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3|回复: 0

中共淮安市委党校(淮安市行政学院)概况

[复制链接]

2860

主题

475

回帖

9741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9741
发表于 2024-4-14 23:47: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共淮安市委党校始建于1940年,前身是沭阳钱集中共淮海区委党校。淮安市行政学院成立于1993年,与市委党校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管理体制。2009年,校(院)由淮安市和平路搬迁至淮安市枚乘东路19号新校区。校园占地100亩,总建筑面积3.17万平方米,主要包括教学楼、办公楼、报告厅、学员公寓、羽毛球馆等主体建筑,可同时容纳360名学员住校学习生活、1000余名学员在校学习培训。校(院)先后被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中直机关党校和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列为教学研究基地和社会实践调研基地,是江苏省文明单位和江苏省廉政教育基地。

校(院)内设19个职能机构,分别为办公室(基层党校工作指导处)、人事处、财务处、总务处、教务处、学员处、科研处、对外合作交流处、公务员培训处、哲学教研部、党史党建教研部、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经济学教研部、行政学教研部、法政教研部、周恩来研究中心、市情研究中心、信息服务中心和图书馆。核定编制98个,现有在编人员84人,其中博士研究生2人、硕士研究生及研究生学历42人。在编人员中,校内专兼职教师36人(教授5人,副教授12人,讲师10人,助教9人),占教职工总数42.86%。同时,选聘一批政治素质过硬、实践经验丰富、理论水平较高、善于课堂讲授的党政领导干部、企事业单位领导人员、先进典型人物、知名专家学者担任兼职教师。截至目前,现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党的理论课程、富有淮安特色的党性教育课程及能力提升课程150余门。主办《决策参阅》《新淮论坛》等刊物和“淮安市委干部在线学习”平台,协办《淮安日报》观点版,创新打造了党员干部党性教育实境课堂——周恩来“五德”教育馆和好干部教育馆。

近年来,校(院)在省委党校的悉心指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校办学治校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要求,围绕中心大局,聚焦主业主课,坚持守正创新,大力实施名师培育、名课开发、名品创作“三名工程”,推动“用学术讲政治”落地生根,形成了集理论教育、党性锻炼、能力提升三位一体的干部教育培训体系。“三名工程”和“党校公开课”经验做法先后获两任中央党校分管日常工作的副校(院)长批示肯定。连续三届获评全省党校(行政学院)系统精品课和全省党校(行政学院)系统优秀教学组织奖,连续四届获评全省党校(行政学院)系统优秀科研工作组织奖。




中共淮安市委党校 淮安市行政学院概况
  
       中共淮安市委党校始建于1940年9月,前身是沭阳钱集中共淮海区委党校。淮安市行政学院成立于1993年,与市委党校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管理体制。淮安市委党校(淮安市行政学院)〔以下简称校(院)〕是市委领导下的培养党的领导干部的学校,是市委的重要部门,是培训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的主渠道,是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重要阵地,是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和市委市政府重要智库。校(院)坐落于淮安市枚乘东路19号,占地100亩、建筑面积3.17万平方米,主要包括办公楼、教学楼、图书楼、报告厅、学员公寓、羽毛球馆、枚乘书吧等主体建筑,可同时容纳401名学员住校学习生活。


       校(院)现有编制98个,内设9个行政处室和10个教研教辅部门。目前,在职在编人员87人,参公管理25人,事业人员52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0人、讲师10人、助教12人),机关工勤10人。先后有28人次入选、获评省“333工程”、全省党校系统“三个一批”、淮安市“533英才工程”人才培养对象和淮安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高层次人才称号。主办《决策参阅》《新淮论坛》等刊物、“淮安市干部在线学习中心”互联网学习平台和“中共淮安市委党校”微信公众号,协办《淮安日报》观点版,创新打造了党员干部党性教育实境课堂——周恩来“五德”教育馆和好干部教育馆。校(院)先后被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中直机关党校和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列为教学研究基地和社会实践调研基地,是江苏省文明单位和江苏省廉政教育基地。


       近年来,校(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校工作重要论述和《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始终坚守“为党育才、为党献策”的党校初心,坚持党校姓党,坚持从严治校、质量立校,充分发挥党校干部培训、思想引领、理论建设、决策咨询作用,教育培训了一大批党员领导干部和理论骨干人才,为淮安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初步构建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干,体现周恩来家乡特质、聚焦打造“绿色高地、枢纽新城”、全面建设长三角北部现代化中心城市最新成果的“总—分—特”模块化课程体系,累计形成相关课程150余门,其中省级、市级、校级精品课程共30余门。连续4届获得全省党校系统精品课、优秀教学组织奖,科研工作连续4届获评全省党校系统优秀科研组织奖,连续多年在全市高质量跨越发展考核中获得第一等次。2017年以来,举办各类培训班次390余期,培训党员干部40000多人,相关工作经验、动态、资政报告先后获得省、市领导批示100余次,其中,“三名工程”、“党校公开课”等相关做法先后得到时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分管日常工作的副校(院)长(正部长级)何毅亭、李书磊和江苏省委党校(江苏行政学院)常务副校(院)长杨明等领导同志批示肯定。


       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 90 周年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等关于党校工作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和《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始终坚守“为党育才、为党献策”的党校初心,始终挺起政治立校的“主心骨”,真正成为思想理论的“播种机”,努力当好先知先觉的“排头兵”,充分发挥不正之风“净化器”、党性锻炼“大熔炉”、全面从严治党“风向标”作用,全力以赴做好新时代的传道、授业、解惑工作和理论研究、对策研究这个探索规律、经世致用的大学问,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更好展示“象征意义”,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力书写“红色学府”新荣光!




中共淮安市委党校:http://dx.huaian.gov.c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焦点大学网[高校家具网]全国高校名单 ( 苏ICP备17039520号-9|苏公网安备 32010402000417号 )

GMT+8, 2024-6-13 16:10 , Processed in 0.074469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