队的建设,尤其注意将优秀中青年教师推上学术领导岗位,形成了一批结构合理、富有朝气、成果丰硕的学术梯队,继1995年古代文学、凝聚态物理、物理化学之后,又有企业管理、计算机软件、地球化学(以上1997年)、固体电子学、世界史、基础数学(1999年)等6个学科队伍,被江苏省教育厅评为“优秀学术梯队”。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学术梯队在2001年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评为首批“优秀创业群体”。


(六) 外事和台港澳工作更加活跃


1. 校际交流渠道逐年增加,至2002年春,南大已经与国外及我国台港澳地区的160余所高校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其中包括与日本东京大学、澳大利亚悉尼大学、西澳大学及英国的布里斯托大学等知名高校签署了交流合作协议。


2. 授予美国前总统布什名誉博士学位。1998年10月,美国前总统布什访问南大,并被授予南京大学名誉博士学位,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此外,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加拿大经济学家芒德尔、世界解构主义大师德里达、诺贝尔物理奖评委会主席赛丽娅等接受了南京大学名誉教授职衔。


3. 1997~2002年,南大共主办52次国际学术会议,其中1999年12月举行的“第三届企业跨国经营国际研讨会——21世纪的全球企业”等在海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


4. 与我国台港澳地区的教育文化和科技交流、合作更加活跃且形式多样化。台湾《中国时报》董事长余纪忠捐资600万美元在南大和东大设立的“华英文教基金”在1998年12月正式启动,2000年首次邀请杨振宁博士来校作“大师级讲座”。南大还和台湾大学联合举办“两岸尖端科学研讨会”系列学术会议,受到两岸学者的高度重视。2001年7月,南大与台港澳地区高校联合举办了“迎百年校庆,攀世界高峰——两岸四地大学生青藏高原之旅”活动,南大的四名师生成功地登上6?900多米高的珠峰二号营地,将南京大学旗帜展开在雪域高原。


(七) 后勤改革顺利推进,办学条件明显改善


1. 住房不足的“瓶颈”终于打通


    1997年新的行政班子上任伊始,即把改善全校教职工的工作、生活条件,尤其是住房条件放在首位。国家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教育部推动教师住房建设(包括“筒子楼改造工程”),省部共建南大的实施,都为这项工作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从1997年至2001年底,学校共完成建造各类用房总面积达40万平方米,极大地改善了广大师生的学习、工作、生活条件。


2. 办学空间大大拓展


1998年学校又在浦口校区新征土地2000亩,使学校校区总面积由原来的1500余亩扩大至3500余亩。浦口校区第三期征地1800亩的工作也已全面展开。这为南大创建世界高水平大学提供了充分的办学空间。2001年还先后制定了鼓楼校区和浦口校区的总体规划。


    3. 五年筹集各类捐资1.7亿元


为多渠道筹集办学经费,学校发展委员会做了大量对外宣传、联络、接待、筹资工作,1997年至2001年共筹集各类捐资1.7亿元,缓解了学校办学经费紧张的困难。80年代后期以来,海内外校友、知名人士、地方政府和企业在南大设立了“?川良一奖学金”、“吴健雄奖学金”、“杨振宁奖学金”等近20种奖学金和助学金;设立了“华英”、“航科”、“新鸿光”等7种基金或奖学金。捐资助建或共建了“蒙民伟楼”、“田家炳艺术书院”、“邵逸夫管理科学楼”等10余幢建筑物。


    4. 加快公共服务体系的现代化进程


建设与信息时代相匹配的先进网络系统和信息化管理系统,是建设世界高水平大学不可或缺的一环。在“985工程”一期建设中,学校提高了对公共服务体系现代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加大了投入力度,总投入接近7?000万元,超过1949年以来历年投入的总和。其中在校园网络硬件建设方面投资2?500万元,建成与国际一流大学基本同步的千兆网;2001年又调拨专项资金1?000?万,开发学校信息化建设软件平台。同时,在图书情报资源化建设和现代化改造方面投入4!000万,老图书馆改造投入1?500万。改造后的鼓楼校区图书阅览室实行国际上通用的借阅一体化的通厅大阅览方式,中外文图书、期刊总量有较大增长,数字化图书馆建设业已启动。此外,浦口3万平方米图书馆已经奠基开工,校史博物馆、自然博物馆也都建成开放。


五、弘扬主旋律 端正学风校风

(一) 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发挥政治核心作用


南大始终坚持和改善党委的领导,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学校改革和事业发展、在创建世界高水平大学工作中的指导地位;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武装党员、干部和师生员工,为推进学校各项工作提供思想保证。


    1. 抓好“主阵地”,提高“两课”教学质量


为了确保“两课”教学的高水平和高质量,使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的学习教育工作落在实处,学校一方面改革、完善“两课”教师的选聘程序,实行公开招聘、集体面试、全面考核、党委批准的办法,选好师资,同时鼓励支持现任“两课”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另一方面,加大投入力度,积极推进“两课”的学科建设、教材建设和教学改革。在1998年1月较早出版了《邓小平理论概论》之后,又陆续编写了《毛泽东思想概论》和《当代世界政治与经济》。在1997年原国家教委表彰的“两课”百佳教师中,有我校王德宝、张锡生两位教授。


2. 率先在全国高校中创办了青年共产主义学校


青共校学员为优秀大学生,主要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思想,青年共产主义学校的教学方式已从传统型转为现代型,实行网上招生、网上授课、网下社会实践、网下集中考试的教学模式,受到大学生的普遍欢迎。至2001年,青共校已举办了22期,培训入党积极分子6?000多人,其中半数以上的学员先后加入党组织。同时,学校还成立了邓小平理论青年研究会,开展了“学习邓小平,迈向新世纪”等系列活动,使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思想为广大学生所了解和掌握。


3. 弘扬主旋律,思想政治教育灵活多样


1997年,学校以“学习周恩来,创建‘周恩来班’”的活动为契机,在南京市和江苏省建立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运用重要纪念日、重大历史事件、重大社会活动以及升国旗、唱国歌等形式,把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的教育有机结合起来。1998年,江泽民总书记《忆厉恩虞同志》重要文章发表后,党委立即邀请厉恩虞同志的亲属以及当年从事地下工作的老同志来校与师生代表举行座谈,追忆和纪念校友厉恩虞同志,深刻领会文章精神。大型电视片《无名英雄》播出时,学校立即组织师生收看讨论。《拉贝日记》发现后,学校迅速组织教师翻译出版,着手保护校园内的拉贝故居。党委、团委通过“五四”运动80周年、建国50周年、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美国推行霸权主义轰炸我驻南使馆和撞毁我军用飞机、“《东史郎日记》案”等重大纪念活动和国际政治斗争事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党委、团委还精心组织一些具有创新特色和较大社会影响的活动。让广大师生在参与中接受教育,使思想得到升华。如实施了“432校园文明工程”、“五十助一工程”、“三养(涵养、教养、修养)工程”;组织了“抗美援朝50周年纪念活动”,成立了“法律援助中心”,开展了“义务家教”、“义务鲜血”、“青年志愿者”、“双休日开放校园”等活动。这些教育的开展,进一步激发了青年学生为报效祖国、振兴中华、担当跨世纪重任而立志成材的巨大热情。


4. 积极组织师生参加社会实践


学校在陆续几年选派优秀大学生去甘肃、青海、宁夏、西藏等西部地区支教的基础上,从2000年起,连续四批选派研究生去新疆伊犁地区的高等院校担任教学工作,以实际行动支持西部大开发。1999年和2000年,学校推出“百名博士后苏北城乡行”活动,使他们一方面感受改革开放政策给我国社会带来的巨大变革,另一方面则提高其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的紧迫感和积极性。南京大学已连续17年被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评为全国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此外,团委、学生会注意引导大学生积极开展“三自”教育,签订“自律协议书”,强化学生的自我责任意识;实行了“居委会主任助理”、“学生保洁员”、“学生伙食管理委员会”等制度,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成长。


5. 勇于创新,探索网络时代的思想政治工作新思路


针对网络信息技术的日益普及,学校党委、团委积极主动地把思想政治教育引进网络,投入20多万元在各院系、校学生会、研究生会建立了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室,实施“辅导员在线工程”,开设校长信箱、学工园地、南大党建、南大要闻、网上青共校、百年校庆、媒体传真、“985”在线等网站,用健康的思想文化占领网络阵地,对师生进行正面教育。校园文化建设也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每年举行大学生文化艺术节、科技文化节;组织书法、绘画、摄影、工艺品制作、演讲、辩论赛、歌咏赛等活动;组织学生学术报告会、“挑战杯”、“华为杯”、“创业大赛”;邀请科学家、外交家、企业家、政府官员、文化名人来校作报告,营造良好的校园育人氛围,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教师的文化素养和学校的文化品位。


6. 把党的工作与“创建”工作结合起来


1999年,教育部和江苏省决定重点共同建设南京大学。党委及时开展了“党组织和党员在创建世界高水平大学中如何发挥作用”的主题教育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在“创建世界高水平大学”这一口号已经在全校深入人心,转化为南大人的自觉行动,学校的改革和事业发展呈现良好态势。


(二) 整顿学风、教风,抵制学术腐败


1. 率先开展“整顿学风”的大讨论


1997年秋,上海某大学一青年教授剽窃他人成果之事通过媒体曝光后,在高校界、知识界起很大反响。针对目前在文风、学风、教风中存在着不正之风,学校领导立即召集有关职能部门认真进行研究,通过校报等舆论阵地进行全校大讨论。蒋树声校长和洪银兴副校长亲自主持召开由知名专家教授参与的“学风问题座谈会”,书记韩星臣、副书记郭广银、纪委书记王雪之、副校长陈骏,中科院院士闵乃本、孙钟秀、孙义燧、方成,以及董健、宋林飞等教授学者参加了座谈讨论会。与会者认为,近年来在学术界、教育界普遍存在一种浮躁、炒作、急功近利的不良学风。有人热衷于搞“泡沫学术”,甚至不择手段,抄袭,剽窃,大搞学术腐败。与会专家教授一致认为,这种种丑陋行为,既损害教师形象,又污染学术环境,还将贻误青年,影响一批学者,特别是青年学者和研究生、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葬送其学术前程。蒋树声校长强调:“那种出于种种目的,对学术不正之风姑息迁就的态度是十分有害的。我们要通过职称评审杠杆,通过优秀青年学术骨干的选拔和舆论导向等多种途径,扶正压邪,加强正面引导,使维护科学尊严、净化学术环境的工作落到实处。”


随后,通过《南大报》以“整顿学风、教风、校风,挞伐‘泡沫学术’,维护大学殿堂的圣洁”为主题的大讨论,通过举行多个师生座谈会、报告会,南大对广大师生进行了有关学术道德、学术品格、师德、学品等方面的教育。在师生中形成这样的共识:老老实实做人,扎扎实实治学,尚诚尚朴,求真求实,“以不欺为本”。


    2. 制订并实施《关于科学研究行为规范的管理办法》


1998年,学校组织学者、专家和管理工作者进行调查研究,用半年的时间制订出台了《关于科学研究行为规范的管理办法》,印发全校,组织实施。这一文件特别强调:学校学术委员会要把学术研究行为规范作为重要职能之一;明确界定了科学实验数据、论文写作、科研成果的署名,以及引用他人成果等科研过程中的规范性要求。对违反行为规范的教师、学生,经查实,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相应处理。《管理办法》的制订实施,使学术研究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管理轨道,不但得到南大师生的拥护,而且赢得了高教界、学术界的称道,认为这是“有效抵制学术腐败的一个创举”。


本着“提倡优良学风,打击不良行为”的宗旨,南大在出版《南京大学学术文库》、《南京大学博士文丛》以及其他学术著作的审稿过程中,坚持凡不符合学术规范的成果,坚决不予出版、发表。在遴选博士生导师,晋升学术职称时,也强调在学风问题上严格把关,对确有问题者作出相应的批评或处理。


    3. 十五位教授呼吁“牢牢筑起大学教师的道德堤坝”


1998年4月,学校党委提出在全校进行以教师师德、干部政德、学生公德为内容的“三德”大讨论。在党委副书记郭广银主持召开的座谈会上,文学院院长董健教授尖锐地指出:“目前师德方面确实存在一些问题,有些大学教授斯文扫地,顶不住物欲横流的冲击,骨子里的钙少了。”哲学系林德宏教授则强调:“教书育人要先律己,身教重于言教,教师要比学生更讲道德,要更努力地追求心的真、心的善和心的美。”与会的十五位教授共同呼吁:“牢牢筑起大学教师的道德堤坝,为实现党的十五大提出的‘培养同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发挥我国巨大人力资源的优势’而做出应有贡献。”


4. 十六位中青年学者发出“以德治学”的倡议书


2001年6月22日,学校召开文科学术骨干学风问题研讨会,进一步推动学风建设。洪银兴副校长指出:“江总书记最近提出‘以德治国’,我认为在学术界,在学风问题上,也存在一个‘以德治学’的问题。”“我们所有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均应努力提高道德修养,明确自己肩负的责任,牢记自己应当为人师表,把学术腐败的苗头扼杀在萌芽状态。”与会的十六位中青年学者、博士生导师在6月26日联合发出关于学风问题的“倡议书”,呼吁:“学术腐败是社会上的浮躁风气与商业上的投机心理对学术研究的严重侵蚀,必须坚决与之斗争”;“发扬‘以德治学’的精神,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树立精益求精的学术研究的观念;加强精品意识,杜绝一切急功近利的做法”;“严格遵守学术规范,正确界定科研成果的性质,坚决反对各种形式的粗制滥造与蓄意炒作,坚决杜绝丧失学术道德的抄袭剽窃行为”。


南京大学素以学风严谨、治学诚朴著称。早在两江师范学堂时期,监督李瑞清就要求“以不欺为本”,南高、东大时期,便形成了“不以燥湿轻重,不以穷达易节”和“秉持士林气节,保持朴茂学风”的传统。中央大学以“诚朴雄伟”为校训,金陵大学以“诚真勤仁”为校训,都包含着做人做学问要尚诚尚朴、求真求实的寓意。新中国成立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南京大学倡导“严谨,求实,勤奋,创新”的学风,不作表面文章,不搞急功近利,因而能在学术研究中始终居于高校“学术榜”前列,出了一批既有学术价值又有社会效益的优秀成果。1997年以来,南大在国内高校中率先抵制学术腐败,措施得力,执着,持续,并把学风问题提高到维护科学尊严的高度与创建世界高水平的大学的高度来认识。南大的做法,受到全国学界同仁及新闻媒体的关注。《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均有报道,《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年9月4日全文刊发南大教授“以德治学”的倡议书,并配发言论,称:“学术腐败决不止于一地一校,它有相当的普遍性和严肃性。北大南大,南北呼应,著名学府,一起呼吁,一个反对学术腐败的氛围正在形成。”


六、迎接百年校庆

星移斗转,南京大学正迎接百年校庆。新陈代谢,学校领导面临着新一轮交替。


2001年8月10日,国务院决定:蒋树声继续担任南京大学校长。2002年2月,教育部下发关于洪银兴、陈骏、施建军、闵铁军、张大良、张异宾为南京大学副校长的任命通知,施建军为常务副校长。此外,还任命程崇庆为研究生院院长,杨明生、张荣、谭仁祥为校长助理。新一届行政班子在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等方面体现了优化的原则。平均年龄不到49岁。7位校长、副校长和研究生院院长都具有正高职称,其中5位是博导。3位校长助理中有两位是博导,且年龄在40岁以下。从总体上看,形成了比较合理的年龄层次结构和较高的学历、职称结构,为南京大学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领导基础。


在学校领导换届之际召开的干部会上,党委书记韩星臣代表党委表示,将一如既往地支持行政工作,尊重校长的工作,互相支持,团结协作,带领全校师生把南京大学的事情办好。同时他要求:一是牢固树立奋发有为的拼搏精神;二是坚持与时俱进,努力提高领导工作水平;三是加强领导班子建设,视团结为生命,一心向事业;四是转变作风,重学习,重调研,在真抓实干上下功夫;五是牢固树立解放思想、敢为天下先的雄心壮志。


校长蒋树声代表校新任行政领导讲话,他指出:“2002年是南京大学百年校庆的喜庆之年,而我们也正是在这一历史性的日子里完成学校行政领导班子的换届。在这继往开来的重要时刻,我们希望并相信:在党委的领导下,新一届行政领导班子和全校广大师生员工一道,发扬南京大学的优良传统和校风,继续保持忧患意识与拼搏精神,振奋精神,扎实工作,再接再厉,开拓进取,为早日实现世界高水平大学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国大学网[中国高校网] ( 苏ICP备17039520号-9|苏公网安备 32010402000417号 )

GMT+8, 2024-5-21 04:35 , Processed in 0.077133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