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0|回复: 0

中南大学历史沿革/发展历程

[复制链接]

2480

主题

429

回帖

8483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8483
发表于 2024-5-15 12:02: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历史沿革

中南大学为直属教育部的全国重点大学,由湖南医科大学、长沙铁道学院与中南工业大学于2000年4月29日合并组建而成。


原中南工业大学
=============================================================================================
中南工业大学原名中南矿冶学院,1952年在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中,由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工业学院、广西大学、湖南大学、南昌大学等6所院校的矿冶类学科组建而成;1960年进入全国重点大学行列;1985年更名为中南工业大学,标志着由单科性工学院向综合性工业大学的转变;1996年9月通过国家“211工程”立项审核,成为面向21世纪国家重点建设的大学之一。学校先后隶属于教育部、高等教育部、冶金工业部和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1998年9月起再次成为教育部直属高校。

学校座落在湖南省长沙市风景秀丽的岳麓山下,湘江之滨。校园占地面积107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是湖南省“文明标兵单位”、“花园式单位”和“全国造林绿化400佳”之一。学校拥有各类教学、科研仪器设备3万台件,价值1亿余元;图书馆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藏书184万册,中外文期刊6400余种。

学校设有10个学院和6个系,52个研究所,35个本科专业,39个硕士学科点,5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8个博士授权学科专业,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个国家重点学科,6个国家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并设有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8个国家和省(部)级教育教学基地,同时是全国工商管理硕士(MBA)和工程硕士培养单位。有教职员3600余人,各类在校学生17000余人,其中研究生1400余人、留学生68人。在1354名专任教师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中国工程院院士8人,博士生导师102人,正副教授630余人。建校以来,累计为国家培养各类专门人才90000余名,其中研究生3000余名。1981年以来,共取得重要科研成果786余项,其中680项分别获国家和省(部)级奖励;每年在研项目500-600项;214项获专利权,专利实施率达65%,居全国高校前列。学校与180多所国外高校或科研单位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每年派出近200人出国访问讲学、合作科研或攻读学位,接待来校外宾百余次。

经过47年的建设,学校逐步形成了“重敬业精神、重基础知识、重工程实践,严肃对待教学工作、严密组织教学过程、严格要求学生,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的办学传统,树立了“敬业、勤奋、求实、创新”的优良校风。学校已发展成为以工为主、多学科结合,教学与科研并重、本科生教育与研究生教育并重,综合性日益增强的社会主义重点大学。

面对21世纪的机遇与挑战,学校正在按照党和国家“科教兴国”的伟大战略要求,进一步发挥原有工科优势,加快发展理科、文科和经济等学科,朝着把学校建设成为多学科协调发展,综合性较强,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重点建设学科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知名大学,成为国内培养高层次人才、解决国民经济重大建设问题、知识传播、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重要基地而努力奋斗。


原湖南医科大学
=============================================================================================
湖南医科大学位于长沙市开福区,毗邻湘江。1978年以来,一直为卫生部部属高校之一。

该校前身湘雅医科大学,由湖南育群学会与美国雅礼协会联合创建于1914年。首任校长为我国现代医学教育的开创者——颜福庆博士。学校分为老校区和新校区,老校区占地77.34公顷;新校区占地600亩,正在建设之中,已建成杏林生活小区、体育场和公共基础设施等项目,教学中心大楼、体育馆、学生宿舍和食堂正在招标设计,还将兴建图书馆、实验大楼等项目,可望在近几年内建成现代化的新校区。

“勤奋、严谨、团结、进取”是学校的校训。由于治学严谨,先后培养造就了如张孝骞、汤飞凡、应元岳、李振翩、谢少文、龙伯坚、吴绍青等一大批蜚声中外的著名医学家。享有“南湘雅,北协和”的盛誉。

学校是一所多学科、多专业和多层次、多形式办学的综合性医科大学。教学质量过硬,科研水平较高,医疗技术精良。学校有党委各部及二级党委、总支、直属党支部27个,行政二级职能处室21个。此外,还设有基础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护理学院、第一临床学院、第二临床学院、第三临床学院、成人教育学院和临床医学系、预防医学系、医学检验系、口腔医学系、信息管理系(医学、药学)、麻醉系、精神病学与精神卫生系、护理系等15个院系、3所附属医院和110个教研室、83个研究室及肿瘤、心血管病、精神卫生、中西医结合、预房医学、临床代谢内分泌、神经病学、传染病学、基础与临床药理、器官移植、医学教育等11个研究所、1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医学遗传学)、2个部省级重点实验室(癌变原理、心血管研究)、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病理生理学)、3个博士后流动站(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生物学)和医学遗传学、临床药理、英语、医疗仪器设备维修、肝胆肠外科、医用高压氧、医院感染控制等7个国家或部级培训(研究)中心。3所附属医院共有编制床位2600张,都是“三级甲等”医院,其中附属湘雅医院、附属二医院1999年被评为全国“百佳医院”。

学校拥有在校研究生、本科生、成教生、自考生等各类学生9043人,其中博士生284人,硕士生478人,本科生5123人。教职员工8583人,其中在职教职工6744人,离退休教职工1839人;在职职工中,具有正高职称335人,副高职称796人,中级职称2018人;从事教学、科研、医疗等专业人员4996人;行政管理人员752人;辅助人员1101人。有中科院院士1人(姚开泰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夏家辉教授),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3人(姚开泰、夏家辉、刘运生)。有博士学位授权专业点23个,硕士学位授权专业点46个。


原长沙铁道学院
=============================================================================================
长沙铁道学院的前身是1953年组建的中南土木建筑学院,1960年以成建制的部分系和教研室为基础成立,隶属铁道部,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文、经、管、法等多学科的有行业特色的大学。

学校设有5个二级学院,2个直属系,1个直属科研所,4个直属研究院(中心);有17个本科专业,8个专科专业和3个新高职专业。

学校是全国首批获得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院校之一,现有5个学科培养博士生,其中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桥梁与隧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等3个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有18个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

学校占地720亩,建筑面积约32万平方米,固定资产3亿多元,仪器设备总值7300万元,图书馆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藏书70余万册,是全国首批进入INTERNET网和教育科研网的院校之一。

学校有教职工1737人,其中教师800余人,教授、副教授300余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博士生导师16人,国家级及部省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5人。他们中有中国工程院院士、波兰科学院外籍院士、岩土力学工程专家刘宝琛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桥梁专家曾庆元教授,国际戴维逊奖获得者、数学家侯振挺教授等一批学术水平高、治学严谨的知名学者。

学校有学生9332人,其中全日制普教本科学生6229人,博士、硕士研究生297人,成人教育函授、夜大本专科学生2806人。四十多年来,学校培养了各类毕业生3万多人。

学校拥有铁道部重点学科2个,湖南省重点专业4个。1978年以来,共承担科研项目1700多项,其中有国家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863”项目和国际合作项目等。通过国家、部、省等各级鉴定(评审)的科技成果200多项。获部省以上奖励130多项,其中国际奖、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和科学技术进步奖共23项。在土木工程、交通运输、机械制造、信息技术、数学和外语等方面形成了一定的优势和明显的特色:

──土木工程方面:有2个博士点和7个硕士点,有以2位院士为主要带头人的、有较强实力的学科梯队,有铁道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岩土工程和防灾工程等领域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一等奖、三等奖和国家自然科学四等奖的一批国家重大重点项目。

──交通运输方面:高速列车研究中心承担了我国高速列车外型设计和列车撞击动力学的研究,其成果被鉴定为国际先进水平,拥有国内最先进的实验装置,成为铁道部高速列车空气动力学的研究基地;在铁路机车车辆、自动控制、运输管理等领域取得一批重要成果,解决了铁路运输方面一系列重大问题。

──数学方面:以数学家侯振挺教授为学科带头人并集中了一批优秀中青年人才,在马尔可夫过程的研究等方面不断取得重大成果,两次获国际“戴维逊”奖,并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其“最小非负解法”在国际上被誉为“侯氏定理”。

──信息技术方面:以青年教授李义兵博士为带头人的研究小组,在纳米电子材料方面的研究成果被美国、意大利科学院院士称为“李-方法”,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获得霍英东基金研究类二等奖;在计算机控制技术方面,成功地解决了浮法玻璃在线自动检测等问题,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三等奖,“863”国际合作项目“GIMS”应用示范工程的研究等一批项目正在进行。

──机械制造方面: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台数控螺旋锥齿轮铣齿机,成为近年我国数控机床产品六大技术跨越之一。

──外语方面:在英语语言文学和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的研究方面形成了一定特色,其成果多次获得国家和省社科研究方面的奖励,是铁道部和湖南省外语学术研究和交流及人才培训的重要基地。

响应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评价的要求,学校自加压力,主动请缨,于1997年正式启动“本科教学工作评价达优建设工程”,积极开展面向21世纪的教学改革,全面加强教学建设和教学管理,带动学校各项工作的全面发展。1999年12月,学校作为全国第一所本科教学工作随机性水平评价的高校接受教育部专家组的检查,获得“优秀”。

学校从1978年开始聘请外籍专家,先后有120多位外国专家、学者来校任教或短期讲学,先后与美国、法国、德国、英国、比利时、澳大利亚等国多所大学建立合作关系,具有外国留学生招生权。

学校是湖南省第一所成立董事会的高校,现有董事单位78个,与社会的横向联系密切。校办产业有以科技型企业为主体的各类实体20多个,年产值8000万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国大学网[中国高校网] ( 苏ICP备17039520号-9|苏公网安备 32010402000417号 )

GMT+8, 2024-6-1 14:17 , Processed in 0.074653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