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80|回复: 0

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历史沿革及发展历程

[复制链接]

5320

主题

922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8496
发表于 2024-4-10 11:59: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定西路创办中侨学院


        1993年7月,华东师范大学俞鑫泰、金润圭和上海外国语大学童宪刚三位教授,本着对高等教育事业的热爱,经上海市高等教育局沪高教办(93)第598号文批准,创建了民办中侨学院。


        早先办学条件有限。三位教授就在位于长宁区定西路上的一所业余大学里租用一间办公室和两间教室,第二年8月开设商务英语专业,招收80名学生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当年师资主要来自上海外国语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



在长寿路发展学历文凭教育


        1995至1996年,学院在不断丰富教学活动的同时,开始积极探索“外语+经济”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先后增设商务日语与国际商务专业。


        1996年,中侨学院成为国家学历文凭考试试点院校。由于人数的不断增加,学校搬迁到位于普陀区长寿路的上海纺织职工大学内,租用纺织职大的部分教室、宿舍和操场,大力推进学历文凭教育。
   


在巨野路办学获社会认可


        随着中侨学院规模不断增大,学校搬迁到位于浦东新区巨野路219号(浦东新区党校),租用浦东新区党校办公楼、教学楼及宿舍。


        当时,除了十多位固定教师之外,学校还聘请外教授课,实践教育也风风火火开展起来,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逐渐获得了社会上越来越多人的认可。





在川周路实现企业办学


        2002年,致达集团投资3亿人民币,在川周公路新建校区。同年,学校更名“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学院”正式经教育部批准备案,成为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至此,中侨学院的发展翻开了崭新的一页,真正走上了“教育兴邦”的企业办学道路。


        中侨学院积极探索“政府、企业、学校”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搭建“政府、企业、行业、学校”四方联盟平台,立足上海,面向长三角,加快融入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步伐。




在漕廊路追求新发展


        2011年起,中侨学院着眼未来发展,在致达集团的支持下,在金山张堰规划建设新校区。


        2014年9月,学校正式迁址漕廊公路3888号。新校区规划占地500亩,为学校推进申本工作和创办国内一流现代职业技术大学奠定基础。


        至2017年,中侨学院已拥有在校师生6600人规模,建立了经济与管理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信息与机电学院、艺术学院、食品学院、护理与健康学院等7个二级学院34个专业和专业方向,并形成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格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焦点大学网[高校信息网]全国高校名单 ( 苏ICP备17039520号-9|苏公网安备 32010402000417号 )

GMT+8, 2025-5-2 13:25 , Processed in 0.071510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