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3|回复: 0

中共镇江市委党校(镇江市行政学院)概况

[复制链接]

2480

主题

429

回帖

8483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8483
发表于 2024-4-14 23:45: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共镇江市委党校1983年3月成立,1988年4月,镇江市行政干部学校(1994年7月更名为镇江市行政学院)成立,与市委党校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1992年1月,在市委党校挂牌成立镇江市社会主义政治学校(2000年6月更名为镇江市社会主义学院)。2002年8月,镇江市级机关党校(市级机关干部学校)并入市委党校。2006年7月,“中共中央党校学习时报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科研基地”在市委党校成立,后更名为“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报刊社科研(调研)基地”。2017年4月,增挂“镇江市情研究中心”牌子。2019年9月,启用镇江市党性教育中心。

2019年12月,校(院)整体搬迁至镇江市丹徒区长香西大道566号(镇江市高校园区西侧),校园占地108亩,建筑面积5.1万平方米,现代化的办公楼、教学楼、图书馆、实训中心、文体活动场所一应俱全,“智慧校园”网络覆盖全校(院),可同时容纳500余人在校(院)培训。

全校(院)人员编制102人、现有在编人员94人。专职教师31人,占教职工总数33%,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5人,博士研究生1人、硕士研究生24人。内设办公室(党校工作业务指导处)、组织人事处(老干部工作处)、总务处、财务审计处、教务处(学员管理处)、培训处、中特理论教研室、党史党建教研室、法政教研室、经济与管理教研室、科研处、图书网络信息中心等12个职能机构(处室)。自办校刊《镇江党政干部论坛》和决策咨询直报平台《决策参考》。

“十三五”期间,校(院)轮训培训主体班次60个、4424人次,完成其他培训班次456个、26236人次;省级课题立项33项、市级课题立项220项,省级科研获奖40项、市级科研获奖54项,获党委政府批示和采纳的重要调研报告31篇,在省级(含)以上刊物发表论文117篇,完成著作11部。先后获评国家节约型机关、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党校(行政学院)系统教学优秀组织奖、科研优秀工作组织奖等。2018年开始创建镇江市“信仰•力量•希望”党校联盟、高校联盟、红色阵地联盟,构建了以党校为核心,辐射全市91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基层组织的“大党校”工作格局。



校院概况
中共镇江市委党校(市行政学院)是镇江市委、市政府培养党的领导干部的学校,是市委、市政府的重要部门,是培训镇江市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的主渠道,是镇江市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重要阵地,是镇江市委、市政府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和重要智库。学校坐落于丹徒区长香路566号,镇江市高校园区西侧,校园占地108亩,建筑面积5.1万平方米,现代化的办公楼、教学楼、图书馆、实训中心、文体活动场所一应俱全,“智慧校园”网络覆盖全校,可同时满足500余人在校培训,办学软硬件设施位列江苏省前列。


近年来,镇江市委党校(市行政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围绕镇江市委“三高一争”奋斗目标奋力作为。先后建成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报刊社科研(调研)基地、镇江市市情研究中心、镇江市党性教育中心、镇江市高校党性教育实践基地等多个重要载体,连续数年被评为江苏省党校(行政学院)系统教学优秀组织奖、科研工作先进单位,荣获江苏省文明单位、镇江市五一劳动奖状、镇江市党建工作先进单位等多项称号。


一、历史沿革
1983年3月1日起,镇江实行市管县新体制,地市党校人员联合办公,筹备成立新党校。1983年6月,原中共镇江地委党校与中共镇江市委党校合并,成立新市委党校,在原市委党校校址(镇江市九里街)办学。1988年4月,成立镇江市行政干部学校(1994年7月更名为镇江市行政学院),与市委党校一套班子,两块牌子。1990年12月,江苏省委批准中共镇江市委党校为大专体制。1992年1月,成立镇江市社会主义政治学校(2000年6月更名为镇江市社会主义学院),在镇江市委党校挂牌。2002年8月,市级机关党校(市级机关干部学校)并入市委党校。2017年4月,增挂“镇江市情研究中心”牌子。2019年12月,整体搬迁至镇江市丹徒区长香西大道566号新校区,实现易址办学。


二、主要职责
镇江市委党校(市行政学院)为镇江市委直属参照国家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正处级建制。主要职责:1.培训轮训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及后备干部,培养理论骨干;2.承办党委和政府举办的专题研讨班;3.围绕国际国内的新情况新问题开展科学研究,承担党委和政府下达的调研任务,提供决策咨询;4.针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开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理论宣传,开展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5.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开展在职研究生以及其他形式的干部继续教育和培训;6.开展同国内国(境)外教育、研究等机构和组织的合作与交流;7.对辖市区(委)党校(行政学校)工作进行业务指导;8.完成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其它任务。


三、工作成效
党校(行政学院)工作会议召开以后,镇江市委党校(市行政学院)不断夯实干部培训主阵地。一是全力推进“用学术讲政治”一号工程,聚力打造体系化教学品牌,组建高水平理论宣讲团队,开通“高清在线课堂”,推出“党校云学”慕课,探索出了由“课堂+实境+宣讲+网课”构成的多维度干部教育培训体系,年均培训各类学员逾4.5万人次。二是积极探索“教研咨一体化”新路径。创新“双题研究式教学”,激发学员内生动力。依托市情研究中心,开辟成果“直报”渠道,在与党委政府紧密协同中,为镇江经济社会发展“把脉问诊”。近年来,多项课题被列为国家、省社科基金项目,二十余项课题获得省级奖项,多篇决策咨询报告获省市党委政府主要领导肯定性批示,并在《学习时报》《新华日报》“学习强国”发表理论文章十余篇。三是全力构建“大党校”工作格局。率先在全省范围成立“信仰力量希望”党校联盟,与近90家成员单位一同探索党员教育新模式。召开“学四史守初心”发展壮大红色阵地联盟理论研讨会,整合串联镇江红色阵地资源,推进红色阵地联盟共享共建。该项目被评为镇江市十佳书记项目。还与江苏大学等6所高校开启“党校+高校”合作共建,此举作为全国第一家地市级党校创新案例,被《学习时报》“中国新时代,党校新作为”栏目多次重磅推介,赢得了中央党校报刊社、江苏省委组织部相关领导的高度评价。


四、结语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镇江市委党校(市行政学院)将继续深化优化教学科研、厚实扎实基层基础,着力高质量培训宣讲、高水平科研资政、高效能服务管理,奋力建设信仰如磐、力量如钢、希望如火的红色学府,为“跑起来,镇江!”写下生动注脚,在“三高一争”新征程中贡献更大力量!




中共镇江市委党校:http://swdx.zhenjiang.c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国大学网[中国高校网] ( 苏ICP备17039520号-9|苏公网安备 32010402000417号 )

GMT+8, 2024-6-1 18:18 , Processed in 0.085878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