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6|回复: 5

教学单位-机电工程学院简介及专业设置介绍

[复制链接]

2532

主题

433

回帖

8651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8651
发表于 2024-5-9 01:20: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机电工程学院简介

机电工程学院是北京市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十四五”期间教育部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教师国培基地、北京市先进制造师资培训基地。2019年“高端装备智能制造技术专业群”以工科第一名入选北京市首批特色高水平骨干专业群建设行列,并于2023年以“优秀”成绩通过验收;2020年,学院两个专业入选“中国特色高水平学校” 重点建设专业群。

学院设有机电技术系、机械制造技术系、智能建筑技术系、实训中心和物理教学部五个教学部门,承担着“机电一体化技术”、“机械制造及自动化”、“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和“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等专业以及全校《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工作。

学院拥有一支德技双强的高水平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64人,其中专任教师51人,教授、副教授(高级工程师、高级实验师)28名,具有博士、硕士学位55人。其中,“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人、北京市高等学校青年教学名师1人、北京市职业院校职教名师1人、北京市“优秀教师”2人、北京高校优秀辅导员1人、北京市师德先锋和师德榜样3人。

学院注重实训基地建设和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拥有良好的教学环境和硬件设施,有实习实训室(基地)近80个。近年来,学生参加全国职业技能竞赛,取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竞赛高职组一等奖11项;连续4年获得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ROBOTAC赛事获机器人大赛一等奖;获得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3)职教赛道金奖;累计获得北京市职业技能竞赛奖项上百项。学生在校期间全方位能力得到最大化发展,学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

学院教育教学成果突出,获得北京市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成果奖2项,北京市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成果奖2项。学院教师团队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比赛国家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获得北京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5项。“机电一体化技术”、“数控技术应用”、“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3个专业团队获得北京市职业院校专业创新团队。《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课程被评为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入选首批北京市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机械加工检测技术”、“PLC技术在典型任务中的应用 (第二版)”、“模具制造工艺实训(第二版)”入选“十三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4本教材被推荐为“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学院勇当专业建设和职业教育改革的先锋,先后参与了北京市职业教育分级制改革试验、教育部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建设、教育部现代学徒制首批试点专业和北京市高端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培养(内培、外培)、IHK等重大改革项目。未来,学院将着力落实学校第三次党代会精神,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和首都“四个中心”功能建设,聚焦“三城一区”和高精尖经济结构,面向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首都智能制造产业,深化学校“产教融合机制化,人才供给精准化,社会服务多样化”战略,培养具有创新实践能力的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

学院办学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前身主体为北京市仪器仪表工业学校(1964年—2007年),2007年成立为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自动化工程学院,2011年9月与科技工程学院工程技术系第一次专业整合,2017年1月自动化工程学院与汽车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专业第二次整合,正式更名为机电工程学院。半个多世纪以来,伴随国家职业教育发展,机电工程学院始终与国家建设、与北京市制造业发展同向前行,为国家培养了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学院坚持“学院发展、教师发展、学生发展”的理念,秉承“团结、文明、勤奋、创新”的精神,学院教师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一代又一代机电人在这里辛勤耕耘,一届又一届莘莘学子从这里踏上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服务人民的征途。“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未来机电工程学院师生将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投入到“双高”“特高”“职业本科”院校建设中,为实现“首善标准、中国特色、世界一流”高水平技能型大学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学院地址: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凉水河一街9号机电工程学院
邮编: 100176
联系电话:(010)87162671、87162672
传真:(010)87162673

2532

主题

433

回帖

8651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8651
 楼主| 发表于 2024-5-9 01:28:49 | 显示全部楼层
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机场能源管理定向)

专业介绍
2010年开始招生,北京唯一一所开设此专业的高职院校,毕业生供不应求。连续多年高职高专就业十大“绿牌”专业,工资水平高、发展前景好。

专业特色:
(1)就业面广 工作稳定
面向首都机场动力能源、外交部、国家游泳中心、国家速滑馆、人民大会堂管理处、党史展览馆、国家版本馆、数据中心等优质岗位,并有机会赴欧美国家工作。待遇丰厚,在各专业毕业生中名列前茅。本行业突出优势就是工作非常稳定。
(2)升学良机 对接名校
专升本对接北京市一本高校:北京建筑大学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专业。
(3)专业稀缺 北京唯一
我校是北京唯一一所开设此专业的高职院校,毕业生供不应求。本专业符合国家“双碳目标”发展方向,连续多年获评就业十大“绿牌”专业,发展前景好。
(4)校企共培 备受关注
与就业合作企业共同培育人才,学生可参与企业真实项目,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学生多次被CCTV、新华社、中国青年报等主流媒体报道,备受社会关注。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水平、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智慧建筑行业供热通风与中央空调工程技术领域,毕业后能从事供热通风与中央空调系统辅助设计、运行调试、设备维护、系统节能改造、工程施工管理、市场营销、技术支持、智慧能源管理、BIM设计及运维管理等职业岗位群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主要课程:
建筑制图、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通风与空调工程、供热工程、制冷技术与应用、建筑给排水工程、建筑电气工程、安装工程造价与管理、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工程、项目管理、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智慧能源管理等。

教学设施:
(1)校内实训基地:电工电子实训中心、BIM实训中心、BIM创新中心、空调制冷实训室(含世界技能比赛指定设备)、中央空调实训室、消防实训室、给排水实训室、楼宇自控实训室、节能控制实训室等。
(2)校外实训基地:首都机场动力能源有限公司、国家游泳中心(冰立方)、国家速滑馆(冰丝带)、外交部、同方股份有限公司、CCDI悉地国际、北京住总集团、中国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中建电子等。

师资队伍:
师资力量雄厚,其中教授2名,副教授6名;博士3名,硕士10名;北京市教学名师1名,北京市职教名师1名,北京市优秀教师1名,北京市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带头人1名,北京市青年骨干教师2名;全国注册公用设备(暖通空调)工程师1名,全国注册电气工程师1名,一级注册建筑师1名,;多名教师曾赴德国、法国等国家开展国际交流学习,师资团队与清华大学建筑系合作,企业实践经验丰富。教师团队2017年参加全国信息化大赛获全国二等奖,2018年获得全国教学能力比赛全国一等奖,2021年获得全国二等奖,教师团队2022年入选北京市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充分体现师资团队的实力。

职业证书:
1+X(BIM)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初级、中级)、CAD技能等级证书低压运行维修电工证书、制冷与空调作业证书、中央空调系统运行操作员等级证书。

就业方向:
毕业生主要定向在首都机场动力能源有限公司、外交部、国家游泳中心、国家速滑馆、人民大会堂管理处等单位就业,主要从事供热、通风与中央空调等机电设备综合运维管理、能源管控、项目设计等岗位群;也可从事约克、格力等知名企业的工作;毕业生有机会赴欧美等国家工作,待遇高。

2532

主题

433

回帖

8651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8651
 楼主| 发表于 2024-5-9 01:37: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航天订单)

专业介绍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立足北京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战略定位,依托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布局,扎根“亦庄新城”办教育,始终以立德树人为己任,坚持培养一专多能、产业急需、技艺高超的专业复合型、创新实践型技术技能人才,是教育部“双高”学校(A档)重点建设专业、第一批北京市“特高”骨干专业群组群专业。

专业特色:
(1)历史悠久:本专业是教育部“双高”学校(A档)专业群专业,北京市第一批“特高”骨干专业群专业。
(2)厚德精技:与本科高校同台竞赛,数十次获北京市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并获全国二等奖。
(3)就业质优:与多家在京央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大部分学生毕业后可就职于央企军工单位或全球著名企业。

培养目标: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旨在培养能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创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数字化设计、工艺、控制、检测、管理等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能够在航天国防军工、中国兵器集团、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医疗器械与高端汽车等领域从事产品设计、生产制造、测试检验、物流运营等职业岗位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主要课程:
工程制图、电工电子技术、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工艺、PLC控制技术、数控加工及编程、机械CAD/CAM技术应用、液压与气压传动、数字化设计与制造、产品成型工艺设计、工程材料及热成型工艺、产品精度检测与分析、智能制造系统、复杂部件多轴数控加工、增材制造技术等。

教学设施:
智能制造实训基地,总面积近3000平方米,拥有智能制造、数控加工、机械工艺创新、产品成型与创新设计、数字化建模与仿真、PLC控制技术、机械设计、精密检测技术、公差配合与测量、金相与硬度等实训室,建有区级科研平台北电科高端精密制造职工创新工作室。配备数量充足的图形工作站、绘图仪、加工中心、车削中心、工具显微镜、关节臂式测量仪、数字化产线、智能立体库、AGV激光导航小车、三坐标测量机等近千台设备。

师资队伍:
本专业共计15名专任教师,责任心强、经验丰富,多人具备赴德、美、英等国培训或访问学者经历,其中教授1人,博士学位教师3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全国技术能手2人。团队教师教学改革创新项目先后获评北京市和全国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职业证书:
本专业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简称1+X证书)制度,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可以取得机械数字化设计与制造、低压电工作业等职业证书。还可选择考取SolidWorks认证工程师、塑料模具工证书,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可根据个人意愿进入中国航天、中国兵器、中航工业、中国航发、国家电网等各大集团所属单位,从事飞行器或武器产品现场生产工艺、生产计划调度、物流运维管理、实验室助理、电力数据统计、检测与质量控制等工作。主要就业单位包括:
(1)航天国防军工: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科工二院、中国航天科工三院等。
(2)中国兵器集团:北方导航控制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北方车辆集团有限公司等。
(3)其他著名企业:中国航发北京航科、航卫通用电气医疗系统有限公司、北京燃气集团、国家电网等。

2532

主题

433

回帖

8651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8651
 楼主| 发表于 2024-5-9 01:39:10 | 显示全部楼层
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国企定向)

专业介绍
始于1999年,学校重点专业之一,中国智能建筑协会常务理事会单位,全国职业院校智能建筑行业知名专业。2009年获得北京市高职院校专业创新团队,2011年起“北京市师资培训基地”,2017年在全国率先进行信息化教学改革,获得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全国二等奖,2018年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全国一等奖。2020年12月参加首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BIM)获得北京市第一名。

专业特色:
(1)办学历史悠久:该专业是首批高职院校专业,始于1999年,也是北京市“特高”群建设专业,办学基础扎实。
(2)师资力量雄厚:学校是中国建筑业协会绿色建造与智能建筑分会理事单位,企业资源好,师资团队与清华大学建筑系、北京建筑大学合作,师资力量雄厚。
(3)就业有保障:面向华北电力设计院、外交部、北京索腾科技有限公司、中建电子、首都机场、人民大会堂管理局等国企单位,定向培养人才,就业有保障。
(4)培养国际人才:毕业生有机会赴欧美等国家工作,培养国际人才,待遇丰厚。
(5)专升本对接建筑类名校:毕业生有专升本机会,专升本对接一本高校北京建筑大学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国家级一流专业(全国仅7所院校的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该专业被誉为“注册电气工程师的摇篮”。

培养目标:
面向智慧建筑与绿色建筑领域,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的高端技术技能人才,毕业后在智慧建筑、智慧园区领域从事建筑智能化系统的设计与技术改造、编程调试、运维管理、BIM(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等方面的工作。

主要课程:
建筑CAD、建筑构造与识图、电工电子技术、建筑设备、建筑电气控制技术与PLC、网络与综合布线系统工程、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工程、安防自动化、消防自动化、建筑供配电与照明、工程造价与管理、项目管理、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建筑智能化系统深化设计、智慧能源管理、建筑物联网技术等。

教学设施:
校内实训基地:电工电子实训中心、BIM实训中心、BIM创新中心、楼宇自控实训室、网络布线实训室、安全实训室、消防实训室、给排水实训室、节能控制实训室等。
校外实训基地:外交部、同方股份有限公司、华北电力设计院、中建电子、首都机场动力能源有限公司、北京住总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工程总承包部、国家游泳中心、国家速滑馆、美的自控、西门子各集成商等。

师资队伍:
师资力量雄厚,其中教授2名,副教授6名;博士3名,硕士10名;北京市教学名师1名,北京市职教名师1名,北京市优秀教师1名,北京市青年骨干教师2名;全国注册电气工程师1名,一级注册建筑师1名,全国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1名;多名教师曾赴德国、法国等国家开展国际交流学习,师资团队与清华大学建筑系、北京建筑大学合作,企业实践经验丰富。教师团队2017年参加全国信息化大赛获全国二等奖,2018年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国家一等奖,2021年获得国家二等奖,教师团队2022年被评为北京市教师教学创新团队,2023年学生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建筑智能化系统安装与调试”国赛三等奖,2023年学生参加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获得国家金奖,充分体现师资团队的实力。

职业证书:
1+X(BIM)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初级、中级)、智能楼宇管理员(四级)、低压运行维修电工证、CAD技能等级证书。

就业方向:
(1)高端智慧园区管理:外交部驻各国大使馆、首都机场动力能源有限公司、人民大会堂管理处、北京索腾科技有限公司、万达集团、万国数据中心斯等企业,从事智慧园区技术改造、BIM运维管理等工作,毕业生有机会赴欧美等国家工作,待遇高。
(2)智能建筑工程公司:华北电力设计院、中建电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住总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工程总承包部、同方股份公司、广联达股份公司、北京玛斯特系统工程有限公司、美的自控、西门子各集成商等企业,从事智能建筑系统方案设计、编程调试、项目管理及BIM设计及管理等工作。毕业生待遇好,3-5年后有机会晋升为项目经理、工程师、经理等职位,从事智能化系统的编程调试、BIM、系统设计、智能化项目管理等方向待遇更高,发展空间巨大。

2532

主题

433

回帖

8651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8651
 楼主| 发表于 2024-5-9 01:41: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机电一体化技术(航天军工、智能装备及机器人方向)

专业介绍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是国家级重点专业,是北京市特高建设项目“高端装备智能制造技术专业群”龙头专业。作为首批专业参与过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北京市职业教育分级制改革试验和北京市高端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培养改革试验。

专业特色:
(1)发展前景好。办学历史悠久,教育部“双高”学校(A档)重点专业群专业,第一批北京市特色高水平专业群牵头专业,首批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首批申报职业本科专业。
(2)就业领域广。专业精准对接航天军工、智能装备及机器人等高精尖产业和智慧城市运行管理,专业对口就业率高、薪资高、发展好。
(3)专业技能强。学生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数量位居全国同类专业前列,12次获全国一等奖,60余次获全国二等奖和北京市各类奖项。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能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创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能够在智慧城市运行与管理领域从事智能设备运行与管理;在航天军工、智能制造及机器人、医疗器械等产业集群从事数字化辅助设计、系统化集成和专业化运维等工作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主要课程:
工程制图、电工电子技术、可编程序控制器(PLC)控制技术(北京市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程)、液压与气压传动(北京市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程)、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国家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程)、机电产品数字化设计、工业机器人编程与调试、工业互联网实施与运维、智能产线控制与运维和数字孪生与虚拟调试等。

教学设施:
校内实训基地:为了保障教学质量,充分考虑学生未来发展对实践能力的需求,本专业建有PLC控制技术实训室、工业互联网实施与运维实训室、智能产线控制与运维实训室、数字化工厂实训室、机电一体化产品概念设计实训室、液压与气压传动实训室、智能设备故障诊断与维护实训室和数字孪生与虚拟调试实训室等先进实训室。
校外实训基地:本专业与区域内30多家优质企业建立了密切的深度校企合作关系,与企业在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与合作创新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主要合作单位有: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博世力士乐(北京)液压有限公司、航卫通用电气医疗系统有限公司、北京软体机器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和北京健康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等。

师资队伍:
本专业现有专兼职教学团队20名成员,团队师资力量雄厚,所有专任教师均有国外培训和学习经历,是北京市专业创新团队。其中博士3人,副教授6人,企业兼职教师7人。团队拥有北京市优秀教师2人、北京市高校青年教学名师1人、北京市职教名师2人,北京市专业带头人1人、北京市师德先进个人3人、北京市课程思政教学名师5人,北京市技能大赛首席指导教师2人、学校记功3人、学校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1人。教师团队参加教学能力比赛获得全国二等奖1次,北京市一等奖2次,获得北京市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次,二等奖2次。

职业证书:
本专业实行“双证书”制,学生在校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至少获得一个以上的国家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包括:工业机器人操作与运维、工业互联网实施与运维、智能产线控制与运维等。此外,还可以考取西门子PLM产品技术认证证书。

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可根据个人意愿就业于中国航天军工、智能装备及机器人、医疗器械和智慧城市运行管理等方向科研院所、国企和其他专精特新企业,从事智能装备及产线数字化辅助设计、系统化集成、专业化运维等工作。主要就业单位包括:
(1)航天军工方向: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综合技术研究所、北京航天控制仪器研究所、中国航发北京航科发动机控制系统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航天斯达科技有限公司、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军蓝集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等。
(2)智能装备及机器人、医疗器械方向:博世力士乐(北京)液压有限公司、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北京软体机器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索腾科技有限公司、GE医疗器械系统有限公司等。
(3)智慧城市运行与管理方向:中国水环境集团、中国自来水集团、中国燃气集团、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

2532

主题

433

回帖

8651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8651
 楼主| 发表于 2024-5-9 01:48:05 | 显示全部楼层
工业互联网应用

专业特色:
(1)新态势新引擎——专业紧跟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的长足发展,培养学生在网络、标识、平台、数据、安全等五大功能体系方面的专业能力,使其能够参与和推动工业互联网产业的深入发展,成为经济稳定增长的有力推动力。
(2)就业广薪资高——随着工业互联网应用领域的不断发展,企业对于掌握工业互联网技术的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人才缺口大,薪资水平高。北京工业互联网产业增加值规模已超千亿元,毕业后可在中国航天军工、智能装备及机器人、医疗器械和智慧城市运行管理等方向科研院所、国企和其他专精特新企业从事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工程实施、工业互联网实施与运维、智能化生产项目实施、工业网络系统技术支持等岗位的工作。
(3)新职业新发展——专业对接新职业工业互联网工程技术人员,在工业互联网的实践中发挥关键作用。专业的人才有助于工业互联网实现跨行业、跨领域、跨时空的资源要素高效汇聚共享,加速新技术更新、设施设备升级及企业转型。能够重塑工业生产制造和服务体系,实现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国家从制造大国升级制造强国。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工业互联网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制造业的工业互联网工程技术人员、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人员、自动控制工程技术人员等职业群,能够从事工业互联网网络集成与运维、标识解析应用、工业数据采集与分析、工业边缘计算应用、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工业网络安全实施等工作的复合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主要课程:
电工电子技术、电气制图及CAD、PLC控制技术、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技术、工业数据采集技术、边缘计算应用技术、工业管理软件应用、工业控制系统安全、工业网络系统集成与调试、工业互联网实施与运维和数字孪生技术等。

教学设施:
校内实训基地:为了保障教学质量,充分考虑学生未来发展对实践能力的需求,本专业建有PLC控制技术实训室、工业数据采集技术实训室、⼯业互联⽹实施与运维实训室、⼯业⽹络通讯技术实训室、工业网络安全实训室、数字孪生技术实训室、生产单元数字化改造实训室等18个实训教室,可支持专业课程教学和师资培训等工作。
校外实训基地:本专业与区域内30多家优质企业建立了密切的深度校企合作关系,与企业在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与合作创新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主要合作单位有: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博世力士乐(北京)液压有限公司、北京长扬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珞安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寄云鼎城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软体机器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和北京健康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等。

师资队伍:
本专业现有专兼职教学团队20名成员,团队师资力量雄厚,所有专任教师均有国外培训和学习经历,是北京市专业创新团队。其中博士3人,副教授6人,企业兼职教师7人。团队拥有北京市优秀教师2人、北京市高校青年教学名师1人、北京市职教名师2人,北京市专业带头人1人、北京市师德先进个人3人、北京市课程思政教学名师5人,北京市技能大赛首席指导教师2人、学校记功3人、学校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1人。教师团队参加教学能力比赛获得全国二等奖1次,北京市一等奖2次,获得北京市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次,二等奖2次。

职业证书:
本专业实行“双证书”制,学生在校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至少获得一个以上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包括:工业互联网实施与运维、工业互联网设备数据采集等。

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可根据个人意愿就业于中国航天军工、智能装备及机器人、医疗器械和智慧城市运行管理等方向科研院所、国企和其他专精特新企业,涉及工业互联网及智能制造行业,从事工业互联网网络集成与运维、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应用、工业数据采集与分析、工业边缘计算应用、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工业互联网安全实施等工作。

主要就业单位包括:
(1)航天军工方向: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北京航天斯达科技有限公司、航天云网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生态圈合作企业,徐工汉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生态圈合作企业等。
(2)智能装备及机器人、医疗器械方向: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生态圈合作企业,北京长扬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珞安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寄云鼎城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软体机器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GE医疗器械系统有限公司和北京健康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等。
(3)智慧城市运行与管理方向:中国水环境集团、中国自来水团、中国燃气集团、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国大学网[中国高校网] ( 苏ICP备17039520号-9|苏公网安备 32010402000417号 )

GMT+8, 2024-6-2 12:47 , Processed in 0.072264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