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邮 软件工程学院简介及软件工程专业介绍及培养方案说明
023-62487729
学院简介:http://software.cqupt.edu.cn/
软件工程学院简介
重庆邮电大学软件工程学院成立于2002年,是重庆市首家“示范性软件学院”、重庆市首批“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软件工程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首批国家级一流专业,2022年通过国际工程教育认证,2023年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为53位,位于全国同专业前2%-10%。软件工程学科是全国首批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22年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64位。
学院适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面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和云计算等数字经济对软件人才的迫切需求,依托学校ICT领域及软件工程学科优势,依托国内外著名IT企业,培养解决国家急需的关键基础软件、大型工业软件、行业应用软件、新型平台软件和嵌入式软件等方面的专门人才。学院在校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共计2400余人。近四年来,学生在各类学术科技竞赛中,获国家级奖项230多项、省部级奖项690多项。
学院现有专兼职教师1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60余名,具有一年以上海外学习经历或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占比60%以上。通过持续的发展建设,学院形成了一支包含重庆英才、重庆市科技创业领军人才、最美工程师、教学名师、教书育人楷模等学科专业基础扎实、富有创新精神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兼职教师队伍。
学院建有重庆市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智能软件与系统工程研究中心等省部级及校级科研基地;“通信软件”、“互联网+工程教育”、“网络安全感知及大数据分析”三个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与企业和地方合作建有重庆邮电大学惠普软件学院、微软IT学院、重庆互联网学院等产学研合作平台。现有教学实验室21 间 ,面积2492 平米;研发场地62间房,面积约 4222 平米,实验设备约3381台套。近五年来,承担国家重点研发、重大专项、自科基金等国家级项目7项,省部级项目50余项,总经费超2000万;发表学术论文16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6部;授权国家技术发明专利170余件、软件著作权近100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励6项。
(更新时间:2023年10月)
重庆邮电大学软件工程学院成立于2002年,是重庆市首家“示范性软件学院”、重庆市首批“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软件工程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首批国家级一流专业,2022年通过国际工程教育认证,2023年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53位,位于全国同专业前2%-10%,所依托的学科是全国首批软件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23年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52位。适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面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和云计算等数字经济对软件人才的迫切需求,依托学校ICT领域、软件工程学科优势及国内外著名IT企业,培养解决国家急需的关键基础软件、大型工业软件、行业应用软件、新型平台软件和嵌入式软件等方面的专门人才。学院现有专兼职教师1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60余名,具有一年以上海外学习经历或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占比60%以上。通过持续的发展建设,学院形成了一支包含重庆英才、重庆市科技创业领军人才、最美工程师、教学名师、教书育人楷模等学科专业基础扎实、富有创新精神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在校本硕学生2400余人。学院建有重庆市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智能软件与系统工程研究中心等省部级及校级科研基地;与企业和地方合作建有重庆邮电大学惠普软件学院、微软IT学院、重庆互联网学院等产学研合作平台;2023年揭榜挂帅重庆市软件人才“超级工厂”项目,与赛力斯汽车、中科方德等龙头企业合作培养工业软件人才。
软件工程学院近年来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超过30%的毕业生签约500强企业,超过50%的毕业生就业于“互联网、数字经济、信息服务、芯片设计等行业”,毕业主要地域流向为川渝和东部沿海城市,平均签约薪资高于全国“双一流”高校平均签约薪资18%;本科毕业生深造率超过20%,其中超过50%的学生考取国内双一流高校硕士研究生。
软件工程专业介绍
专业(类)简介:软件工程专业是首批国家一流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计划专业、重庆市大数据智能化类特色专业和重庆市“三特”专业,通过国际工程教育认证。本专业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以培养关键领域专门人才为中心,以“工程型、国际化”为办学特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型软件人才。本专业聚焦智能化社会转型,夯实人工智能软件基础,采取“软件+行业”特色培养模式,以“五层次、八模块”的课程体系为支撑,培养能够综合运用软件工程方法、技术和工具分析解决复杂工程问题,具备良好的软件工程组织与管理能力,在信息通信、工业软件、数字传媒等领域中具有良好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人才。近年来,学院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高质量就业率超过50%,毕业生在晋升比例、专业相关度、职业能力达成度等方面名列学校前茅。
2020版软件工程培养方案(软件+行业)
=====================================================================
一、专业介绍
软件工程是国家一流专业、特色专业、卓越工程师计划、重庆市本科高校大数据智能化类特色专业,所属学院是重庆市首家“示范性软件学院”。本专业按照国家新工科建设要求,对标国际工程教育标准,立足信息通信特色,实行“软件+行业+外语”人才培养模式,面向大数据智能化,设置四个人才培养方向,强化学科专业基础和国际合作办学,通过系统化的实践教育和企业全真项目实习实训体系,培养学生的软件工程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专业代码:080902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基本学制:4年 学习年限:3-8年
二、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
1、培养目标
适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面向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数字经济新兴产业对软件人才的迫切需求,依托学校ICT领域及软件工程学科优势,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培养能够综合运用软件工程方法、技术和工具分析解决复杂工程问题,具备良好的软件项目工程组织与管理能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具有国际视野的新型软件人才。毕业生经过五年左右的工程实践,达到如下预期: 具有扎实的学科专业基础、执着的行业情怀、较强的法制意识、较高的人文素养、较好的国际视野、突出的工程能力和持续的职业发展能力;具有完备的软件工程知识体系,能够综合运用数理基础、工程基础、专业知识、软件技术和工具去识别、分析、解决复杂软件工程问题。 能够紧跟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方向,把握软件工程国际化方向,把握ICT产业发展形势及规则,综合考虑技术、安全、环境、法律、文化等因素,在信息通信、金融科技、数字传媒及其他行业相关岗位中,结合软件工程方法、技术和工具开展软件项目工程组织与管理,评价软件系统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能够持续跟踪软件技术发展的新动态,分析和研究各行各业中的软件支撑技术。
2、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1(工程知识):能够掌握数学、物理、工程基础和软件工程专业知识,并用于解决软件工程及应用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
1.1掌握基本的数学和物理知识,具备针对工程问题进行分析和建模的能力。
1.2掌握计算理论、程序理论和计算机系统等计算机科学知识,并用于构建数字智能系统,解决信息的计算、存储、传输的科学问题。
1.3掌握软件需求、软件设计、软件构造、软件测试与维护、软件过程与管理、软件工具和方法等软件工程知识,并用于解决大型、复杂软件系统研发中的生产性、可靠性、安全性、易用性、经济性等问题。
1.4熟悉信息通信、金融科技、数字传媒中某个应用领域的基本知识,用于理解和表述其中的基本业务。
毕业要求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物理、计算机科学和软件工程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软件工程及应用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并借助查阅文献资料,进一步开展分析和研究,以获得有效结论。
2.1能够应用数学、物理的基本原理,正确识别软件工程及应用领域的科学问题,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
2.2能够应用计算机科学和软件工程的基本原理,识别软件工程及应用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获得系统问题定义或软件模型。
2.3能够应用数学、计算机科学和软件工程的基本原理,识别信息通信、金融科技、数字传媒等领域的关键业务问题,并建立合理的数学模型或业务模型。
2.4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对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而建立的模型进行研究分析,以获得有效结论。
毕业要求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具备专业所需的设计/开发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够针对软件工程及应用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基于特定的系统需求,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制定系统解决方案和工程管理流程,设计软件功能模块或完备的软件系统。
3.1能够针对软件工程及应用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基于特定的系统需求模型或数学模型,制定软件模型等解决方案及工程管理流程。
3.2能够根据特定的软件系统模型或分析模型等解决方案,通过单元测试和优化设计软件功能模块。
3.3能够根据特定的软件系统模型或软件模型等系统解决方案,通过系统集成、测试和优化构造完备的软件系统。
3.4能够综合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分析评价系统解决方案、模块设计方案及软件系统运维场景。
毕业要求4(研究):能够基于数学、计算机、软件工程等科学原理,采用数学建模、统计分析等科学方法和软件构造、运行和维护的系统性、规范化的方法,对软件工程及应用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4.1能够对软件工程应用领域的现象进行观测、分析,明确其中的关联因素和本质特征。
4.2能够基于复杂软件构造、运行和演化的基本规律建立合理的数学模型或软件模型。
4.3能够采用计算机仿真、软件构造等方法,设计实验或原型系统。
4.4能够正确收集、整理、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毕业要求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软件工程及应用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选择与使用恰当的软件开发、运行和维护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5.1能够运用软件生命周期理论选择与使用恰当的分析、设计、构造、测试等技术以及软件工程支撑工具,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5.2能够针对应用领域的特点选择与使用恰当的软件开发过程以及软件工程管理技术和管理工具,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5.3能够针对软件工程应用领域的特点选择与使用恰当的软件运行平台与环境,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5.4能够针对信息通信、金融科技、数字传媒中某个应用领域的特点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平台与环境,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毕业要求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计算机、软件工程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软件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6.1能够理解软件所面临的复杂性、开放性和可信性等一系列重要挑战,评价软件工程方法和技术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6.2基于计算机、软件工程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能评价软件开发、运行和维护中的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毕业要求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软件工程领域复杂工程的解决方案及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7.1能够理解国家与地区信息通信产业的发展形势及法律法规,评判软件工程方法和技术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7.2能够掌握软件工程项目的相关标准和规范,了解环境影响评价的法律法规,能评价软件开发、运行和维护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毕业要求8(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软件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8.1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具备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
8.2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履行责任。
毕业要求9(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9.1能够与其他成员开展合作,倾听他人意见,能够在团队中承担个人角色。
9.2具有一定的团队协调或组织能力,能够发挥团队负责人的作用并完成任务。
9.3能够在软件项目中与业主、业务人员和软件技术人员等团队成员开展有效合作,并承担相应的角色。
毕业要求10(沟通):能够就软件工程及应用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0.1能够就软件工程及应用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使用UML等软件语言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通过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等形式清晰表达自己的观点10.2具备一定的外语运用能力,通过阅读国内外技术文献,理解不同文化、技术行为之间的差异,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毕业要求11(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软件开发、运行、维护中的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11.1理解并掌握软件开发、运行、维护中的工程项目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
11.2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合理应用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
毕业要求12(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具备采取适当的方式探索自我发展的能力。
12.1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和途径。
12.2能够及时更新知识体系,适应技术和行业的快速发展与进步。
3、毕业学分要求
毕业要求总学分:170
(注:除满足毕业学分总数的要求外,还应满足各模块最低学分要求。)
4、学位授予条件
根据《重庆邮电大学学士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达到学位授予条件的,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三、主干学科与专业核心课
1、主干学科
一级学科: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
2、专业核心课
编程基础I、编程基础II、编程基础III、数据结构、软件分析与设计、软件测试与维护、软件需求工程、软件过程与项目管理。
2020版软件工程培养方案(软件+日语)
=====================================================================
软件+日语培养方案
一、专业介绍
软件工程是国家一流专业、特色专业、卓越工程师计划、重庆市本科高校大数据智能化类特色专业,所属学院是重庆市首家“示范性软件学院”。本专业按照国家新工科建设要求,对标国际工程教育标准,立足信息通信特色,实行“软件+行业+外语”人才培养模式,面向大数据智能化,设置四个人才培养方向,强化学科专业基础和国际合作办学,通过系统化的实践教育和企业全真项目实习实训体系,培养学生的软件工程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专业代码:080902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基本学制:4年 学习年限:3-8年
二、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
1、培养目标
适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面向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数字经济新兴产业对软件人才的迫切需求,依托学校ICT领域及软件工程学科优势,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培养能够综合运用软件工程方法、技术和工具分析解决复杂工程问题,具备良好的软件项目工程组织与管理能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具有国际视野的新型软件人才。毕业生经过五年左右的工程实践,达到如下预期: 具有扎实的学科专业基础、良好的日语运用能力、执着的行业情怀、较强的法制意识、较高的人文素养、广阔的国际视野、突出的工程能力和持续的职业发展能力;具有完备的软件工程知识体系,能够综合运用数理基础、工程基础、专业知识、软件技术和工具去识别、分析、解决复杂软件工程问题。 能够紧跟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方向,把握软件工程国际化方向,把握ICT产业发展形势及规则,综合考虑技术、安全、环境、法律、文化等因素,在国际国内行业的相关岗位中,结合软件工程方法、技术和工具开展软件项目工程组织与管理,评价软件系统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能够持续跟踪软件技术发展的新动态,分析和研究各行各业中的软件支撑技术。
2、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1(工程知识):能够掌握数学、物理、工程基础和软件工程专业知识,并用于解决软件工程及应用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
1.1掌握基本的数学和物理知识,具备针对工程问题进行分析和建模的能力。
1.2掌握计算理论、程序理论和计算机系统等计算机科学知识,并用于构建数字智能系统,解决信息的计算、存储、传输的科学问题。
1.3掌握软件需求、软件设计、软件构造、软件测试与维护、软件过程与管理、软件工具和方法等软件工程知识,并用于解决大型、复杂软件系统研发中的生产性、可靠性、安全性、易用性、经济性等问题。
毕业要求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物理、计算机科学和软件工程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软件工程及应用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并借助查阅文献资料,进一步开展分析和研究,以获得有效结论。
2.1能够应用数学、物理的基本原理,正确识别软件工程及应用领域的科学问题,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
2.2能够应用计算机科学和软件工程的基本原理,识别软件工程及应用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获得系统问题定义或软件模型。
2.3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对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而建立的模型进行研究分析,以获得有效结论。
毕业要求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具备专业所需的设计/开发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够针对软件工程及应用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基于特定的系统需求,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制定系统解决方案和工程管理流程,设计软件功能模块或完备的软件系统。
3.1能够针对软件工程及应用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基于特定的系统需求模型或数学模型,制定软件模型等解决方案及工程管理流程。
3.2能够根据特定的软件系统模型或分析模型等解决方案,通过单元测试和优化设计软件功能模块。
3.3能够根据特定的软件系统模型或软件模型等系统解决方案,通过系统集成、测试和优化构造完备的软件系统。
3.4能够综合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分析评价系统解决方案、模块设计方案及软件系统运维场景。
毕业要求4(研究):能够基于数学、计算机、软件工程等科学原理,采用数学建模、统计分析等科学方法和软件构造、运行和维护的系统性、规范化的方法,对软件工程及应用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4.1能够对软件工程应用领域的现象进行观测、分析,明确其中的关联因素和本质特征。
4.2能够基于复杂软件构造、运行和演化的基本规律建立合理的数学模型或软件模型。
4.3能够采用计算机仿真、软件构造等方法,设计实验或原型系统。
4.4能够正确收集、整理、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毕业要求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软件工程及应用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选择与使用恰当的软件开发、运行和维护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5.1能够运用软件生命周期理论选择与使用恰当的分析、设计、构造、测试等技术以及软件工程支撑工具,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5.2能够针对应用领域的特点选择与使用恰当的软件开发过程以及软件工程管理技术和管理工具,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5.3能够针对软件工程应用领域的特点选择与使用恰当的软件运行平台与环境,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毕业要求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计算机、软件工程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软件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6.1能够理解软件所面临的复杂性、开放性和可信性等一系列重要挑战,评价软件工程方法和技术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6.2基于计算机、软件工程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能评价软件开发、运行和维护中的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毕业要求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软件工程领域复杂工程的解决方案及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7.1能够理解国家与地区信息通信产业的发展形势及法律法规,评判软件工程方法和技术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7.2能够掌握软件工程项目的相关标准和规范,了解环境影响评价的法律法规,能评价软件开发、运行和维护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毕业要求8(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软件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8.1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具备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
8.2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履行责任。
毕业要求9(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9.1能够与其他成员开展合作,倾听他人意见,能够在团队中承担个人角色。
9.2具有一定的团队协调或组织能力,能够发挥团队负责人的作用并完成任务。
9.3能够在软件项目中与业主、业务人员和软件技术人员等团队成员开展有效合作,并承担相应的角色。
毕业要求10(沟通):能够就软件工程及应用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0.1能够就软件工程及应用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使用UML等软件语言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通过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等形式清晰表达自己的观点或回应指令。
10.2熟练掌握日语听说读写,具备良好的日语运用能力,通过阅读国内外技术文献,理解不同文化、技术行为之间的差异,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毕业要求11(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软件开发、运行、维护中的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11.1理解并掌握软件开发、运行、维护中的工程项目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
11.2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合理应用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
毕业要求12(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具备采取适当的方式探索自我发展的能力。
12.1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和途径。
12.2能够及时更新知识体系,适应技术和行业的快速发展与进步。
3、毕业学分要求
毕业要求总学分:170
(注:除满足毕业学分总数的要求外,还应满足各模块最低学分要求。)
4、学位授予条件
根据《重庆邮电大学学士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达到学位授予条件的,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三、主干学科与专业核心课
1、主干学科
一级学科: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学
2、专业核心课
编程基础I、编程基础II、编程基础III、数据结构、软件测试与维护、软件分析与设计、软件需求工程、软件过程与项目管理。
2020版软件工程培养方案(软件+英语)
=====================================================================
软件+英语培养方案
一、专业介绍
软件工程是国家一流专业、特色专业、卓越工程师计划、重庆市本科高校大数据智能化类特色专业,所属学院是重庆市首家“示范性软件学院”。本专业按照国家新工科建设要求,对标国际工程教育标准,立足信息通信特色,实行“软件+行业+外语”人才培养模式,面向大数据智能化,设置四个人才培养方向,强化学科专业基础和国际合作办学,通过系统化的实践教育和企业全真项目实习实训体系,培养学生的软件工程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专业代码:080902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基本学制:4年 学习年限:3-8年
二、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
1、培养目标
适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面向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数字经济新兴产业对软件人才的迫切需求,依托学校ICT领域及软件工程学科优势,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培养能够综合运用软件工程方法、技术和工具分析解决复杂工程问题,具备良好的软件项目工程组织与管理能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具有国际视野的新型软件人才。毕业生经过五年左右的工程实践,达到如下预期: 具有扎实的学科专业基础、良好的英语运用能力、执着的行业情怀、较强的法制意识、较高的人文素养、广阔的国际视野、突出的工程能力和持续的职业发展能力;具有完备的软件工程知识体系,能够综合运用数理基础、工程基础、专业知识、软件技术和工具去识别、分析、解决复杂软件工程问题。 能够紧跟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方向,把握软件工程国际化方向,把握ICT产业发展形势及规则,综合考虑技术、安全、环境、法律、文化等因素,在国际国内行业的相关岗位中,结合软件工程方法、技术和工具开展软件项目工程组织与管理,评价软件系统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能够持续跟踪软件技术发展的新动态,分析和研究各行各业中的软件支撑技术。
2、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1(工程知识):能够掌握数学、物理、工程基础和软件工程专业知识,并用于解决软件工程及应用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
1.1掌握基本的数学和物理知识,具备针对工程问题进行分析和建模的能力。
1.2掌握计算理论、程序理论和计算机系统等计算机科学知识,并用于构建数字智能系统,解决信息的计算、存储、传输的科学问题。
1.3掌握软件需求、软件设计、软件构造、软件测试与维护、软件过程与管理、软件工具和方法等软件工程知识,并用于解决大型、复杂软件系统研发中的生产性、可靠性、安全性、易用性、经济性等问题。
毕业要求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物理、计算机科学和软件工程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软件工程及应用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并借助查阅文献资料,进一步开展分析和研究,以获得有效结论。
2.1能够应用数学、物理的基本原理,正确识别软件工程及应用领域的科学问题,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
2.2能够应用计算机科学和软件工程的基本原理,识别软件工程及应用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获得系统问题定义或软件模型。
2.3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对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而建立的模型进行研究分析,以获得有效结论。
毕业要求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具备专业所需的设计/开发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够针对软件工程及应用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基于特定的系统需求,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制定系统解决方案和工程管理流程,设计软件功能模块或完备的软件系统。
3.1能够针对软件工程及应用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基于特定的系统需求模型或数学模型,制定软件模型等解决方案及工程管理流程。
3.2能够根据特定的软件系统模型或分析模型等解决方案,通过单元测试和优化设计软件功能模块。
3.3能够根据特定的软件系统模型或软件模型等系统解决方案,通过系统集成、测试和优化构造完备的软件系统。
3.4能够综合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分析评价系统解决方案、模块设计方案及软件系统运维场景。
毕业要求4(研究):能够基于数学、计算机、软件工程等科学原理,采用数学建模、统计分析等科学方法和软件构造、运行和维护的系统性、规范化的方法,对软件工程及应用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4.1能够对软件工程应用领域的现象进行观测、分析,明确其中的关联因素和本质特征。
4.2能够基于复杂软件构造、运行和演化的基本规律建立合理的数学模型或软件模型。
4.3能够采用计算机仿真、软件构造等方法,设计实验或原型系统。
4.4能够正确收集、整理、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毕业要求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软件工程及应用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选择与使用恰当的软件开发、运行和维护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5.1能够运用软件生命周期理论选择与使用恰当的分析、设计、构造、测试等技术以及软件工程支撑工具,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5.2能够针对应用领域的特点选择与使用恰当的软件开发过程以及软件工程管理技术和管理工具,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5.3能够针对软件工程应用领域的特点选择与使用恰当的软件运行平台与环境,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毕业要求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计算机、软件工程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软件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6.1能够理解软件所面临的复杂性、开放性和可信性等一系列重要挑战,评价软件工程方法和技术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6.2基于计算机、软件工程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能评价软件开发、运行和维护中的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毕业要求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软件工程领域复杂工程的解决方案及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7.1能够理解国家与地区信息通信产业的发展形势及法律法规,评判软件工程方法和技术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7.2能够掌握软件工程项目的相关标准和规范,了解环境影响评价的法律法规,能评价软件开发、运行和维护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毕业要求8(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软件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8.1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具备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
8.2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履行责任。
毕业要求9(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9.1能够与其他成员开展合作,倾听他人意见,能够在团队中承担个人角色。
9.2具有一定的团队协调或组织能力,能够发挥团队负责人的作用并完成任务。
9.3能够在软件项目中与业主、业务人员和软件技术人员等团队成员开展有效合作,并承担相应的角色。
毕业要求10(沟通):能够就软件工程及应用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0.1能够就软件工程及应用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使用UML等软件语言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通过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等形式清晰表达自己的观点或回应指令。
10.2熟练掌握英语听说读写,具备良好的英语运用能力,通过阅读国内外技术文献,理解不同文化、技术行为之间的差异,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毕业要求11(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软件开发、运行、维护中的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11.1理解并掌握软件开发、运行、维护中的工程项目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
11.2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合理应用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
毕业要求12(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具备采取适当的方式探索自我发展的能力。
12.1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和途径。
12.2能够及时更新知识体系,适应技术和行业的快速发展与进步。
3、毕业学分要求
毕业要求总学分:170
(注:除满足毕业学分总数的要求外,还应满足各模块最低学分要求。)
4、学位授予条件
根据《重庆邮电大学学士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达到学位授予条件的,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三、主干学科与专业核心课
1、主干学科
一级学科: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
2、专业核心课
编程基础I、编程基础II、编程基础III、数据结构、软件测试与维护、软件分析与设计、软件过程与项目管理、软件需求工程。
2020版软件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班培养方案
=====================================================================
软件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班培养方案
一、专业介绍
软件工程是国家一流专业、特色专业、卓越工程师计划、重庆市本科高校大数据智能化类特色专业,所属学院是重庆市首家“示范性软件学院”。本专业按照国家新工科建设要求,对标国际工程教育标准,立足信息通信特色,实行“卓越工程师计划”人才培养模式,面向大数据智能化,设置特色人才培养方向,强化学科专业基础和国际合作办学,通过系统化的实践教育和企业全真项目实习实训体系,培养学生的软件工程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专业代码:080902授予学位:工学
学习年限:3-8年基本学制:4
二、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
1、培养目标
适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面向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数字经济新兴产业对软件人才的迫切需求,依托学校ICT领域及软件工程学科优势,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培养能够综合运用软件工程方法、技术和工具分析解决复杂工程问题,具备优秀的软件项目工程组织与管理能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具有国际视野的新型软件人才。毕业生经过五年左右的工程实践,达到如下预期: 具有扎实的学科专业基础、执着的行业情怀、较强的法制意识、优秀的人文素养、良好的国际视野、突出的工程能力、持续的职业发展能力和创新意识;具有完备的软件工程知识体系,能够综合运用数理基础、工程基础、专业知识、软件技术和工具去识别、分析、解决复杂软件工程问题。 能够紧跟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方向,把握软件工程国际化方向,把握ICT产业发展形势及规则,综合考虑技术、安全、环境、法律、文化等因素,在信息通信、金融科技、数字传媒及其他行业相关岗位中,结合软件工程方法、技术和工具开展软件项目工程组织与管理,评价软件系统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能够持续跟踪软件技术发展的新动态,分析和研究各行各业中的软件支撑技术。
2、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1]:1.1掌握基本的数学和物理知识,具备针对工程问题进行分析和建模的能力。
[毕业要求2]: 1.2掌握计算理论、程序理论和计算机系统等计算机科学知识,并用于构建数字智能系统,解决信息的计算、存储、传输的科学问题。
[毕业要求3]: 1.3掌握软件需求、软件设计、软件构造、软件测试与维护、软件过程与管理、软件工具和方法等软件工程知识,并用于解决大型、复杂软件系统研发中的生产性、可靠性、安全性、易用性、经济性等问题。
[毕业要求4]:1.4能够了解信息通信、金融科技、数字传媒等某个应用领域的基本知识,用于理解和表述其中的基本业务。
[毕业要求5]:2.1能够应用数学、物理的基本原理,正确识别软件工程及应用领域的科学问题,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
[毕业要求6]:2.2能够应用计算机科学和软件工程的基本原理,识别软件工程及应用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获得系统问题定义或软件模型。
[毕业要求7]:2.3能够应用数学、计算机科学和软件工程的基本原理,识别信息通信、金融科技、数字传媒等领域的关键业务问题,并建立合理的数学模型或业务模型。
[毕业要求8]:2.4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对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而建立的模型进行研究分析,以获得有效结论。
[毕业要求9]:3.1能够针对软件工程及应用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基于特定的系统需求模型或数学模型,制定软件模型等解决方案及工程管理流程。
[毕业要求10]:3.2能够根据特定的软件系统模型或分析模型等解决方案,通过单元测试和优化设计软件功能模块。
[毕业要求11]:3.3能够根据特定的软件系统模型或软件模型等系统解决方案,通过系统集成、测试和优化构造完备的软件系统。
[毕业要求12]:3.4能够综合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分析评价系统解决方案、模块设计方案及软件系统运维场景。
[毕业要求13]:4.1能够对软件工程应用领域的现象进行观测、分析,明确其中的关联因素和本质特征。
[毕业要求14]:4.2能够基于复杂软件构造、运行和演化的基本规律建立合理的数学模型或软件模型。
[毕业要求15]:4.3能够采用计算机仿真、软件构造等方法,设计实验或原型系统。
[毕业要求16]:4.4能够正确收集、整理、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毕业要求17]:5.1能够运用软件生命周期理论选择与使用恰当的分析、设计、构造、测试等技术以及软件工程支撑工具,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毕业要求18]:5.2能够针对应用领域的特点选择与使用恰当的软件开发过程以及软件工程管理技术和管理工具,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毕业要求19]:5.3能够针对软件工程应用领域的特点选择与使用恰当的软件运行平台与环境,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毕业要求20]:5.4能够针对信息通信、金融科技、数字传媒等某个应用领域的特点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平台与环境,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毕业要求21]:6.1能够理解软件所面临的复杂性、开放性和可信性等一系列重要挑战,评价软件工程方法和技术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毕业要求22]:6.2基于计算机、软件工程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能评价软件开发、运行和维护中的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毕业要求23]:7.1能够理解国家与地区信息通信产业的发展形势及法律法规,评判软件工程方法和技术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毕业要求24]:7.2能够掌握软件工程项目的相关标准和规范,了解环境影响评价的法律法规,能评价软件开发、运行和维护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毕业要求25]:8.1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具备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
[毕业要求26]:8.2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履行责任。
[毕业要求27]:9.1能够主动与其他成员开展合作,倾听他人意见,能够在团队中承担个人角色。
[毕业要求28]:9.2具有一定的团队协调或组织能力,能够发挥团队成员或负责人的作用并完成任务。
[毕业要求29]:9.3能够在软件项目中与业主、业务人员和软件技术人员等团队成员开展有效合作,并承担相应的角色。
[毕业要求30]:10.1能够就软件工程及应用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使用UML等软件语言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通过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等形式清晰表达自己的观点或回应指令。
[毕业要求31]:10.2具备一定的外语运用能力,通过阅读国内外技术文献,理解不同文化、技术行为之间的差异,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毕业要求32]:11.1理解并掌握软件开发、运行、维护中的工程项目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
[毕业要求33]:11.2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合理应用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
[毕业要求34]:12.1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和途径。
[毕业要求35]:12.2能够及时更新知识体系,适应技术和行业的快速发展与进步。
3、毕业学分要求
毕业要求总学分:170
(注:除满足毕业学分总数的要求外,还应满足各模块最低学分要求。)
4、学位授予条件
根据《重庆邮电大学学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达到学位授予条件的,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三、主干学科与专业核心课
1、主干学科
一级学科: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
2、专业核心课
编程基础I、编程基础II、编程基础III、数据结构、软件分析与设计、软件测试与维护、软件需求工程、软件过程与项目管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