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jdzhouhong 于 2024-11-30 00:23 编辑
秦孝公求贤令原文|秦公求贤令全文及解析
大秦帝国电视剧版求贤令原文:
秦,自穆公称霸,国势有成,大业有望。
然,其后诸君不贤,厉公、躁公、简公、出子,四世政昏,内乱频出,外患交迫,河西尽失,函关易手,秦始由大国而僻处一隅。
其后,献公即位欲图振兴,连年苦战,饮恨身亡。当此之时,国弱民穷,列国卑秦,不与会盟。且欲分秦灭秦而后快,国耻族恨,莫大于此。本公即位,常思国耻,悲痛於心。
今,嬴渠梁明告天下:但有能出长策、奇计。而使秦国恢复穆公霸业者,
居高官,领国政,与本公共治秦国,共享秦国。秦孝公乃一国之君王,如此真诚悲壮,如此魄力,令人敬佩!
===================================================================
资治通鉴里版求贤令原文:
选自《资治通鉴卷第二》——秦孝公
昔我缪公自歧雍之间,修德行武。
东平晋乱,以河为界。
西霸戎翟,广地千里。
天子致伯,诸侯毕贺,为后世开业,甚光美。
会往者厉、躁、简公、出子之不宁,国家内忧,未遑外事,三晋攻夺我先君河西地,诸侯卑秦,丑莫大焉。
献公即位,镇抚边境,徒治栎阳,且欲东伐,复缪公之故地,修缪公之政令。
寡人思念先君之意,常痛于心。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
===================================================================
此令一下,即感召了以卫鞅(即后来的商鞅)为代表的各国的贤才。
卫鞅评说:
秦公求贤令,乃五百年一卷雄文。
(旁人问:何以见得?)
其一,痛说国耻,历数先祖四代无能,开旷古先河;
其二,求霸业而不求吏治,身处穷弱,竟能做鲲鹏远望吞吐八荒;
其三,胸襟开阔,敢与权臣分享秦国,公器之心可昭日月。
只此三点,堪称真心求贤。
---
正是此大气磅礴之雄文,使得正云游四方,寻求明主的卫鞅义无反顾,直奔秦国而去。
卫鞅三见秦孝公,以法家强国之说示之。三日长谈后,英主强臣,终成知己。
“信君如信我,终我一生,绝不负君。”
“公如青山,我如松柏,粉身碎骨,永不相负。”
真乃人生难得一知己,何况君臣之间!
---
于是乎,卫鞅与秦孝公君臣同心,肝胆相照的二十年同舟共济就此展开,留下一段可歌可泣的千古佳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