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2|回复: 1

中科大-认知智能全国重点实验室(共同依托)-[全国(国家)重点实验室]

[复制链接]

2480

主题

429

回帖

8483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8483
发表于 2024-4-18 20:01: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实验室简介

2017年12月13日,科技部批准依托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建设认知智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充分肯定科大讯飞所获成果并鼓励和支持其在更高平台上继续勇攀认知智能高峰,作为国家队的代表参与认知智能的国际竞争。

实验室瞄准国际认知智能技术的理论和技术发展前沿,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以人机交互、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司法等领域对认知智能技术的广泛和共性需求为牵引,重点开展语义计算、知识建模等认知智能基础理论及技术研究。

实验室自成立以来,始终秉承“顶天立地”的理念和追求,一方面坚持核心技术的“顶天”,持续进行认知智能源头技术创新,取得了一系列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原创性科研成果,在国际权威的评测和竞赛中获得二十余项世界冠军,承担国家及省部级科技项目近二十项。另一方面瞄准国家人工智能战略需求,积极探索认知智能技术在多个行业应用中的“立地”,在人机交互、教育、医疗、司法等多个行业场景中实现赋能以及创新示范应用落地,研发的人机语音交互、多语种语音翻译、智能客服、个性化学习、智医助理等认知智能系统已成功服务亿万用户。

此外,实验室设立专门用于开放课题的研究经费,资助国内外科研工作者依托实验室开展研究工作。自2019年至今,实验室立项开放课题超过50个,涵盖核心技术、智能教育、智慧城市、语言学习等研究方向,对实验室在认知智能领域研究和应用探索起到了很好的补充。


历史沿革

认知智能全国重点实验室(共同依托)

认知智能全国重点实验室(共同依托)




认知智能全国重点实验室(共同依托)https://cogskl.iflytek.com/

2480

主题

429

回帖

8483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8483
 楼主| 发表于 2024-4-18 20:03:53 | 显示全部楼层
认知智能全国重点实验室研究方向


认知智能全国重点实验室研究方向

认知智能全国重点实验室研究方向



(一)认知基础共性技术
面向科技前沿,开展以大模型为核心的认知智能研究框架和产学研协同模式研究,围绕认知智能基础共性技术中的高质量数据处理与知识表示、知识构建与推理、持续学习与自主进化,研究高质量数据处理与生成、跨模态知识统一表达范式、跨模态语义关联与融合、多模态知识抽取与对齐、可信知识推理框架、思维树提示学习方法、增量知识学习、大模型能力认知诊断、意图对齐反馈的强化学习进化机制等关键技术,并开展神经网络大模型智能涌现原理探究及大模型与脑科学的交叉前瞻探索。

(二)行业认知
面向“幸福中国”实现基于人工智能的教育、医疗优质资源普惠供给的需求,研究认知智能应用关键技术,具体包括在教育领域研究口头语言运用能力评测、书面语言运用能力评阅、理科解答题批改、学情诊断、学习路径规划和个性化推荐,在医疗领域研究医学文本内涵解析与知识构建、时序推理智能诊断、多模态问诊、病历书写内涵质控,在司法领域研究案件信息自动抽取、案件自动量刑预判、司法文书自动生成、司法文书自动质检与纠正、基于案情分析的法条推荐、司法证据链分析审查等关键技术。

(三)人机交互
面向“中国智造”升级手机/汽车/家电/机器人等人机智能交互的需求,深入布局拟人化人机交互技术,解决人机交互领域的核心科学问题,主要包括如何结合认知智能实现触摸、语音、语言、手势、人脸、视频等跨模态交互方式的融合,以及如何准确认知理解人机交互过程的广泛信息需求,最终完成自然有效的交互系统响应,提升整体人机交互体验。重点研究人机交互对话管理、多模态交互感知、全双工交互、主动交互、多轮对话、智能知识问答、情感交互、多维度表达等关键技术。

(四)多语种语言
面向“一带一路”构建跨语言沟通无障碍的经济文化交流环境的需求,研究多语种数据和专家资源稀缺条件下的语音识别、语音合成、图文识别、机器翻译建模方法,以及多语种语音翻译/同传翻译/图片翻译中多任务协同优化技术,建立以中文为核心的多语种自动翻译系统和平台,支持“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53种官方语言及其他周边语种,与汉语之间的文本、语音和图像等多种模态输入的双向互译,并实现中文和20个语种的高可用语音同传,为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跨语言沟通交流和信息传播提供核心支撑。

(五)科技文献服务
面向成果调研、论文研读、科研写作等AI for Science场景下助力科研加速的需求,构建大规模科技文献知识库,持续积累优化科技文献论文数据;持续优化基于语义检索的多阶段论文阅读理解、大模型检索增强算法、基于科技文献向量知识库的知识问答和结论解读、多语种文献智能分析等技术;构建端到端的检索增强模型优化流程,实现人类偏好反馈和模型选择的迭代优化;通过科技文献服务智能化,服务更多科技工作者,助力我国科技发展创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国大学网[中国高校网] ( 苏ICP备17039520号-9|苏公网安备 32010402000417号 )

GMT+8, 2024-6-1 16:23 , Processed in 0.075791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