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21|回复: 0

重邮 国际学院简介及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专业介绍

[复制链接]

5266

主题

922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8332
发表于 2024-10-20 22:26: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重邮 国际学院简介及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专业介绍
023-62460666  023-62466069

学院简介:http://international.cqupt.edu.cn/

重庆邮电大学坚持开放办学,将国际化作为学校的重要发展战略,制定科学合理的国际合作规划,设立各类国际交流项目,大力建设教育国际化平台——重庆邮电大学国际学院。重庆邮电大学国际学院成立于2008年9月,是学校实施国际化战略的重要平台,是执行国际教育任务的管理与教学单位。主要负责来华留学教育教学与管理、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运行和国际合作交流项目的实施。学院下设党政办公室、教学管理办公室、学生工作办公室以及国际文化教育中心。
学校自2000年开始招收来华留学生,是中国政府奖学金和重庆市市长奖学金的招生单位,学校同时设立重庆邮电大学校长奖学金和各类专项奖学金吸引优秀留学生来校学习。目前,有来自62个国家的留学生600余人在校学习,其中研究生比例超过50%。
国际学院充分发挥学校的学科优势和专业特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为目标,通过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引进并整合境外优质教育资源。目前,学院举办有经教育主管部门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三个,项目学生规模近1200余人。
学院开设有各种层次的对外汉语教学课程,提供汉语语言、中国历史、中国文化、国际关系等方面的必修或选修课程,同时开办各类国际化培训项目及文化体验项目。
国际学院本着开拓、创新、高效的精神,切实推进学校国际化办学进程。

地址:重庆市南岸区崇文路2号重庆邮电大学国际学院 邮编:400065
电话:+86-23-62480019 传真:+86-23-62471951


重庆邮电大学国际学院是学校汇聚优势学科专业资源集中举办中外合作办学和来华留学的国际化平台,是执行国际教育任务的管理与教学单位。学院成立于2008年,现有在校学生1600余人,其中来华留学生400余人。学院现有经教育部批准举办的中外合作办学本科教育项目三个,分别为:重庆邮电大学与美国北亚利桑那大学合作举办的“电子信息工程”本科教育项目、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阿尔巴尼分校合作举办的“软件工程”本科教育项目以及与英国伦敦布鲁内尔大学合作举办的“通信工程”本科教育项目,现有在校项目学生共计1193人。项目通过实质性的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强强联手,采用国际先进的教育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致力于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三个项目均被纳入中国高等教育及外方国家高等教育质量监控体系,满足两校学位颁发条件的合格毕业生同时获得两校学位。学院设立项目专项经费,鼓励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各类科技竞赛及赴国(境)外交流与深造,近3年,获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国家级获奖21项,省部级获奖225项。
国际学院近年来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超过25%的毕业生签约500强企业,超过60%的毕业生就业于“通信信息、互联网、数字经济、芯片设计制造等行业”,毕业主要地域流向为国外城市和国内的川渝和东部沿海城市,平均签约薪资高于全国“双一流”高校平均签约薪资15%;本科毕业生深造率超过40%,其中超过60%的学生考取国外高校硕士研究生。


电子信息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专业介绍

专业(类)简介:培养模式:项目采用“3+1”培养模式,前三年在重庆邮电大学(中国)学习,第四年赴北亚利桑那大学(美国)(NorthernArizonaUniversity)学习。本专业结合两校在电子信息工程领域的专业优势、师资优势等办学实力,聚焦现代电子技术、信息系统以及工程应用领域的发展前沿,其专业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由中美双方共同制定,旨在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具备ICT领域专业技能和国际竞争力的复合型创新人才。
专业优势及特色:
1、双注册、双学位。中美两校双注册,满足两校学位颁发条件的合格毕业生将获得重庆邮电大学毕业证书及学士学位证书,美国北亚利桑那大学学士学位证书;
2、中美联合课程组授课。中美双方教师组成教学团队,共同完成教学计划编制、教学资料准备、课堂教学、学业辅导、实验实训、学业职业规划等各个环节;
3、美方师资学期制全程授课。外方承担的专业课程均由美方院校教师来校执行学期制的全程教学任务,主持课程开发、课堂教学、实验环节、学生辅导、质量监控和学生升学指导;
4、中美两校教学环节全程同步。美方课程实行两校园教学过程同步,所有课程资源共享、集中在线辅导、阶段考试同题、教学评价同标准;
5、国际化教学管理体系。由中外教授组成项目联合管理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学质量督导组等多层次支撑的管理服务体系,保证教学质量符合国际国内标准;
6、全球学习计划。国际交流计划贯穿整个大学四年,1年级和2年级以假期学术交流为主,3年级和4年级以海外升学就业的本硕连读或博士研修计划为主。
7、科研背景提升。学校为计划申请世界名校研究生的项目学生搭建课外科技活动实践平台和提供学术科创竞赛专项支持,优秀学生可在专家教授的指导下开展科研训练项目,项目主要来源于教师的科研课题,引导本科生进入科学前沿,了解科技发展动态;8、本硕连读:学生可申请北亚利桑那大学的“3+1+1”加速硕士课程项目,赴美学习获得NAU工程专业学位者可申请美国政府OPT计划。

通信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专业介绍

专业(类)简介:培养模式:项目采用“4+0”培养模式,项目学生在我校完成四年的本科学习。该专业融合伦敦布鲁内尔大学(英国)(BrunelUniversityLondon)和重庆邮电大学(中国)两校在通信工程专业的学科优势,培养方案由中英双方共同制定,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持续的发展能力、执着的行业情怀,并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
专业优势及特色:
1、双注册、双学位。中英两校双注册,满足两校学位颁发条件的合格毕业生将获重庆邮电大学毕业证书及学士学位证书,英国伦敦布鲁内尔大学学士学位证书;
2、按照英国IET工程认证标准,英方学位课程全英文授课。全面引进英方学位课程体系,所有英方学位课程由中英双方教师全英文授课,50%的专业核心课程由英方师资来校学期制授课;
3、中英联合课程组授课。双方教师组成教学团队,共同完成教学计划编制、教学资料准备、课堂教学、学业辅导、实验实训、学业职业规划等各个环节;
4、国际化管理。中英双方组成项目联合管理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质量监督委员会、学生发展咨询委员会等多层次工作组保障项目高质量运行;
5、专项导师制。中英双方联合组建国际化学生管理与服务体系,设置专项导师;
6、高质量保障。纳入中国高等教育及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学会(QAA)质量监控体系;
7、全球学习计划。国际交流计划贯穿整个大学四年,1年级和2年级以假期学术交流为主,3年级和4年级以海外升学就业的本硕连读或博士研修计划为主。同时,中英双方设立项目专项经费,资助优秀项目学生赴英方院校短期交流;
8、国际科技合作平台支持:成立重庆邮电大学-伦敦布鲁内尔大学交叉创新研究院,搭建两校科研合作和实践平台支持项目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招收项目优秀毕业生直接攻读英方博士学位。

软件工程(中外合作办学)
专业(类)简介:培养模式:项目采用“3+1”培养模式,前三年在重庆邮电大学(中国)学习,第四年赴纽约州立大学阿尔巴尼分校(美国)(TheUniversityatAlbany,StateUniversityofNewYork)学习。该专业结合两校在计算机与软件学科领域的专业优势、师资优势等办学实力,瞄准IT技术、计算机应用及软件开发等领域的发展前沿,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由中美双方共同制定,旨在培养具备软件工程专业理论根基和实践技能,具有全球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创新型人才。
专业优势及特色:
1、双学位。满足两校学位颁发条件的合格毕业生将获得重庆邮电大学毕业证书及学士学位证书,美国纽约州立大学阿尔巴尼分校学士学位证书;
2、国际化培养。直接引进美国大学个性化、启发式、研究型的教学模式,以及专业课程、实践课程和考试评估体系;
3、中美联合课程组授课。中美双方教师组成教学团队,共同完成教学计划编制、教学资料准备、课堂教学、学业辅导、实验实训、学业职业规划等各个环节;
4、美方师资学期制全程授课。60%专业核心课程由纽约州立大学阿尔巴尼分校工程学院教授学期制授课,并且美方课程实行两校园教学同步,所有课程资源共享、阶段考试同题、教学评价同标准;
5、国际化教学管理体系。由中外教授组成项目联合管理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学质量督导组等多层次支撑的管理服务体系,保证教学质量符合国际国内标准;
6、全球学习计划。国际交流计划贯穿整个大学四年,1年级和2年级以假期学术交流为主,3年级和4年级以海外升学就业的本硕连读或博士研修计划为主。
7、科研背景提升。学校为计划申请世界名校研究生的项目学生搭建课外科技活动实践平台和提供学术科创竞赛专项支持,优秀学生可在专家教授的指导下开展科研训练项目,项目主要来源于教师的科研课题,引导学生进入科学前沿,了解科技发展动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焦点大学网[高校信息网]全国高校名单 ( 苏ICP备17039520号-9|苏公网安备 32010402000417号 )

GMT+8, 2025-5-1 11:13 , Processed in 0.128876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